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传统的社会语言学仅关注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忽略了人的主观即认知对语言变异的作用.社会因素并不直接作用于语言加工,而是首先进入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才能与语言发生联系.因此,社会语言学只有融合语言的认知研究——变异的意义研究才能弥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研究的不足,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出现注定社会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必将成为21世纪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语言源于人类社会,是人类在社会劳动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生存手段;语言也是诸多社会现象的一种,必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必然与社会学的研究密切相关.社会语言学旨在运用以语言学和社会学为核心的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理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深层次地探究语言形成、发展甚至是变异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家语言政策对普通话的大力推行,汾阳居民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出现了语音上的变异。本文以汾阳方言文白异读字的变异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白异读的使用情况。汾阳方言文白异读正向文胜白弱阶段转变,文白异读的叠置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总趋势是正逐步朝着普通话靠拢。此现象表明,一方面,汾阳方言文白系统的自身语音内部正在进行深刻地调整;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与汾阳市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外出经历、职业等社会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王薇 《现代企业教育》2011,(23):303-304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因其不同于传统语言的鲜明的独特性而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从德国网络的使用情况入手,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及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等方面,对德国网络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语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语言的研究不能脱离语言使用的环境。本文将委婉语置于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环境中。探讨委婉语这种语言变异现象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民族、文化等背景及语言使用的交际语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言语交际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外国语言学研究者对聚类分析既缺乏了解也不会应用。本文展示了聚类分析和语料库结合可以应用于外国语言学的很多研究领域:词汇语义、句法型式,以及语言的地理变异、文体变异、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聚类分析不仅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而且具有研究方法论意义,即可以以数据驱动的方式系统性的发现研究变量和生成高质量的假设。还特别指出聚类分析可以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定量化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语言变异与阶层、性别、年龄等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使用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就是语言的年龄变异。在我国农村地区,中年妇女和未婚的年轻女性说话时使用的语言并不完全相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论述上述两者各自的语言特征及其差异,并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年龄变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探求语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必须研究语言的变异现象,语言变异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曹起的《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将汉语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对当代汉语发生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不同的社会综合因素导致语言变体的形成,语言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影响语言变体的因素有很多,有职业、年龄、文化、心理、阶级等等。在一些语言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性别差异对英语语言变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约翰·奥斯汀明确提出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行为的思想。语言行为说打破了语言表达论的传统认识定势。日本社会语言学界对人们的话语行为作了细致研究,探讨语言变异是怎样产生的。从语言变异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参加者的社会特征在语言变异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性别、阶级、种族、年龄、地位等。日语中的语言变异显示了人类语言行为的社会特征。确立语言是人类行为的思想使日本社会语言学取得丰硕成果。我国的语言工作者亦应关注奥斯汀语言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车贴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车贴语形式简洁,内容丰富,本文从车贴语中对物理世界的反映与偏离、车贴语中对心理世界的反映、车贴语对文化世界的反映与偏离、车贴语对语言世界的反映与偏离这四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对车贴语中的四个世界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机是推动外语学习的内在力量 ,是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动机理论与外语教学的探讨 ,提出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与策略 ,旨在培养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3.
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变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流行语(Popular Internet Language)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正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变异性是PIL的标志性语言特征,该特征却是研究者们迄今较少关注的一个层面。笔者从语义层面通过典型实例对PIL的语言变异进行探讨,将其归纳为旧词别解、旧词新义、表意数字、语形解构、其它新解五类,并进一步从历时语言学角度讨论了PIL的发展变革规律及其规范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变异是语言学中的重大课题。按照语言学理论,变异可分语言变异和言语变异。本按这两条线,对语言变异和言语变异的性质、类型、成因等作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对某些关系作了简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15.
"前景化"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前景化"是指通过变异将所要表达的语言从常规背景中"突出"出来,包括"偏离"和"平行"两种手段,"偏离"即打破语言规范,集中表现在对语义、语法常规的反叛。同时莫言具有很强的感觉意识,极力追求语言上的超验感知,善于结合语境制造出新奇陌生的感觉描写。笔者从"偏离"手段出发,探讨莫言代表作之一《蛙》词语层面与视听感觉描写层面的"偏离"及其"前景化"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偏误研究当前已广泛展开,研究方法多样、领域广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必将起到深远的指导作用,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主要有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2008年雷、山寨、打酱油、做俯卧撑等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迅速成为新兴网络词汇,其原因主要有:语言经济原则的要求、话语方式及其机制的制约、大众求新猎异心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Halliday&Hasan的所指理论以及Searle关于所指的两个公理,讨论了诗歌语言的所指变异问题。(一)变异、所指与诗歌语言的关系。(二)构成诗歌语言所指变异的条件。(三)运用实例分析诗歌语言所指变异特征:代词所指方向的模糊性、“the+NP结构”所指的不定性和表示时空概念所指的任意性等。(四)诗歌语言所指变异原因:结合体诗歌语篇和虚拟性诗歌语境。  相似文献   

19.
语言变异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功能和美学功能的驱动下,故意偏离常规而选择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语言坐落于语境之中,在解释语言变异的出现及其效果时,必须考虑到语境因素。而语境对解释语言变异的作用体现在语境决定语言变异存在的可能性、语境帮助听者或读者理解语言变异的表意效果、语境限定语言变异得到解释的范围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This narrative study involving an adult Hmong refugee, his family, and his community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often intimate connection between relig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extension of the "Word of God" often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the extension of literacy. Before the rise of national school systems, the church was a primary site for literacy education, especially where Protestantism held sway. In the case of the Hmong,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the last century have gained many converts through the popularity of their Hmong language bibles (Tapp 1989a). Salvation Church provides one of the few opportunities for Hmong youth in Windigo, Michigan to practice literacy in what for many is their first language. This research documents ways in which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brought changes to Hmong clan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as traditionalists became divided from practitioners of the "new reli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