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扬 《中学生物学》2010,26(5):14-15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未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是人从童年向成年转变和过度的时期。性的生理发育和性的心理发展趋向成熟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进行青春期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主要从掌握五个原则三项技能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生理、心理特点1.行为易冲动。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最新研究指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重要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完全成熟。换句话说,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控制神经尚未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从11、12——17、18岁。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由于它是以性成熟作为自己的生理基础的,因而通常也称为青春期。但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不仅以身体的成熟为基础,而且以个性的心理发展的成熟为先决条件。这个阶段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黄金时代。处于这样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一般地说,他们的保守思想较少,追求真理,思想活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上海市宝钢二中针对青少年在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寓理想、纪律、道德、法制教育于青春期教育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年龄段,大约是十至二十岁之间,其中十二至十七岁变化急剧,女孩较男孩早二年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是未成年向成年过度的阶段。在这期间,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身心发展.导致平衡失调。不少孩子表现出逆反、固执、独立、任性。时常与父母顶撞冲突。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因势利导,疏通情感.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九年第七期(总第19期)伴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心理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成长的必经阶段。青春期的心理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青春发育期身体的急剧变化,特别是性的成熟,对青少年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使青...  相似文献   

8.
一、初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意义青春期,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发育为起点和明显特征,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重大的急剧变化的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决定一个人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有人把青春期称为“危险期”。青春期教育是对青少年开展以传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法制为主的专题教育。其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掌握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正确对待性别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使自己身心健康发展,顺利渡过青春期。开展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是身体的一个特殊发育时期,也称性成熟期。这一时期是我们从稚气未脱的孩子,发育成完全成熟的成年人的重要过渡阶段。青春期会持续大约年。当青春期到来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让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有些青少年在青春期不注意保护嗓子,结果成年时“倒嗓”,嗓音变低变哑,成为终身憾事。因此,保护好嗓子是青春期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青春发育期,身体各部分都会出现变化,其中喉结是男性的第二性征之一。男少年一般在15~16岁开始进入变声期,喉部变化明显,如声音嘶哑、音域狭  相似文献   

11.
一、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的现状学生进入初中就意味着已经步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指的是男女性器官加速生长、身体各部发育快速进行的时期,男孩在14岁左右,女孩在12岁左右。青春期发育的原动力是人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促使性器官成熟,也为性心理变化奠定了基础。初中的男女生之间开始有了感情上的相互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13,(6):64-64
变声是少年儿童进人青春期的叉一个生理变化,也是第二性征的叉一种表现。少年儿童从13岁左右即进人变声期,嗓音开始变化,男孩较为明显,由细高的童音变成粗而低沉的、浑厚的成年男声。女孩声音变化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发育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的身心变化比较显著,自我意识和人生观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但是,青春期也是人生的反抗时期,很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针对农村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农村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莹 《科学教育》2004,10(2):49-50
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是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突增”阶段,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期问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在青春期身高年增长值约5~7厘米,个别可达10~12厘米。体重年增长值约4~5公斤,个别可达8~10公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度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变化,如出现第二性征,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女孩有月经,男孩有梦遗。在青春期,心理上也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但是,看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看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阶段长达六年的时间,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不断地变化着。特别到小学五年级左右,慢慢进入青春期,生理的成人感和心理的半成熟带来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于是一些心理问题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在成年后表现得更为严重。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开展青春斯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青春期教育要讲哪些内容?依据什么确定内容?如何才能把青春期教育搞好?对此,我们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关心青春期教育的同志共同探讨。 一、青春期教育的目的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身体的发展变化,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适时地开展青春期教育,使他们了解自身身体的变化,懂得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青春期教育的原则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是人从童年向成年转变和过渡的时期。性的生理发育和性的心理发展趋向成熟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青春期的年龄划分在世界各国尚无定论,一般定为10~20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学阶段是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其可塑性大,班主任比一般教师接触学生的机会和时间更多,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也大,班主任不仅仅影响某个、或几个学生成长,而且对整个班集体会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进行青春期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我认为主要从掌握六个原则,三项技能入手。一、六项原则:1.正确认识原则。由于两…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少年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有学者称为“困难期”、“危险期”。因此,进行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少年的整体素质,不仅对当前,而且对今后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它的宪章中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  相似文献   

20.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期,根据全国各地的调查资料,我国少女的平均初潮年龄在13-16岁之间。由儿童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称为青春期。按照生理发育特点,青春期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以体格发育、身高突增为主;中期以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同时出现月经(男孩则有遗精);后期以生殖系统完全成熟为标志。世界卫生组织于1965年将青春期定为10-20岁,女孩的青春中期为13-1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