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其过程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创生性对现代世界进行了解构和超越。文章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视野,反思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缺陷,揭示了当下心理健康的哲学意蕴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旨,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建构了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是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坚持整体有机论、后现代创造观、有序的时间观、平权多样论和生态后现代主义等观点,其理论诉求在于丰富后现代主义哲学内涵,实现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扭转思维定式,重塑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世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关系上呈现出种种危机的极力批判与反思中兴起的哲学流派,具有批判性、超越性和建设性等基本特征,其持有整体、动态、发展的世界观,开发、多元的价值观,新型的时间观和认识观,以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些基本观点对我国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目标、选择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和评价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涉及范围广泛,对当今西方社会文化,教育,艺术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正从前工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减少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无疑是对我们是有益的。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批判性的,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现代主义”,提出了“整体有机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特别是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研究,可以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整体有机论”的观点来研究我国教育领域的问题,从而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流动的、内在联系的泛经验论同道家的道本论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契合之处。道家的整体价值观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价值信仰的重建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类同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直觉、领悟同道家的内在体道在广义的“认识”形态上颇为相似。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语言观同老庄的“言不尽意”论表现了相近的旨归。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和理性为标示的现代主义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由于其弊病的不断显现,也遭受到脱胎于其自身的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批判.基于对现代性的态度的异同,后现代主义内部出现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种面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和超越,完成了从"机器"到"花园",从"他人是地狱"到"关系中的自我",从"同质"到"异质"、"多元"的观念转换,使其自身具有了内在生成力和积极的建设性,彰显出丰厚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7.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流行于欧洲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继承。本文主要论述其关于整体性、平等对话、创造性、生态主义的认识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明确提出要超越消费主义,批判蕴于现代性中的消费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消费主义使自然"祛魅",导致人的异化,并且使发展方式不合理。提出只有人类必须在价值观上颠覆由个人主义导致的人类中心主义,同时还认为必须实行"稳态经济"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面对西方现代化危机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一方面对现代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现代的积极成果.其实质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后现代社会。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建设学派以中性时间维度为命名向度的理论现实进行了 分析, 指出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表现为“消解”与“摧毁”, 同时亦表现为创造性的“抵抗”、“挽救”与“建设”。在如何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问题上, 本文认为 “更为全球化又更为民族化, 更为现代化又更为历史化”, 是我们既借鉴又捍卫文化话语权与 批判权的必然立场。  相似文献   

11.
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教育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教育应包括“解构”与“建设”两种不同的气质;后现代教育对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内容的片面撷取,致使后现代教育走入了无法回头的因境当中;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指导的后现代教育,以一种辩证否定的态度来对待“解构”,把“建设”看成是“解构”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目标追求,从而使后现代教育的实践性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2.
黑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骇客”。理解“黑客”的关键在于理解“黑客精神”即自由平等精神、怀疑精神、终极关怀精神和创新精神,而上述精神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有机主义、建设性重构、生态关怀等又有着诸多的相似和一致。因此,本文认为,黑客是一个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而不仅仅是一群热衷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和传统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解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被引入教育领域 ,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传统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中强调“差异性” ,在教与学中 ,提倡批判的、反正统的思维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方面做了介绍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自然观方面的契合表现为,对历史采取扬弃的态度的辩证思维,理论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的"实践哲学",构想世界发展愿景和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将共产主义作为实现美好愿景的现实途径,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实现愿景的路径上却没有建设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世界教育也随之变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教育”、“通识教育”,即后现代教育。文章首先讨论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特征和存在形态,进而提供了一种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模式、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观和师生观。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基础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它寻求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是其三个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生态观、生态伦理观、消费观、教育观、科学观、农业观、经济观、宗教观和法学观等理论主张作深入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揭示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可谓方兴未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出现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它的发展与变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对现代主义的否定与批判,它倡导非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多样性和生态原则。从修正的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观念出发,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向可概括为走向观念多元、走向感性体验以及走向创造生发。  相似文献   

19.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概述后现代主义(post-m 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学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反思、批判与解构,建构了自己的教学观。后现代主义认为,学校的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来决定;既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甚至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特点及生活…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出现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它的发展与变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对现代主义的否定与批判,它倡导非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多样性和生态原则.从修正的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观念出发,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向可概括为走向观念多元、走向感性体验以及走向创造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