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校长都无法使自己不犯错误,但都可以使自己少犯错误。善用权力的校长,往往通过授权使自己的权力增效。“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的校长,可能是一个劳动模范,但肯定不是一个好校长。校长最可怕的失误,是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失误。在竞争的年代,实力决定一切。如果你的学校的实力不强大,那么你的学校所产生的问题便会强大。战胜竞争对手的最好办法是提高自己学校的实力。能左右自己的校长,才有可能左右自己的下属。在校长的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样子;在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到校长的影子。校长最大的才能,是能够发挥教师才能的才能。校长不仅要善于…  相似文献   

2.
多鼓励,少批评 【案例】 A校长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旦看到教师稍有不顺眼的地方,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训斥几下。在A校长的潜意识中,教师就得管,就得教育,不打不骂就变坏,只有重锤敲打,才能让教师提高警惕,毫不懈怠地干好每一件事。刚开始,摄于校长的权威,  相似文献   

3.
赵淑华 《辅导员》2013,(24):31-31
<正>学校经常有校长抱怨教师、教师埋怨学生之事发生。诸如为完成某项工作,教师没有按校长指示做,校长心生不满,于是怨之;学生没有听从教师指导做了不尽教师之意之事,教师心有不悦,于是怨之。也许,此类校长、教师并不清楚:"做事是产生错误的前提,只有做事,才有犯错误机会,不做事,焉有错哉?"作为校长,我认为只要教师肯做事、爱做事,都应该抱欣赏的态度,鼓励其做事劲头儿,呵护其  相似文献   

4.
校长,你经常订制度吗?制度作为管理的必备手段在实践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校长在日常管理中却把制度崇拜到五体投地的地位,认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管理问题都可以用制度予以解决。面对教学管理的不断变化,校长想到哪,嘴一吧嗒就出台一项制度。殊不知正是由于如此多的制度,致使制度执行成了“虎头蛇尾”或“遥遥无期”,在教师的心目中便落下了“校长说话、做事不可信的”印象。校长,你经常许诺言吗?诺言可以说是检验一个人是否诚实的非常明显的而又起码的标志。虽然有些校长是出于好意,或是出于无奈才许下诺言的。如,为了鼓励教师提…  相似文献   

5.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做事不要匆忙,匆忙之中最容易出错;做事不要害怕困难而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坚持改错从前,有一个少年叫徐文靖,从小调皮捣蛋,不仅满嘴脏话、粗话,还经常和人打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在  相似文献   

6.
正常常有人问我:做教师和做校长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做教师,关键在于"做好自己",因此在做事时可控性很高,通常只要自己努力且做事得法,就会拥有理想的成绩;而做校长,重点在于"成就别人",也因此在做事时可控性就低了很多,很多时候并非靠自己努力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要把团队中个性、需求迥异的人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才行。  相似文献   

7.
北京汇文中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高质量的办学成绩蜚声中外。也许你想不到,汇文中学的现任校长李仲秋却是一位不事张扬、冷静、深刻、平易、埋头做事的管理者。从李校长身上,记者感受到了管理者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赢得了教师,也就赢得了21世纪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校长便会立威信于教师之中。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如果作为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处处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磨擦就会产生,就会愈演愈烈。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校长要为教师才华的涌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教师自信心的形成和增强助推”,让他们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时时摘取“成功小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赋,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  相似文献   

9.
吕赟 《山东教育》2011,(Z5):125-126
一朝做了校长,身上立即就有了一股"校长"味:喜欢说教,喜欢说一不二,喜欢下结论,好为人师……而且做校长的时间越长,这股味道就越重。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职业病,它不是病在我们的身体上,而是病在我们的心里。长此以往,教师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忘记自己是校长。忘记自己是校长,做教师的忠实听众。毋庸置疑,多倾听,校长便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多渠道、多方位、多  相似文献   

10.
有些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人多的时候,心里就更加紧张,不仅是话都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感到非常的苦恼。羞怯是一种逃避行为的最常见形式,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羞愧  相似文献   

11.
有些青少年,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遇到人多的时候,就更加紧张,不仅话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怎样克服羞怯的心理呢? 一 正确认识羞怯心理,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12.
井中振 《教育》2011,(24):28
校长在教学管理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三种情况:忌放不下架子其表现首先是校长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盛气凌人,不能和老师平等相处,亲如家人。其次是做事不民主,家长作风,一个人说了算。第三是和老师沟通少,听取老师意见少,听课少,不能和老师打成一片。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决策要民主,定制度要民主,评先评模要民主,职称评定要民主。有了民主,决策就不会是"一言堂";有了民主,评先就不会暗箱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批评教师能入情、入理、入耳,深入人心,校长必须记住两个“一”,让批评也“温柔”。冷一冷:忌暴风骤雨。看到教师的过失,校长的心情我们自然都可以理解,但校长不能因此而“恨铁不成钢”,头脑发热地拉出来就大发脾气,甚至对教师进行“暴风骤雨”式的严厉训斥,因为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也会在无形中降低校长的威信,让教师耻笑。“冷处理,热熨贴。”教师都有自  相似文献   

14.
在第27个教师节座谈会上,有一个教师代表的喑哑声音颇为突出。为了聋哑孩子们,她失去了美妙的歌喉;为了工作,她从手术台上下来三天就返校上班。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奉献的光芒;从她的脸上,可以感受如春风般的温暖。她,就是今年被评为江西省师德标兵,现任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在特教工作岗位上坚守了28年的高美莲。  相似文献   

15.
严卫林 《贵州教育》2011,(18):14-15,17
构建和谐校园是校长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校长善待教师,对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理解,少猜疑;多帮助,少为难;多关怀,少冷漠;多商量,少命令;多调研,少偏听,做到“六多六少”。  相似文献   

16.
每次考试后,教师与学生都会有一大堆遗憾,许多题目老师讲过了,学生做过了,甚至考过了,还是错.错误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考试中少出错甚至不出错是师生不懈的追求.在考试中怎样才能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呢?首先对待错误一定要"严逮",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的职校校长生涯,既看到了职教的日益发展不断壮大的一面,也看到了潜在的矛盾;既看到了它为当地经济的振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适用人才,也看到了它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一面;既看到了它发展的潜力,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目前职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一是教师多学生少,不成比例,生源普遍不足。   二是学校专业设置多,学生出路少。就我县的职校而言,开设十多种专业,近百门专业课,真可谓是大而全。但是学校师资、设备不足,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长短难以兼顾。  …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一个最有力措施就是自我反思。作为给教师服务的校长,更应做教师的表率,学会定期自我反思,特别是要做好对自身问题的及时自我检讨。这又恰好是现实中很多校长未能做到的,他们不但不善于自我反思,而且不乐于自我检讨。由于校长做人与做事中的这一弱点,  相似文献   

19.
一些人没事做; 一些事没人做。一些不做事的人,专盯着做事的人,背后议论着做事的人,使做事多的人只愿少做事,使做事少的人开始不做事。一些没事做的人总是没事做;  相似文献   

20.
“听课”是校长的“必修课”之一,但这个习以为常的“常规动作”却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有的校长“听课”,在教室里一呆就是一整节课,且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多注意评价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等内容,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有的校长把听课作为监督检查评价教师的手段,常引起教师的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