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我自幼年起便喜欢上了书法.怀素的草书,就是我喜欢的古代名家书体之一.青年时期,我曾读写怀素的《自叙帖》十余年.从事书法教学后,我又多次以怀素的《论书帖》为范本,在草书授课时运用.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怀素的《论书帖》是一幅章法、结体法和笔法俱佳的草书精品,又是一篇书法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传世妙文.  相似文献   

2.
一、怀素书法作品及研究资料书目 1、怀素自叙帖真迹/(唐)怀素书;故宫博物院编,一线装本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6 2、怀素自叙帖真迹/(唐)怀素书;  相似文献   

3.
<正>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我自幼年起便喜欢上了书法。怀素的草书,就是我喜欢的古代名家书体之一。青年时期,我曾读写怀素的《自叙帖》十余年。从事书法教学后,我又多次以怀素的《论书帖》为范本,在草书授课时运用。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怀素的《论书帖》是一幅章法、结体法和笔法俱佳的草书精品,又是一篇书法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传世妙文。怀素《论书帖》,是其患风湿病四年时给朋友写的谈书法学习  相似文献   

4.
怀素在零陵     
关于怀素的籍贯、生卒年、生平事迹和书学道路等,目前书学界论述甚少,且分歧颇多。本文围绕所标论题,略述管窥之见。 (一) 关于怀素的籍贯和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先说怀素的籍贯。《藏真帖》云:“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其《自叙帖》又云:“怀素家长沙。”由于他本人的说法不同,古今亦有二说。古之《国史补》,《宣和书谱》、《续书断》等,说怀素“长沙人”;《一统志》、苏焕诗等,  相似文献   

5.
唐代书法五体大盛,书法名家与民间书法皆兴,书法理论与实践并行。唐代书法创造了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峰,颇具创世开宗的意味,亦有大包容,将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浸溶其中,为推动中国书学的审美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怀素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其草书笔势利落洒脱,用笔有力肆意。《自叙帖》是他对自己生平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书写大胆自由,行云流水,变化莫测,在章法和结构上创新又不失法度。基于此,主要以怀素的《自叙帖》为例,说明他对释道文化的理解和表现,展现了他的美学思想,并以《自叙帖》为例分析释道文化在盛唐之书中的渗透与交融。  相似文献   

6.
正《官奴帖》又名《玉润帖》,11行,118字,行楷书。收刻于《戏鱼堂帖》《宝晋斋帖》《二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法帖》《郁冈斋帖》《玉烟堂帖》《快雪堂法帖》《懋勤殿法帖》《玉虹鉴真帖》等。此系王羲之关心孙女玉润病情的信函,惜书竟不久,玉润还是离开了人世。文曰:"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  相似文献   

7.
正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后任秘阁修撰等职。其工书法,善诗词。宋高宗、虞集、赵孟、王世贞、张丑、刘熙载等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他独得"二王"法度,深入"山阴"堂奥。其传世书迹,有《云顶山诗帖》《左绵帖》《昨日帖》《通泉帖》等。《大年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薛绍彭的代表作之  相似文献   

8.
正《贺铸帖》,为翰牍九帖之五,是米芾致玉笔架主人的书札。清代吴其贞《书画记》称为《米芾再启帖》,《清鉴堂帖》称为《贺铸帖》,《书法大辞典》称为《玉格帖》,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则称为《易王献之二帖书》。《贺铸帖》呈逸迈奇崛之势、郁勃清健之姿,通篇无丝毫懈怠处。其用笔墨重而意蕴,极显书者功力与个性,正可谓"书本于笔而成于墨,笔不为墨所累,墨不能游于笔外,纯熟之极,然后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9.
(一) 《兰亭序帖》相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所写的一篇序文,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学术界一致公认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确曾起过承先启后的作用,被奉为“书圣”,而《兰亭序帖》又被推为“法帖第一”。但是,谁也没有见到过王羲之书《兰亭序帖》的真迹。就是王羲之书的其他一些书帖,如快雪时晴贴、平安帖、丧乱帖等书陪帖的真迹,也没有人见到过。《兰亭序帖》传世本种类颇多,但都不外乎是摹本、临本、钩填本、石刻本,各本并列比较,又都不尽相同。因此,关于《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在我国书法史上已争论  相似文献   

10.
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鲁迅先生认为最早是袁枚提出来的。他所根据的是袁枚《随园诗话》里的一段话:“康熙间,曹练(栋)亭为江宁织造……其子(按应为孙)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其实,这个自叙说的肇始者是时间更早,与《红楼梦》有直接关系的脂砚斋。当《红楼梦》还处在创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过辨析2013年某海外拍卖行拍出的苏轼《功甫帖》、苏轼现存书法及苏轼在湖州留下的书法遗迹,认为:《功甫帖》是用苏轼晚年书法摹写中期书法,字体脱离苏轼特定时期的书风特点;笔墨不精,与苏轼真迹差距甚远;结体呆板,整帖格式不合规矩;墨迹人为搽磨做旧,有摹、填结合加涂改嫌疑,个别笔划非自然书写;印章有作伪嫌疑。因此,现在的《功甫帖》与苏轼同时期的书风格格不入,属于用晚年书风特征仿中年书法,非自然书写,是一个摹填结合再加涂改的仿品。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一时期上续汉魏之隶意碑风,下开隋唐之楷体书韵,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羊欣,幼学书,兼善隶、行、草书,为王献之之后著名的书家。传世书法作品有《暮春帖》《大观帖》《闲旷帖》等。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  相似文献   

13.
正4.运笔中段的变化学柳书者,多喜欢把笔画写得硬直。当代溥儒先生研习柳公权楷书,功力甚深,其所书《金刚经》劲健清雅,点画端直若引绳。如果仔细体味便可发现,溥儒先生的行笔其实更近似碑刻的效果,而与柳书原貌颇为不同。柳公权《〈送梨帖〉跋》墨迹中的笔画无一硬直之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多年老年书法教学经验和自身学习书法的深刻体会,我认为学好书法,应在读帖和临帖上多下功夫。首先,要认真读帖。实践证明,认真读帖是学好书法的前提条件。常言道:"读帖胜于临帖。""字,一半是看会的",由此可见读帖的重要性。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强  相似文献   

15.
《古诗别解》,徐仁甫先生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徐先生曾著有《广释词》一书,久已风靡学界,此书继《广释词》之后,寓训诂于诗词欣赏,旨在“对前人于诗之误解.误读,加以纠正”(见《自叙》),创获颇多.尝叹今人于诗词多舍训诂而讲欣赏,不知训诂之于欣赏,犹皮之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古诗别解》之所可贵也,惟千虑之下,不无疏失.故略事释检,商榷数则,以为芹献,或于读诗者不无微助焉.  相似文献   

16.
明代状元赵秉忠的《山其山集.自叙》用作者的草体手书印制。本文对《自叙》用正楷按原文转行排版,详加注释,译成现代文,并根据作者当时的处境和遭遇,对《自叙》的内容进行了探幽索隐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余嘉锡先生和张舜徽先生对《论语》、《史记》的命名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余老认为《论语》在编纂成书之时就已命名,而张老则认为《论语》之名乃汉师补题。《史记》之原名《太史公书》,张老认为是东方朔所题,而余老则认为是司马迁自名。对二老的观点作了分析比较后,认为《论语》一书应是曾参的弟子编纂而成,成书时就已命名;《太史公书》是作者自名,“太史”乃官名,“公”是对其父的尊称。  相似文献   

18.
<正>王羲之的行书成就在书史上是无所争议的,然其草书在书史上的评价却有一定的异词,这并不意味王羲之的草书写得不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因为批评家对草书本体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产生了艺术品评上的分歧,纵然如此,王羲之的今草依然被视为今草极则。我们就以《十七帖》为例,对王羲之的今草进行品味赏析。《十七帖》(见图1、图2),王羲之书,系王羲之草书尺牍的汇刻帖,凡二十九帖(一说二十八帖,此论将《来禽》《胡桃》二帖并作一篇看待),大都是  相似文献   

19.
怀素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所书自叙帖堪称唐代草书中的顶峰,也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当前书坛隆重推出的书法教学光盘中的怀素自叙帖 部分提出一些看法,进而分析草书在诸多书体当中的特质,阐述应对之心临为佳的观点,对“眼摹手追”的临帖方法提出疑议。无疑笔者所提的观点是基于深入理解传统法帖内在精神的基础之上,以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书法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旨在与书法教育工作者讨论学习草书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打开怀素的《自叙帖》,你会被一种大气磅礴的气象所震撼,顿感有一种苍苍茫茫浩荡无际的情怀油然而生。好像这不是纸面,而是山海天地乃至整个宇宙空间;好像这不是墨迹,而是危石巨浪惊蛇走干戈厮杀的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