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美国历史学家诺维茨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可见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但现在历史教学现状如何呢?许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感慨历史难学,甚至疾呼"历史历史,真是该死"。高中历史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境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出现了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能省去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是改变过去比较侧重对历史知识的单向传授,和学生的学习主要限于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这种传授历史知识的模式。但为什么要在中学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开展史料教学?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对史料的研习活动?怎样指导学生去参与对史料的学习和运用?怎样使学生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技能?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设计了一种教学方案,具体说明史料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盛恒 《成才之路》2012,(25):71-71
正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传授历史知识、进行德育,应该说这些都是历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历史,自发地去了解和分析历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像孩子在开始蹒跚学步时,离不开大人的搀扶一样,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教师的"搀扶"学会自主学习历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历史教学是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如果一个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控求某些东西或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而历史学科因其内容的庞杂和时间的久远,长期以来被当作死记硬背的"豆芽科",使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傅利琴 《文教资料》2006,(29):42-43
我们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对历史的不喜欢或甚至“厌学”心理,但是我发现在我的每届学生当中,总有那么一些独独历史学得相对较好的学生,一直都花很多时间去学,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去学历史呢?从他们身上对我们的教学有什么提示呢?我觉得很值得我去调查一番。调查的结果是他们已种下了历史情结,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呢?本文从行动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一个"有心、有法、有力"的历史教师,用我们的真心去感动学生,用我们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动嘴,动脑,动情",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学生提高参与历史课堂的兴趣,喜欢上历史课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历史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与其让学生以一种遥望的姿态去面对历史,不如让学生近距离去接触。这样能使他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把有限的精力投人到历史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9.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常听学生说:"我们生活在现代,还学那些历史干什么?历史学习太枯燥了."这样的疑问和抱怨,引发了我对当前历史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辛永英 《教师》2014,(7):49-49
正历史教学目前面临着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学生带入历史现场?如何让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如何教会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游览历史遗址或者参观历史文物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游览历史遗址,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历史。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历史是"过去的"东西、不可能"重演",从而忽  相似文献   

12.
“快乐教学”主要是运用直观、激励、操作等刺激手段,创设富有兴趣魅力的教学情境,稳定学生注意进而激励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去学习新知识。如何把这种教学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快乐教学”教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要学好历史,自然需要记住大量的历史时间、人物和事件。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觉得历史学习枯燥无味,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复习历史是原因之一。其实,要搞好历史教学,就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搞好历史复习,就要将复习内容化繁为简,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学习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复习好历史呢?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学科,在历史知识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些严肃的历史事件中,还包含了各种各样丰富的小故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进度和能力投入高强度的关注,那么就会让学生感到历史的枯燥。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事件和地点需要学生记忆,在对历史反感的情绪引导下,学生会混淆很多历史知识,这对于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会是很大的打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素质的培养时,要让他们带着积极的态度和情感走入历史长河中,用心去体会各个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刘巧玲 《快乐阅读》2011,(22):82-82
历史就是一条长长的项链,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就是项链上的一颗耀眼的珍珠。如何将这些闪亮的珍珠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经验借鉴。是一位历史教师的最重要的责任。现在的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有许多人认为这很容易,翻开课本、资料抄上就是了。那么开卷考试后的历史教学究竟该怎么去做才能让学生得高分,掌握得更牢固呢?  相似文献   

16.
在这些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力求大胆创新,在课堂上侧重活动课的设计,侧重于让学生去研究值得关注的历史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我的历史探究课——学生活动课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提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那如何激发学生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现在就此来谈一谈笔者的体会。1弄清问题的来源在历史教学中,问题的来源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方面:(1)教材编者设计的问题,是针对使用该教材学生、教师面对和处理的  相似文献   

18.
张义国 《湖南教育》2004,(11):29-29
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表明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历史是无法还原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教法怎样改革才能使历史教学显现活力呢?在具体教学中,历史教学改革运用得较多的是导学式方法。其核心是“导”与“学”,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又称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弄清历史…  相似文献   

19.
朱红青 《山东教育》2012,(29):40-41
历史之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要"创设"情境,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从而让学生神入历史,引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历史。实践证明,有效的情境教学的确能够引导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下面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些许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这说明了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它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