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强 《新闻三昧》2006,(3):23-25
水危机后的煤矿爆炸声2005年11月27日16点,黑龙江省长张左己按照自己先前的承诺,喝下了哈尔滨市恢复供水后的第一口水,从而也宣告了哈尔滨市供水危机已过去。当天晚上,黑龙江省还以一台名为《水之情》的晚会来庆祝“抗污”成功。然而,喜悦的笑容还没来得及从人们的脸上退去,就在5小时零40分钟以后,即当天晚上21点40分,位于哈尔滨市东北方向约460公里的七台河东风煤矿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煤矿负责人报告说,爆炸发生后,有221名矿工被困井下。张左己品味第一口水的好心情荡然无存,火速驱车赶往七台河市,而原本云集哈尔滨报道水污染事件的各路媒…  相似文献   

2.
盘点     
大事记矿难:两起重大矿难接连发生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爆炸,摧毁了矿井下的通风系统,造成169人死亡。两名煤矿官员因玩忽职守被捕,其中一名官员于事故发生10天前还被宣称为管理模范。仅仅几天过后,河南省洛阳附近一处煤矿又发生透水事故,42名矿工被困井下。事发之后,矿长靳长嵩等管理人员外逃。寺  相似文献   

3.
焦明忠 《新闻传播》2006,(4):28-29,32
过去的2005年,发生了很多不寻常的事。沙兰镇洪灾的阴影尚未淡去,松花江水污染和“11·27”矿难接踵而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令人紧张、感动、震惊、震撼,起伏跌宕,难以忘怀。我知道,这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为了“喝第一口水”2005年11月21日至27日,由吉化双苯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在尘封多日后震惊世界,也感动了一座城市。得知情况危急时,黑龙江省张左己省长正在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2005年,新出台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对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位居首位,有关部门也作出了一系列整顿矿业秩序的严厉措施。然而,整治与矿难同行。今年进入11月以来,矿难频频。仅11月5日至12日,全国共发生四起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造成104人遇难和失踪。11月25日,黑龙江鸡西市远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至27日17时,已有22人遇难,5人下落不明。同日,云南富源县昌源煤矿瓦斯爆炸,32人遇难。26日,山西临汾市发生煤矿事故,24人遇难,煤矿安全面临事故回潮和反复的严峻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赴湖南资江调查矿难原因后,他“怒斥”官商勾结、官煤勾结;广东大兴煤矿透水,他“怒斥”这是一起典型的矿主赚钱、矿工受难、政府埋单的恶性安全生产事故;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事故现场,他“怒斥”这家国有大矿的负责人居然不知道国务院出台的两个“重量级”文件的存在……在此起彼伏、越来越密集的矿难现场,中国公众熟悉了一张疲惫、愤怒和痛苦的面孔。这个人就是神情日渐憔悴、头发日渐花白、媒体用“冷面”与“狠话”形容最多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  相似文献   

6.
最近5年,死亡人数多的几次矿难,更多地集中在国营大矿,比如2005年2月的辽宁孙家湾矿难,死亡210人,同年11月。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死亡161人。今年2月,山西古交矿难的主角,也是一个国有大矿。而此次发生特大矿难的鹤岗新兴煤矿,是一座拥有3000多名矿工、年核定产煤145万吨的大型国有现代化煤矿。  相似文献   

7.
11月25日,云南省富源县、黑龙江省鸡西市分别发生瓦斯爆炸,共造成53人遇难。27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了来信《矿难频发是因为劳动力定价过低》。笔者以为,此种说法很不准确。如果说是“矿难频发是因为‘生命’定价过低”还算有道理,但“来信”论述的“农民的整体收入”,这样的说法就未免过于牵强并有些空洞了。(11月27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8.
广东兴宁煤矿事故的“创伤”痕迹还没有抚平的时候,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煤矿又发生大爆炸,如此短的时间里,连续发生多起重大煤矿事故,对于媒体来说,如何给同一类型的报道赋予新的灵魂呢?报道该在何处突破呢?尤其对于网络这个在信息量、信息传递速度、信息表现方式、信息来源渠道、传受和谐互动能力上都有先天优势的媒体,更有发挥、创新的空间。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而“以人为本”则是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  相似文献   

9.
和谐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舆论和谐尤为重要。 2005年11月27日,龙煤集团七煤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一百余名矿工遇难。  相似文献   

10.
山西朔州“3·19”矿难共造成72人死亡;之前1个月的辽宁孙家湾矿难夺去了214名矿工鲜活的生命;再往前的几个月内,死亡148人的河南大平矿难、死亡33人的河南平顶山矿难、死亡166人的陕西铜川矿难不断吞噬着矿工的生命。经初步认定,朔州矿难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而那些特大矿难的起因同样是瓦斯爆炸。人们不禁要问,瓦斯这个“煤矿杀手”还要横行到何时?难道瓦斯真的那么可怕,不可防范吗?瓦斯:魔鬼露出狰狞面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家湾矿难就是一起瓦斯爆炸事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瓦斯问题专家张宏伟说,瓦斯已成为造成我国煤矿恶性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8时30分,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做了第一次电话连线报道;12时,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的《新闻30分》头条直播了矿难救援现场情况,19时《新闻联播》头条播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批示》,紧接着是《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抢险救  相似文献   

12.
张义 《传媒》2003,(5):16-16
近两年来,山西省煤矿爆炸事故频频发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里笔者不厌其烦地简要列举如下。 2001年11月15日,吕梁地区交城县坡底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同年11月14日至22日,山西省阳泉市、大同市、晋城市等地区连续发生5起煤矿爆炸事故;2002年10月23日,吕梁地区朱家店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3年2月16日,吕梁地区离石市王文庄煤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至12月,松花江遭到苯污染。哈尔滨11月23日至27日持续停水4天。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省长张左己履行率先喝水诺言》就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11月27日)——哈尔滨恢复供水的第一天见报的。为什么说这条消息写得好?它的特点是什么?记者为何这样写?这样写又能达到什么效果?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它的写作背景讲起。背景:松花江污染,哈尔滨停水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标108倍。随着松花江江流,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关矿难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笔者粗略统计,仅2005年1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和重大矿难就有40多起,这当中包括死亡200多人的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死亡100多人的广东兴宁矿难等。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中全国就有4000多名矿工因各种矿难死亡,上千个家庭陷入了悲痛和困境之中。然而,在矿难的背后,往往是管理失控、混乱、“官煤勾结”等。作为经常采访这方面内容的记者,谈一点切身的体会。这是一个难度大、风险大、隐藏深的采访主题报道矿难,首先是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作为电视记者又有一些设备要随身携带,目标大、行动不便,先要为…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一刚过,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即带领黑龙江分社李春雷、总社总编室孙勇和我们一起深入"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采访调研。6月2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记"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  相似文献   

16.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0):52-53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7年11月23日一版上的消息《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一文,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类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佳作。它的主题重大,思想深刻,舆论导向正确。消息反映的是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祭日临近,事故责任人却一直未被处理这一重大事件。报道突显了一位政府高官为百姓立言,伸张正义。报道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评论的遗憾     
打开报纸,读者看到一条好新闻,同时又看到为这篇新闻写的评论,既有新知,又有新悟。那是一种享受。略举几例:人民日报1983年9月28日第一版为郴州市有人蛮横敲重点工程的竹杠的消息配本报评论员文章《群众的背后》,11月18日在第一版为通讯《精明强干的工业指挥员——王泽普》配短评《厂长要有“将才”》,11月21日为黑龙江省养蚕专业户霍长林反映自己的困难,省长陈雷及时处理来信的消息配本报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天来,在鸡西市最豪华商务饭店——龙城花园,由黑龙江煤监局牵头,黑龙江省总工会、监察厅、检察院等部门参与的鸡西“4·26”瞒报事故调查组正在紧张而忙碌地工作,一些相关部门领导被叫到这里进行谈话。此前的4月26日,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执照均过期的桂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矿主高振河(亦称高老三)打通诸多环节,封锁消息5天,最终被媒体披露,官方认定9名矿工死亡。  相似文献   

19.
新闻榜     
刘国强:辽宁省副省长因矿难停职 辽宁省主管工业和安全生产的副省长刘国强,2月23日被国务院勒令停职--这 是辽宁省阜新孙家湾矿难发生九天后,中国政府公布的对这起事故的处理。相比于去年 10月20日造成148人死亡的河南郑州矿难,以及11月28日造成166人死亡陕西铜川 矿难,国务院此次对相关官员的处理更加严厉。 发生在2月14日的孙家湾矿难,造成至少214人死亡,是中国煤矿史上最为严重 的一起矿难。 中国70%的能源来自煤炭,但中国煤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其死亡矿工数 占世界总数的八成。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436人,78人遇难,114人受伤。目前,78户遇难矿工的家属已全部与企业签订了赔偿协议并办理了赔偿手续。爆炸区域通风安全系统正在恢复,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据悉:“2·22”屯兰矿难预计造成经济损失高达9500多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776.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78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