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表现生离死别、羁旅行役、壮志难酬、情感失落等诸种情愫的内容很多 ,这些内容又往往与酒结缘颇深。它实际道出的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 ,借酒表现深沉的亲情、乡情 ,或是渲泄心中的不平、情感的失落 ,因此常常是悲思、忧思却以豪言壮语写之 ,故而留下了悲而豪、悲而壮的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2.
亲情是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多篇歌颂亲情的经典美文,这些课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亲情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对亲情教育要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亲情之花美丽绽放。一、品读文字,感悟真情文章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字来表现,无论是哪种特点的文字,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亲情的课文文字大多朴实、简练,富有韵味,在平实之中寓于作者的深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  相似文献   

3.
赞美你,亲情     
亲情,顾名思义是"亲人的情义",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是有区别的。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阴,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自编聋生青春期情感发展趋向调查问卷,从自我情感趋向、亲情趋向、友情趋向以及异性交往趋向等几个方面对63名在校聋生进行了青春期情感发展趋向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自我情感方面,大多数青春期聋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学业成就和个人能力等呈现更加重视的趋势;在亲情方面,随着青春期聋生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两代人隔阂有加重趋向;在友情方面,青春期聋生更加看重友情的质量;在异性交往方面,青春期聋生对美好的爱情更加憧憬和渴望,但是也发现有部分聋生对异性交往的看法存在一定误区。建议学校和家庭应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5.
亲情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份情感,亲情是无法取代的,是心灵的皈依。语文教材中洋溢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形象,教材中这些亲情形象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也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13日晴如果你是树叶,亲情便是那供你源源不断养分的枝干;如果你是船帆,亲情便是推你不断前进的海风;如果你是夜行者,亲情便是照你寻找方向的北斗。是的,不管你是什么,亲情必定是你的依靠,你的依恋,你的期盼。这一站——亲情在传递。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了我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一站,亲情传递的是勇气。从小我在班级里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每次考试轻轻松松就能得前三名,因此从小我在家里一直  相似文献   

7.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描写亲情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然而阅渎《羚羊木雕》一文,我们却感受不到这种情感的温馨、问题是出在孩子还是父母身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看该如何呵护亲情,让亲情浓郁。  相似文献   

8.
<正>亲情,是人的情感世界的核心,是每个人最先获得的刻骨铭心的社会情感,是任何其他情感所不可替代的。亲情教育则是早期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情感教育能使"感恩、关爱"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开始生长。节日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潜在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把握每一次节日时机,把我们实施的亲情教育渗透其中,自然生动、贴近实际而又有创造性地开展节日亲情教育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一、把握节日教育时机,制定亲情教育目标幼儿园能实施亲情教育而比较有意义的节日,不外乎"三·八"妇女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前,  相似文献   

9.
【单元要旨】品味亲情 亲情洋溢在我们周围: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父母与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情都是人间最珍贵的情感。亲情弥漫在平凡的生活中,亲情渗透在搀扶慰藉的瞬间,亲情还包孕在家庭成员的磕磕绊绊之中。本单元的章有写兄弟情的,有写子女与父母之情的,有写祖孙三代情感的。从家庭矛盾冲突到和美温馨,  相似文献   

10.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而全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则是亲情显现的结果,共同构成一个本体即全体的融通为一的情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建构起了一个情感普遍化的纵贯融通模式,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秩序、理智认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生活世界,今天仍然是我们探索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1.
爱星遍神州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亲情,显得更加珍贵:由金本、小河合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儿童情感教育》丛书就是一套陶冶儿童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好书。  相似文献   

12.
《羚羊木雕》是鄂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流淌着拳拳亲情,荡漾着浓浓的友情和亲情。情感的波涛碰撞出对理解的渴望和呼唤,对真情的思考与追求。本篇课文选取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学习这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同时更加珍爱友情。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 ,当你打开第五单元的课文时 ,浓浓的亲情 ,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你一定会为之动情。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 ,亲情是人类最美的情感之一。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作者努力用心灵去捕捉生命的灵感 ,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 ,诉之于文。学习本单元 ,你的心灵会受到一次洗礼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会更加地珍惜生活、珍爱亲情、友情。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体味亲情《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充满柔情的散文 ,讲述了“我”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 ,并将他做的风筝毁坏 ,待明白游…  相似文献   

14.
正亲情是人类所有感情的基础,是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前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处处洋溢着温暖柔美的亲情,让我们感到无比温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建立温暖的亲情情境,让亲情化作温暖的"手",引导孩子成长。要以教材为载体,传输文章中那浓浓的亲情,让学生在对课文的欣赏中不断地回顾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从而懂得亲情、回报亲情。将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引]亲情,人类最朴实也最瑰丽的情感;亲情,人类最平凡也最伟大的情感;亲情,人类最原始也最现代的情感;亲情……天地在,人类在,亲情不老!语文在,作文在,“亲情”话题永恒![文题]古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高尔基说:“没有母亲,便没有诗人和英雄。”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爱是亲情最好的表达。亲情是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万古不竭的源泉。父母儿女之情,兄弟姊妹之爱,妯娌伯叔之亲……每个血亲之家的成员间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啊!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文题自拟;②体裁自选(诗歌除外);③立意自定。[题解]该题…  相似文献   

16.
恋虐情结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泛滥,作品中的女性,要么远离人群,要么在人群中放纵。林白、陈染和卫慧、棉棉笔下的女性各执一端,无论哪种方式,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和残忍的疼痛。而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的缺失使得她们在孤单地与生活抗争的过程中积蓄起一种自暴自弃的情绪或是更加迷恋自己,甚至迷恋到绝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渴望母爱与反叛父权的矛盾,虽然使得“五四”女作家难以整合出富有典型意义的母亲形象,但并没有造成创作中母亲形象的失落,而是使得“五四”女作家把创作的重心放在抒写“五四”女儿对母亲的复杂情感上。“五四”女作家首先从女儿角度充分感受母爱的温暖,抒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且把母女之间诚挚的天然亲情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其次,抒发了觉醒的“五四”女儿常常陷入反叛封建父权与维护母女亲情的矛盾痛苦。“五四”女性文学闪动着眷眷女儿心的青春风貌是现代女性文学无法重复的珍贵源头  相似文献   

18.
一篇题为《守住亲情》的文章中说:“亲情,人类社会从远古就有的一种最为朴素、最为原始、也最为绵长的情感。”“亲情”在本意上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学生管理中体现亲情,首先要营造能够维系和增长“家庭之情”、“亲属之情”的氛围,把这种亲情推及到没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学生身上。俗话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相似文献   

19.
把"亲情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弘扬和培育亲情落实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活动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情感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主渠道的实施者。在探索"亲情教育"过程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现实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材往往不太注意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的联系,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教材在结构和内容的编排上都很不理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与生活脱离太远.远离生活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的情感失落和伦理失范,使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教育成为培养死读书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