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往往形式上列出了方程,实际用的仍是算术思路。如“某专业户去年养鸭160只,今年养的只数比去年的3倍多20只,今年养鸭多少只?”有的学生列出:x=160×3+20,这种算术思路阻碍方程解题思路的形成与畅通。它对于用方程思路解题是一种干扰,排除这种干扰,是“简易方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应用数学意识途径之一.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考查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其解题关键在于抽象出几何图形,再通过有关三角函数知识找到解决方案,列出相关的等式,最终求出答案.本文列举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案例,分析解题思路,并对解题的一般步骤做出总结,破解其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在运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时找准切入点,从容作答.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带着已有的解题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解题的心理准备状态,按照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或模式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一致时,就可以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这种是积极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更好适应环境,更好解决问题。但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这时就会造成解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陷于某种固定的“框架”久久不得解脱,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来不及适应外界细小变化,往往产生错觉,妨碍新问题的解决,因此对学习产生消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题教学中 ,当学生解题遇到疑难时 ,教师帮助他们接通思路、拨正思路、深拓思路、广开思路 ,可以化难为易。这样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接通思路在解答应用题时 ,有的学生虽然能根据条件和问题去思考解题的方法 ,但是 ,“卡壳”现象时有发生 ,无法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这说明学生的理解还跟不上 ,教师应帮助学生沟通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接通解题思路。例 1 八桥中学学生中原有共青团员 1 2 0人 ,非团员 4 80人 ,“五四”青年节发展一批新团员后 ,现在这个学校学生中的团员…  相似文献   

6.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事实上,"一题多解"也就是"殊途同归"在数学领域的反应.但在讲授课标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中的几何概型问题时,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时,学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时学生对应用几何概型解题的认知就出现了困难.重点向学生解释了这种"殊途各异"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这种在数学史上称为"贝特朗奇论"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的作用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维受到束缚,或造成解决问题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正>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会了学生一个问题的一种解法,而当这个问题的背景或数量关系有所改变时,有的学生就不知所措、无法解决.因此,要教会学生挖掘问题的本质,掌握解题的关键所在,真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谈一些体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与学习中 ,解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学数学离不开解题 .解题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某个角度来说 ,也可反映一位数学教师在新《标准》、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情况 .所以 ,解题能力永远是数学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在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这样不尽人意的现象 :所带的同一班的学生 ,掌握的数学知识差异不大 ,当他们面临同一道数学题时 ,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给出答案 ,有的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导致他们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异 .究其原因 ,是后者不得其“法”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思想上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事实上,"一题多解"也就是"殊途同归"在数学领域的反应.但在讲授课标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中的几何概型问题时,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时,学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时学生对应用几何概型解题的认知就出现了困难.重点向学生解释了这种"殊途各异"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这种在数学史上称为"贝特朗奇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数学家斯蒂恩指出:“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这种途径,就能较快地形成联想,打开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数学解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观念与能力 .有的学生能听懂课 ,但不会做数学题 ;有的学生会模仿例题做同一类题目 ,若题目的条件稍一变化就束手无策 .原因之一 ,就是不会探求解题思路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把解数学题分成四个步骤 :理解问题 ,拟定解题计划 ,实现解题计划 ,回顾 .其中拟定解题计划即寻求解题思路是关键 .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题思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作一介绍 .1 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是寻找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3.
崔建花 《天津教育》2020,(4):133-134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解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逆向思维能力,所谓逆向思维,即从顺向思维的对立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在思考时另想思路,还能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解题速率与正确率。本文就小学数学解题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由于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有其一定的规律 ,教学中往往给学生造成解题思路的格式化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分数应用题的自身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学生进行有关的转化训练 ,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题途径 ,从而消除解题思路的格式化。通常的转化训练有 :一、转化单位“1”的训练有的分数应用题 ,按常规的解题思路很难找到解题方法 ,如果根据题意把单位“1”的量转化一下 ,则解题思路就会海阔天空。如“五 ( 1 )班上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51 3,这学期又转来 3名女生 ,这时…  相似文献   

15.
函数图象教学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它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能准确绘出已知函数的图象或能根据图象得出函数基本性质;二是能够应用函数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来说,前者较易掌握,而后者却难度较大,常常会使学生面对问题,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其主要原因除学生对函数概念缺乏整体意识外,更多的是因教材安排这类题型较少,学生对函数图象在解题中的具体运用途径了解不多,影响了解题思路的形成,造成被动局面。为此,就函数图象在解有关方程、不等式问题及处理极值问题时的具体应用,谈一谈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式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式,应分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借用一类问题的性质来研究另一类问题的思维万法是数学解题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构造法便是这个原则的一个体现。在解题过程中,当使用通常办法即由定势思维去求解很难奏效时,应引导学生根据题设及其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打开思路,寻求合理解题途径。其中运用构造法解题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兹举数例,简述构造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一、构造函数来解题数学中各类知识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有的数学题似乎与函数毫不相干,但有时却可以根据题设的特点,巧妙地构造一个函数,利用函数的有关性质即可解题。  相似文献   

18.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残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势了.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学生的思路陷入误区.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受思维能力限制,常常会陷入解题思路不畅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思维受限的原因数学思维不畅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正确解决生活实际中问题。 2.沟通“按比例分配”与“比”、“倍数”、“分数应用题”等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