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五个方面探讨科学教学由“封闭”到“开放”的策略,初中科学是初中的教学体系之一,科学教育就是为了教导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环境,对自然界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主要从生活、思维、实验、媒体和社会这五个方面来实现科学教学的开放.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本、教辅资料和试卷里,甚至在我们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都会运用到漫画这一素材来辅助教学,为了能更有效地实现德法育人,文章从漫画素材运用的角度,对教师应如何恰当地运用漫画素材来辅助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减负增效提质”,除了对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之外,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同样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如何从班风建设来实现提质的话题。文章认为:班风建设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这都是班主任为实现“减负增效提质”而应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是高校“两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将这两门课程进行合理的衔接,就成为了教学实践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两门课的衔接:一是从教学目标上思考两门课的街接;二是从教学内客上处理好两门课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以学论教"直指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是一视同仁、面面俱到,还是关注差异,因学定教,这是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区别所在。一直以来正是漫无边际、漫无目的的"系统、完整、严密"的教学,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最大浪费,因此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是"以学论教"的核心。而要想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前提是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本期我们着重理解有针对性教学的核心内涵,探讨如何实现有针对性教学。关于"如何研究学生,读懂学生"如果您有话说,请与我们联系。本刊将继续围绕"以学论教"话题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探讨,欢迎您参与。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从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应用几个方面如何来实现多媒体技术应用由“教学摹仿”上升到“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7.
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众多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愉快教学”。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愉快教学”已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如何通过文本这一教学平台,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用十字分解法来分解三次五项式的因式,是不是优越?教师们的意见是有分歧的。黄光同志的这篇文章,从他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应该过信于“十字分解法”,我们欢迎读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参加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谢谢罗国敏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的研究课。之前,我们都明确了今天研究课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体会诗情”,并共同确定这一主题可从三方面来进行讨论:(1)文本当中蕴涵的感情因素有哪些?这节课老师想引导孩子体会的诗情是什么?这种诗情是通过哪些文字来表现的?(2)为了体会诗情,罗老师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有哪些有意识的教学行为?(3)老师的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设计思想“速度”与“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许多初学者,特别是刚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常常是混淆不清,对其使用也常常是张冠李戴;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为学生误解而感到头痛。如何利用计算机课件实现场景再现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如何让学生熟悉运用这两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8日,《中国教师报》刊载了一篇《教育生理学,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的文章。该文报道了沈晓明同志(以下简称"沈同志")试图从医学角度来研究教育、解决教育问题的事迹。笔者认真地拜读了这篇报道。沈同志从教育生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教育,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只是沈同志对现行教育的某些评价和看法,笔者认为与现实不甚相符,现提出来与沈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以基本功大赛的课题为例,从教学起点、教学目标和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这教学三问,来探讨如何构建朴实、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以学论教”直指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是一视同仁、面面俱到,还是关注差异,因学定教,这是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区别所在。一直以来正是漫无边际、漫无目的的“系统、完整、严密”的教学,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最大浪费,因此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是“以学论教”的核心。而要想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前提是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本期我们着重理解有针对性教学的核心内涵,探讨如何实现有针对性教学。关于“如何研究学生,读懂学生”如果您有话说,请与我们联系。本刊将继续围绕“以学论教”话题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探讨,欢迎您参与。  相似文献   

16.
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声乐学习是个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过程。但是声乐又是一门表演艺术,需要歌唱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鉴于声乐的这一双重特性,笔者在此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声乐教学中素有“科学的”和“心理学  相似文献   

17.
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学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通过比较"同课异构"课的部分教学环节,来探讨如何使教学设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结果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首先回答如何理解"意会"和"言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意会"与"言传"。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最高梦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中国梦"的联系深厚紧密。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梦"的引航人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实现每一个人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式认识.但在策划、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将活动的设计从有意思发展到有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更是教学设计的主场地.怎样才能把活动设计从从"有意思"到"有意义"?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如何实现从"有意思"到"有意义"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