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松是英雄吗?当你读了《景阳冈》一文后,你对此产生过怀疑吗?  相似文献   

2.
武松演讲     
随着电视连续剧《新水浒传》在各大卫视的热播,《水浒传》中那些忠义双全的好汉们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武松这位在《水浒传》中出镜率颇高的大英雄,他在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事迹也再次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不知有人想过没有,如果武松生活在一个一切向钱看、处处充满商业气息的社会,那他因打虎成名之后,会有怎样的遭遇?  相似文献   

3.
通过写酒来表现英雄是古典名《水浒传》的重要特色,而武松应该算得上是众多英雄中最抢镜头的酒中豪杰了。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等壮举佳话无一不是通过对武松喝酒的层层铺垫渲染来凸现他的英雄本色的。  相似文献   

4.
“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1 2课《景阳冈》 ,选自著名历史古典小说《水浒传》 ,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地面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 ,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事 ,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本文篇幅较长 ,同时又是一篇阅读课文 ,为此 ,学习本文时 ,应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 ,教师加以适当的启发、诱导、点拨 ,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一、激趣阅读 ,感知课文一看课题 ,再提武松 ,同学们便会联想到电影、电视剧中那位身材魁梧、一身正气、豪爽奔放、行侠仗义的打虎英雄。“师导” :本文写的是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  相似文献   

5.
《景阳冈》一文选自古代章回小说《水浒传》。课文记叙了武松来到阳谷县,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事。全文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情节分成四段。 四段中“喝酒”、“打虎”两段写得详细。“喝酒”一段,在写武松喝酒时神态、动作做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对话为主,店主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中性格鲜明的武松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金圣叹誉为"水浒第一人"。武松一出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脍炙人口的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无不揭示出"酒壮英雄胆,酒助英雄兴",可以说是酒成就了武松的敢作敢为、光明磊落、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酒不仅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主题的深化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继承:"酒"中自有真韵味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没有急于试教,而是静静捧起课文,用心细品文本:《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  相似文献   

8.
仔细研读薛瑞萍老师《缺点,成就了英雄》一文,感想颇多。其一,教师有戏说武松之意。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武松打虎前的性格特点时,用了“自负”一词,且“摇头晃脑”引起“众笑”。又如在总结武“松多疑”后这样说“:我们的武二郎提着哨棒,兴致勃勃地上了山冈。”言语中透着对武松的调侃。学生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下理解武松,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难矣!其二,教师有断章取义之嫌。《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对武松这个人物的理解、判断也应通观整篇小说,不能把该文孤立于原小说之外。姑且不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武松形象,单就教师引领学生总结的“…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景阳冈》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第四组略读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精彩内容,对其用词的准确、描写的生动发表自己的见解。2.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武松的性格特…  相似文献   

10.
我在教学《景阳冈》武松打死老虎下冈这一段内容时,因文中没有交待武松从什么方向下冈,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我有意在这里设疑:武松从哪个方向下冈?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议论开了。有的说:“武松应回头下冈,因为武松打死老虎已浑身无力了,他怕向前走再有老虎出来。”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师生同唱《好汉歌》)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水浒传》。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文题设计]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关于"打虎"的细节描写:一是"行者"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二是"黑旋风"李逵下山接母时在沂岭用两把大板斧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虎……  相似文献   

13.
话题索引:一部《水浒》最出风头的人物,就是武松。明末清初评《水浒》的老前辈金圣叹先生按高低上下四个等级,品评了三十位水浒人物,其中第一个"上上级人物".就是武松。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中,武松在"民间"的知名度也最高,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老太太.她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苏东坡是谁.却可能知道武松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我们该如何看待武松呢?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和《水浒传》中虽然都塑造了武松这一形象,但二者具有很大差异。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致力于刻画他高大光辉的英雄。但在《金瓶梅》中武松不再是主角,作者无意凸显其好汉形象,在情节安排上亦对其英雄事迹做了大量删减。《金瓶梅》对《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重写,是立于创作主旨和时代精神的不同,顺应了小说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语文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意识”,积极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运用方式———变“学”教材为“用”教材犤片段一犦教学《景阳冈》一课。课始,虞大明老师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兴味的假说:“假如武松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打虎英雄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人人能够利用的资料就是课文《景阳冈》,咱们好好读读,完成这个任务行吧?”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犤思考犦从这一教例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从“学”教材变为“用…  相似文献   

16.
马德 《八小时以外》2011,(9):107-107
说说《水浒传》中的两个男人。 先说武松。武松甫一亮相,很正面,很阳刚。景阳冈一顿乱拳打死一只老虎,威震阳谷县,宫拜武都头。后替兄报仇,杀了两门庆潘金莲一对狗男女,名扬四方。  相似文献   

17.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揪,揪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这是《水浒传》一书中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一幕,武松一连三闪,闪过了老虎的一扑、一揪和一剪。文中的动作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迷上了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看到“武松打虎”那集时,心里非常振奋。莛想:武松如果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来景阳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相似文献   

19.
<正>《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提起《水浒传》,人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涌现出那些义薄云天、豪放不羁的好汉形象。如果要问好汉们最爱什么美食,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说出是肉食和好酒。然而,在《水浒传》的世界中,好汉们喜欢吃的,可远远不止肉食。牛肉并非首选“武松打虎”是《水浒传》里最经典的名场面之一。施耐庵在书中曾提过一句,武松在景阳冈下的“三碗不过冈”酒店里,前后共喝了十五碗酒。不过许多人来回数过,算下来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施耐庵提到的十五碗,  相似文献   

20.
马德 《高中生》2012,(19):21
说说《水浒传》中的两个男人。先说武松。武松甫一亮相,很正面、很阳刚。景阳冈一顿乱拳打死一只老虎,威震阳谷县,官拜武都头,后替兄报仇,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一对狗男女,名扬四方。但我以为,最出彩处,是他被刺配到孟州的一个细节。按照惯例,犯人初到,要打一百杀威棒。管营在上面,指着武松,说:"你那囚徒,省得太祖武德皇帝旧制,但凡初到配军,须打一百杀威棒,给我打起来。"你听武松怎么说,武松道:"要打便打,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从先打过的都不算,重新再打起,我若叫一声,也不是好男子。"一番话,说得铁骨铮铮,气冲霄汉。那一刻连我都血脉贲张,觉得他真乃英雄。然而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张都监设计陷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