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参与扩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它正在重新建构人们的集合形态.网络参与形成了虚拟共同体,本研究认为,网络实现了多元文化社会,实现了以"我们"为标识的虚拟政治话语,这些"我们"是以政治派系进行区分的,新的媒介技术拓展了人们的社会身份建构方式,形成网络参与的差异化后果.  相似文献   

2.
袁丽媛 《新闻世界》2010,(11):194-195
"网络暴民"是近几年网络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虚拟空间的攻击谩骂延伸到现实中的暴力行动,与"网络暴民"相关的负面舆论激起了人们关于虚拟社会、个人隐私以及网络媒体的理论反思,"网络暴民"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包括匿名传播的媒介环境、经济利益的现实驱使、网络监管力度的不足以及虚拟人格和"群体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仁成 《视听界》2005,(5):60-60
“网络党建”的确切表述应是建设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传统与现代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交性、超时空性和立体交叉性等特征的党建工作新机制。“网络党建”有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开辟网络阵地的优势。由于网络具有信息可复制、共享、实时传输等特点,使全社会网络用户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网络党建可以在网上开辟更多的健康有益、有吸引力的网站和网页,扩大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二是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有利于培养既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又掌握网络操作技术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素质,三是可以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利用上网人们主动寻找、选择信息以及网络超大信息量、  相似文献   

4.
彭扬 《东南传播》2014,(2):83-85
网络交往已成为当下人们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虚拟自我更成为人们用以呈现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虚拟自我早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就存在,在网络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中之后,便大面积以外化的形式出现。本文主要从虚拟自我在网络交往中的呈现以及它的本质,来探讨在网络交往中虚拟自我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研究和探讨虚拟网络社会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虚拟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于希 《现代视听》2012,(3):22-28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道德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发展各阶段的道德状况,希望促成人们建立对"网络道德"流变过程的认识,以便人们更好的净化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由表层参与到深层参与,由网络暴力到网络关怀的分析,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所以,我们要把握"网络道德流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促使网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出现了立法空白,导致了网络虚拟财产个案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盼对这种现实纠纷的解决能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媒介技术建构的网络社交平台,从不同的角度构筑着现实并使社会悄然发生变迁。引人注目的是,当前新媒介技术更多注重于如何将其应用与信息生产、处理及沟通中,人们在虚拟社会网络中  相似文献   

9.
小议网络道德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项科技发明。因特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一、网上陷阱重重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有效调整和有关机关的有效监督,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信息、通讯和商机,网络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盗版、诽谤、色情、偷窃和欺骗。网上陷阱数不胜数、防不胜防。1、黄潮泛滥。这是指通过网络闲聊色情话题、交换裸体照片、剪贴黄色影片的镜头或免费个人主页等方式大肆传播黄色淫秽信息。2、网上诈骗。最近福建省三明市一网民拿着巨额的电话单,痛悔自己经不起诱…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既是虚拟的,又是与现实空间密切相关的,其间的信息传播行为需要技术支持、道德自律,更需要法律规制。我国网络法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远不能适应和满足需要,因此,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加速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以建立网络空间的法制秩序。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虚拟舆论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在社会各方面的应用日益走向深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在信息和新闻传播领域,因特网的应用更为世人所瞩目。于是,伴随着网络虚拟舆论场的产生,就要进一步探究网络虚拟舆论场的概念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进而研究网络虚拟舆论场形成的要素,比如:技术开发、网络受众心理、商业经济的发展、传播环境的影响;网络虚拟舆论场的特点,包括:交互性、开放性、全球性、个性化、时效性。在了解网络舆论场的大致轮廓后,就要对虚拟舆论场进行引导和控制,因为在网络虚拟舆论场里,会出现虚假新闻、色情信息、网络诽谤与隐私的传播,所以要从道德、政策、法律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张琴 《新闻世界》2004,(6):10-12
网婚说白了就是网络上的“婚姻游戏”,在生活中互不相识的男女双方,模仿现实的手续在网上“登记”、“结婚”、“安家立业”。并在一个虚拟的图环境中体验男欢女爱的“婚姻”生活。操持家务。甚至虚拟“生儿育女”。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12万人参与到网婚中来。这种虚拟的“婚姻”关系在网络中比比皆是。网婚人群也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有教师、司机、公司员工、自由职业等等。网婚使人们在虚拟世界里颠覆了传统和道德的戒律。婚姻几乎成了儿戏;与此同时,现实的家庭秩序和夫妻关系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威胁。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国内外虚拟图书馆建设的现状;论述了我国虚拟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和目前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的表现形式非理性表达指的是人在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感觉下意识等)的控制下所做出的语言或者行为。①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中,非理性表达则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员面临的新任务:用户网络知识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信息知识是信息社会的产物, 建立在网络技术上的信息知识即网络知识,它是人们在网络化的信息社会中取得成功的一项基本技能。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 正朝着数字化的虚拟图书馆方向发展。所以, 教育用户接受网络知识是图书馆员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舒一 《今传媒》2014,(8):127-128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传播学,都对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中的各种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阐述了精神交往活动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后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始普及,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导致了虚拟自我的产生。本文从"自我"的概念出发,观察人的主体性在信息革命中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探讨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特点,以及虚拟自我是如何建构的。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的表现形式非理性表达指的是人在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感觉下意识等)的控制下所做出的语言或者行为。①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中,非理性表达则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余志海  王喜严 《今传媒》2005,(10X):19-20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所带来的新的变革、网络生存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观念互相依存,共同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样式,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与图书馆发展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分析网络环境的真正内涵出发,定义了广义与狭义的网络环境的概念,将我国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分为网络化与网络社会化两个大的阶段。网络化与网络社会化给图书馆带来大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网络暴力”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基业 《记者摇篮》2009,(12):62-62,85
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它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获取媒介和意见交流工具。折服于它无限潜质与魅力的同时,由网络引发的种种困局和争议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网络暴力”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