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大伟 《四川教育》2020,(11):29-29,31
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教师的在线教学遇到诸如讲授效率低下、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重新考量当下的学生情况,从思想提供向思想促进转变,从传统教学向翻转教学转变,将在线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教师对在线学习的组织和安排上,切实改变线上教学的课堂结构,确保学习效果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
正读过陆雯君的《男生女生携手行——由"推翻政权"想到的》,一方面赞许陆老师重视学生的意见、善于调整班级管理策略和方式的做法;另一方面由"案例"(此处表达为"缘由"和"问题"似乎更好,更能体现行动研究的特征)、"分析"、"实践"、"反思",基于理性思考的行动研究特点和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之友:在网上搜索"拯救男孩"或"男孩危机",不难发现,无论是出现在媒体讨论、热门书籍还是人大议案中,中小学教育中"女强男弱"的现象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热议的是孙云晓的《拯救男孩》。这本书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力图向读者证明:今天,中小学男生正遭遇学业、体质、心理、社会的"全面危机"。作者直指现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
陈大伟 《成才之路》2011,(30):41-41
毋庸置疑,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组织有效的数学探究,是落实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数学教学的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科学课程改革运动的大潮。英国推出了纳菲尔德普通水平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案,其物理课程方案具有强烈的科学主义倾向以及重视利用科学方法进行训练和探究活动的浓厚色彩;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凸显,英国发表了《科学与普通教育》,并推出了综合理科计划。意在培养具有综合科学素质并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表达科学思想能力的未来社会公民;20世纪80年代STS教育运动中,英国提出了课程改革计划,在真实情境中把物理与技术、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物理知识,凸显物理学科的实用性。本文就英国20世纪60年代至今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希望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网络议课是一种新的教研形式,这种形式针对参与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互相启发,使彼此都能从中获得对课程和教学的新的理解。一般说来,丰富全面的信息是有效反思和有效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在谈到专业引领的意义和作用时,人们常用的比喻是,只有校内同事彼此研讨的“  相似文献   
7.
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时遇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困惑,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和教师们一起观课议课,有很多教师问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好课)是什么样子。我说从状态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看,理想课堂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生活智慧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促进教师参与和分享,教师教育工作者要有需要管理的智慧、"示弱"和"用弱"的智慧、为教育理论设计实践路径的智慧、对实践案例提炼操作策略的智慧。需要管理一是要引起需要,二是要指引需要的方向和对象。要引导教师为幸福生活而参与学习,为幸福生活而专业成长。促进分享,教师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想促进者。观课议课的参与者要从课程评价者变为课程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这一课,首先是有问题的。”有问题就要接受批评,就要不怕批评。另一方面,我以为一篇文章、一次教学能促进他人思考,引起别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别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批评你,这本身就是对你的重视和负责。基于这两个方面的思考,我对廖老师的批评是尊重和感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