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庄子》的散文艺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鲁迅和闻一多以其精辟而新锐的理论洞察,于哲学与文学的会通处,抉发《庄子》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散文艺术成就,以前瞻性的成果和富于现代色彩的学术理路,奠定了20世纪《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
《庄子》散文对艺术变形方法的运用是极为广泛的,该书以此法描写事物、塑造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对其艺术变形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庄子》一书存在着化丑为美等多种变形描写方式。本文还重点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论述了《庄子》散文艺术变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80年代以来《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状况,按年代先后作了简要梳理。其中对于《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有一些突破和发展,但也有一些不足,因此还需要对之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对《庄子》散文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解析,表现了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如以"时文之法"解庄,以诗解庄,因声求气,文理并重等。这些特征大大开拓了庄子散文的审美空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80年代以来《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状况,按年代先后作了简要梳理。其中对于《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有一些突破和发展,但也有一些不足,因此还需要对之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庄子》散文的意象是庄子思想极其重要的载体。本文以《庄子·逍遥游》为案例 ,通过对《逍遥游》意象艺术的深入剖析 ,试图寻绎蕴含其中的深远的哲理内涵 ,这种方法对于完整地理解《庄子》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陈欣  乐帧益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6-17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富文学色彩的一部。其中的动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功能角度对书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也从塑造方法出发考察了《庄子》动物形象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孙鸿 《安康学院学报》1999,11(2):31-36,7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杰出的代表作。自古论庄者多从文学及哲学两方面探讨,而论庄散文者多着眼于《庄子》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很少注意其现实主义精神。本文从《庄子》的现实主义内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及其批判现实的根源三方面研讨《庄子》散文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第一篇.作为一篇哲理散文,一般说来,自当以严密的事理论证取胜,但庄子却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互使用,在说理论辩的过程中,不断运用丰富多彩的比喻,使这篇表现抽象哲理的散文具有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而极富文学色彩.庄子被誉为“先秦第一流的文学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作品的比喻,不仅在《逍遥游》中如此,其它作品亦然.这里,我仅对《逍遥游》的比喻艺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上常以“庄骚”并称,人们注重《庄子》的散文价值和《楚辞》的诗歌地位。然而,作为先秦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镶嵌于《庄子》文本中,且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哲理韵文,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庄子》散文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 ,又着意塑造出一系列丑恶者的形象 ,并把他们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酷烈而残忍的君主 ,卑污龌龊的暴发户与没有礼义廉耻的“儒者”等等。庄子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出色创造 ,不仅丰富了《庄子》的人物画廊 ,也因其高超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手法 ,对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悠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亦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空、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所谓“逍遥游”就是无拘无束地绝对自由地活动。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基本上是消极的,他的政治主张一般说来也是反动的,但是《庄子》散文作为文学作品却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一般都想象丰富,宏放雄肆,壮丽瑰玮,有很浓厚的文学意味。《逍遥游》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首先,《逍遥游》在构思…  相似文献   

13.
阮忠是近年来在古代散文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之一。围绕古代散文研究,他先后出版了《散文概说》、《庄子创作论》、《汉赋艺术论》、《先唐散文论稿》、《唐宋散文创作与批评》等著作,内容涉及广泛,视角观照独特,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理论阐释,无不体现了他缜密的思考和宏博的学识。在对先唐散文的系统观照中,阮忠善于打破固有的认识,提出自己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从文化与文学的通感中挖掘古代散文的艺术灵性,  相似文献   

14.
《逍遥游》位居《庄子·内篇》之首,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把它列为必修必选篇目。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其本身的艺术特色,以及教材选法失当等诸多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鉴于庄子的散文属于典型的象征型文学作品,它是象意思维的产物,从理论上来说,教学《逍遥游》毫无疑义应该用综合同构教学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目前尚未为人们所熟知,教材对该文的选法又由来已久,因此,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先秦诸子散文就总体而言,说理论道,或直接阐述,或类比推论,或引证史实,大凡以充分的事实作为依据,除了虚妄怪诞的《庄子》散文以外,都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不过,诸子们在争鸣论辩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感,表达激情,强调事理,也大量地运用夸张手法,通过言过其实的语言,使表达的内容更强烈突出,更富有感人的力量。至今的学术界,只注重《庄子》散文的夸张艺术,论文所及,尚未见到从整体上来总结诸子散文的夸张艺术成就。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以补其缺。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以寓言的运用著称。该书中的寓言文本具有密度大、与文章主旨融为一体、具多层意蕴、形象大于思想、运用的艺术手法多样等特点;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众多,有逍遥者、劳动者、残疾者、丑恶者、庄子形象、拟人化形象等等。因此,谈论中国的寓言文学,《庄子》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17.
《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晋代郭象的《庄子注》把它列为“内篇”的首篇。北京大学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和华东师大编写的《大学语文》这两部影响较大的高校教材,都收有此篇,可见它在先秦散文中的地位.清人林云铭说:“《逍遥游》之旨,则散于诸篇之中。”(《庄子因》)林说指的是《逍遥游》的思想倾向,其实,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庄子散文那种汪洋恣肆、神奇浪漫的艺术风格,在《逍遥游》中也得到集中的体现。因此,如果说《逍遥游》的风格也“散见于诸篇之中”,亦不为过。本文试从《逍遥游》入手,来分析庄子散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我国古代极其伟大的一部哲学著作 ,同时也是一部极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庄子散文艺术的审美构成及其核心 ,同时也指出了它作为文学著作和美学著作所存在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艺术性最强。许多文人、学者爱读《庄子》,竞至终生不倦.庄子的著作何以有这样强大的艺术魅力呢?鲁迅先生曾评论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之能先也。”(《汉文学纲要》)、明代的罗勉道还认为:“《庄子》为书,最恢恑谲怪,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道,而风云开阖,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每  相似文献   

20.
《庄子》散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金圣叹称之为“天下奇书”,闻一多先生称之为“干真万真的文学”。《庄子》散文究竟美在何处?清末评论家刘熙载曾用一个“飞”字来形容,可谓得《庄子》散文的神韵。他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乌知非鹏之学为周耶?”《庄子》散文正是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既断而续,既续又断,其间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去欣赏他那诡奇的风格,去体悟他那玄妙的思想。 想象的奇特,思维的跃动,思想的玄妙使《庄子》散文在行文上形成三个明显的特点: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