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杨托勤 《科学教育》2006,12(4):56-57
能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煤的广泛使用曾带来了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石油的大量开发是二十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八十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据科学家预测,在本世纪这些传统能源都将面临匮乏的局面,加上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保持的高价位,使世界各国将目光再次转向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燃料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生物质主要指柴薪、农林作物、农作物残渣和生活垃圾等,据估计,生物燃料的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每年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世界原油储量极具下降,加之所引起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可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生物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然而,是否对于所有国家而言,都应该大力推广化学生物能源?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决定一国生物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一、生物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带来了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威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及能源问题等成为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在美国成功培植,当时就曾有人惊呼:“人类开始有了一双创造新生物的‘上帝之手’。”从此以后,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逐渐问世。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杂草能力,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使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有的转基因农作物大大地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5.
仇爱珠 《初中生》2007,(5):51-53
汽车将会与人类争粮食?最近这样一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说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为减轻环境、能源压力,很多国家都在研制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替汽油,给汽车提供动力。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受生物燃料工业的需求以及干旱的影响,全球谷类的价格,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已升到了最近十年来的最高点。我国日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能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能同粮食争夺耕地。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物学是生物学的新分支,在生物多样性日益被破坏的今天,保护和恢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在生物教学中适当渗透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物课的教学历来不被学生重视,因为在各科非专业考试中,它占的比重比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所占比重小很多,所以生物教师在教授生物课时也倍感无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外一方面还要让生物课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本文就借"葡萄酒制作"的教学设计来谈谈如何教授生物课.  相似文献   

8.
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千世界中,无论是生命世界还是非生命世界,没有这种动力,一切均将成为一片死海。推动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这一对矛盾;而推动生物世界不断进化的动力是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生物必须从环境中不断获得物质与能量才能生存。具体来讲,生物界必须有水、阳光、空气等才能生存。总的说来,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由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产生了各种生物所必需的大分子以及高能化合的。而动物,则靠捕食植物得到蛋白质、糖类、脂类等必要的物质。这些物…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及遗传和变异、进化及生态的科学,生物教学除了生物知识传授外,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刺激等优势,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尧满活力的生物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也不是万能的,若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媒体课件必须合理、有效地设计、选择和操作,下面就多媒体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原则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寓健康人格教育于生物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格教育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教育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生物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生物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仅从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这一角度,谈一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对生物的意义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七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五章),可以适当引申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的内容。在讲解生物的类群和生物的进化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八、九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六、七章)可以适当穿插物种多样性,特别是与进化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另外,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环境保护、保护珍稀生物等章节(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十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七、八章)时,我们可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联系起来,将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生命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生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生命科学相关。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科带头生以带动全体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更好学习,是构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动态连续等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生物教师所了解、应用。本从计算机教学的理论依据出发,围绕四个方面阐述了生物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并对它的运作过程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总结了教学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能源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最新进展,评述了生物能源对能源结构的第三次转变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重点讨论了我国以甜高粱、木薯为原料生产乙醇汽油和以菜籽油、棉籽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及其附加化工产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学科技》2012,(4):8-9
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燃料课题也被提上了各国能源界的议程。其中,生物丁醇被视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16.
一、实物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般实物教具都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生物教学中的实物,较之于其他学科的实物更具如下特点。   1、实物具有普遍性。我们生活周围的树木花草、飞鸟游鱼、瓜果菜蔬、昆虫细菌,无一不是生物的“实物”。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2、实物具有直观性。对于生物实体的感知,不仅可以全方位的观察,还可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甚至有的可用嘴尝。这确是它得天独厚之处。正因为如此,实物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3、实物具有生长性。生物都具有生命。无论…  相似文献   

17.
范国军 《教学月刊》2002,(11):49-5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提出的高中生物教学目的为:(1)知识,技能;(2)能力,方法;(3)情感,态度。并具体指出情感和态度所包含的内容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生物界存在的普遍联系和协同发展,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生物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化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环境、海洋、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大发展。然而化学家非常谦虚,在交叉学科中放弃冠名权。例如“生物化学”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化学”被称为“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被称为“生物物理学”,“固体化学”被称为“凝聚态物理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杜比宁在《人究竟是什么》中写道:“只有人才具有认识自己,认识和改造周围世界的能力。”因此,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心智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面临的课题。只要走生本之路,生物的教育教学就会出现乐教、乐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07,(11C):42-43
外星生物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人类亘古以来持续不变的疑问。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各种形态的生物遍布每一个角落和缝隙,它们自由地跳跃、穿游、飞行、蜿蜒爬行,遍布大地。各种生命体经历着诞生与死亡的交替,被子孙后代或是其他的新物种所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