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护管网水质,从分析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影响因素入手,研究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旨在指导管网运行管理,同时为构建新时期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高效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系统对于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供水企业现有情况的分析,设计开发了一个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系统,该系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将来该系统还可和生产调度系统、供水管网GIS系统等集成,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自来水从水厂出水到进入市民家,经过了较长的管线,需加强对自来水管网水的在线监测,提升管网水质安全。本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卫生监督局对各供水管网末端在线分析仪表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监测。该系统由中心数据监控、现场PLC数据采集站和管网末梢水质分析仪表组成。它的建设将给管网水质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改变过去模糊的管理模式,提供准确的管网水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帮助管理者准确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到供水管网及水厂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正式实施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加强水质的控制与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水质的稳定性.优化管网运行管理,提高管材的质量,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监督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中供水水源经处理后要经过一定距离的供水管网才能到达末梢用户,在期间供水管网是个巨大的反应器,水质在其内容易出现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因此研究农村集中供水管网中水质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非常有必要。本文设定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为:早、中、晚饭时间间隔,通过检测供水管网中不同停留时间内水质指标变化,拟找到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与水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市供水系统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给用户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针对目前部分城市居民用水水质问题,从城市管网和微生物对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角度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随后探讨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的整治。  相似文献   

7.
汪洪玉 《青海科技》2010,17(5):94-96
管网叠压供水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管网的水压,降低能耗,减少水质二次污染,但这种给水方式须建立一定的准用条件:管网的供应能力必须满足要求,须在批准限定的流量下运行,具有防止负压的措施等。本文介绍了管网叠压供水的适用条件,概述了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当使用对城市管网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供水企业将“安全供水、水质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供水水质是企业优质服务的主要指标,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与水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对外开放的环境,同时是衡量这个城市品位高低和一个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供水水质是供水企业和全体职工追求的崇高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就如何搞好水质管理与水质控制要点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供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水质安全,我国广泛采用的是人工采样监测输配水管网水质,属于事后监督,创新水质管理体系是解决龙头水质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国家水质管理办法的基本规定,通过比对人工和在线检测水质数据的相关性,建立了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与人工结合在线自动监测的互动管理模式,实现了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状况,实践表明:该管理方法对于应对水质事故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供水公司分为四类。第三、四类水司供水50×104 m~3/d以下,要求其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100×104m~3/d以下的第二类水司供水水质要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供水100×104m~3/d以上的直辖市、对外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要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四类水司的“水质目标”分别根据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和1980年欧洲共同体“水质指令”并结  相似文献   

11.
供水稳定,用水安全是城市给水厂水质处理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给水厂供水的稳定,保证城市居民用水的安全,就必须在水源水质处理上下功夫,全面控制好给水厂水质的处理质量。鉴于此,本篇文章从城市水源所含有的杂质的种类和性质入手,对城市给水厂的水质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苑 《金秋科苑》2013,(19):53-54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邱宁 《科技风》2013,(1):90
城市供水是我局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局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渭河南北两条"一"字形供水线路,因此应提早对城市供水水质净化处理进行研究,为我局经济发展做好前期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内江市供排水总公司把保障城市供水、提高供水水质作为供水企业的经营目标,努力做到“供好水,供优质水”,在全市人民心目中树立供水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内江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苑 《今日科苑》2013,(19):53-54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下降。专家指出,饮用水在末梢管网中受到污染很普遍,有必要进行改造更新,而居民的水龙头也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管网水质污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供水单位,应使用户饮用上合格的自来水.自来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严格的指标,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输送到供水管网中.自来水在供水管网输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自来水是一种不可退换的商品.……  相似文献   

17.
城镇供水水质预警及应急处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水源到用水点,不论是水源保护和净水工艺,还是管网输送和蓄贮加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不当,都会影响用水点处的水质安全,因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水质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供水系统压力在逐渐增大的同时,也对城市供水管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供水管网的实际改造和优化过程也出现了多重问题。在此背景下,从供水管网的作用及现状出发,在分析城市供水管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供水管网改造和优化的具体措施,旨在为缓解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供水压力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建设速度的加快,供水管网也越来越庞大、分散。供水管网作为城市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源泉,加强对供水管网调度的信息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供水管网运行过程的主要参数、管网信息、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卖时调度和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化信息管理。将结合实际讨论如何利用供水管网通信调度监控系统实现对供水管网的有效管理,这将极大提高有关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林犇  周华  俞亭超 《科技通报》2023,(3):52-55+75
供水管网对于城市极其重要,为了能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供水管网模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网中得到运用。供水管网模型需要定期进行校核,监测点布置方案的好坏对于供水管网的模型校核来说相当重要。城市供水管网规模庞大,水力状况复杂,且模型中存在数量很多的节点,如何得到合理的监测点布置方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H市供水管网为案例,对布置的备选节点进行筛选,然后基于相似度运用遗传算法进行监测点优化布置。对布置结果的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监测点布置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水力模型校核的精度,可为现状城市供水管网新监测点布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