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可以更早地启发学生的音乐天赋,是提高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关键途径。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音乐教育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提升学生艺术方面的音乐素养,能够在小学阶段中更快地挖掘出学生的音乐细胞。本文从多元文化的体验、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及多元文化的传承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更快地帮助教师将多元文化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中,以便提升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材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教师要从传统文化、流行文化、地方文化等方面入手,凸现音乐教学的多元文化魅力,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韦屹立 《孩子天地》2016,(4):171-17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对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有较好的赏析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文化认知水平。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对于音乐背后的多元文化有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艺术多样性发展是多元文化的表现之一。高等院校应引导学生了解、接纳和融合多元文化,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多元文化。尤其是高校音乐专业,更要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取长补短,吸取各种音乐文化养分,促进音乐教学与创作的发展。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基于多元文化角度来欣赏全世界各具特色的音乐作品,能够极大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欣赏不同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增强自己的音乐感知,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本文主要从营造欣赏环境、传承多元文化、创设文化氛围等角度阐述增进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针对青少年目前盲目迷恋流行歌曲、音乐审美观薄弱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如何将流行歌曲合理运用到课堂音乐教学中,使其成为《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可利用的宝贵资源,以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发展多元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音乐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注重乐器普及,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审美感知等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竖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通过基本演奏技巧、合奏、伴奏、表演和创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技能、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为了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及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及时评价、多元创新、学科融合六个方面创新竖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音乐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多元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将流行音乐融入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音乐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对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对高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学科,课堂音乐教学必须从音乐的本体价值出发。也就是说,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音乐新课程下文化价值与学科本位的关系,从学生的自身条件抓起,充分利用课堂音乐教育的文化资源,开发学生在音乐艺术中的先天潜能,引导学生从欣赏、体验、创作、评论的文化角度去学习音乐,满足学生迫切的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培养其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孟丽君 《教师》2012,(27):45-45
在现今高中音乐教学中,一直唯欧洲独尊,欧洲的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其实要真正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接受多元音乐文化,让他们的音乐视野不再狭隘,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笔者在此谈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多元音乐文化的科学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刘英洁 《文教资料》2012,(3):104-105
音乐教学中实现多元音乐文化的有效渗透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修养有重要意义。音乐文化知识的渗透必须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获得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能力。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有: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音乐风格;利用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语言;设置"文化小论文"的学科综合环节使学生加深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要求音乐课堂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展现新时代的教学风采,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打造精彩的音乐课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音乐课堂趣味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努力建构魅力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3.
郭超 《天津教育》2023,(36):116-118
<正>在21世纪这个多元文化盛行的时代,高中音乐教学作为培养青少年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目标和价值选择也需要进一步明晰和优化。当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下,多元文化音乐已经席卷全球,中国的音乐教育衍生出一种全新的面貌。高中音乐教学逐步走向融入多元文化的方向,不仅引入多种形式的音乐,更重要的是引入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并将这些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民族特有的文化融入平时的音乐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音乐素养和多元文化鉴赏力,培育具备核心艺术素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新唱”的形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中外名曲,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新唱的必要性,然后将配曲《桑塔露琪亚》与古诗词《关山月》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新唱,最后提出几点将“古诗词新唱”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文学素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教学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音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学生乐理知识,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音乐知识延伸到课外。要在学校建立音乐社团,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从合唱中体会音乐的美感;让声乐训练及竞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下,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桥梁。从整体看,怎样对教学中诸多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每节课做出全面、综合的构想和设计,优选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堂更具吸引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明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课堂效果。1.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上,要提倡学科综合性,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把学生终生受益的思想贯穿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2.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延伸,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音乐课要体现多元文化,就要重视本国民族音乐教育,增加欧洲以外国家的音乐教育内容,在不改变原有音乐课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多元文化内容,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与音乐相关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时要透过文化体验音乐,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和认识音乐。要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指出,音乐课程的理念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引领着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情感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是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作为艺术学科,音乐教学要体现学科特性,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多元价值,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利用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中学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利用民俗文化学习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笔者从多元文化的理念出发,探讨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思想的渗透,并针对当前中学音乐的教学现状,提出在教学中要合理应用多元音乐文化,努力挖掘传统民间音乐与本土音乐中的教学资源,并适当地渗透世界音乐元素,同时还指出了未来音乐教学赏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屈佳音 《教师》2022,(7):54-56
我国民族音乐经历数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极高艺术价值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文化自信的战略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些策略,包括创设音乐课堂情境、结合实践进行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