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34年10月出至240期后,因红军长征暂时停刊。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25日在瓦窑堡(今子长县)复刊。因物质困难,由原先的铅印改为油印,每月逢一逢六出版,4开1张两版,后来增至1张半到两张。该刊设有社论、要闻、专电、时评和关于红色区域建设、工农通讯以及红色小辞典、工农民主法庭、  相似文献   

2.
《永乐大典》是七种工具书之一的类书,是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的工具书,它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上不中第";《五代史补》卷一《罗隐东归》言:"六举不第";罗隐《湘南应用集序》则说:"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以后作的《偶兴》诗甚至叹息:"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上述所言四个数  相似文献   

4.
《酒中趣》     
对于《酒中趣》的作者青木正儿先生①,我只有一次曾荣幸地得见其风采,当时是在一个谈话会上,他正在谈论《随园食单》(只是那时我对该书全无兴趣,他所说的内容一点儿都不记得了,很遗憾),不妨说我与这位。动仪已久的老师没有什么个别交往,连酒席作陪的机会也不曾有过。然而只要看一看这本书便会了解先生的酒品高雅。例如,其中题为《饮酒之法》的一文说:“喝酒虽不至于会扰乱家庭的平和,但不受家庭欢迎的情形却很多,这样最为不好。作为酒徒,必须留心去做受家庭欢迎的事。”这首先出乎广大酒徒的意外,可能先生自己有过给人添麻烦…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建设>2000年第1期登有"<永乐大典>中发现<西游记>"一文,读后想起曾在书中见郑振铎先生谈起过这一发现,而时间应该是在解放以前,不知这两个发现是否属一回事,遂查到郑振铎先生<西游记的演化>一文.郑振铎先生在此文中阐明了他本人对于这一发现及<西游记>作者身份的看法,这里不妨摘录几条,也许会有读者对此感兴趣.  相似文献   

6.
《诗》中之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周制度,有同有异,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周行封建,于是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便大体上以家庭为经、以家族为纬。如此,尊卑长幼的关系便十分重要。因此周制虽然多承殷商而来,但在“制礼作乐”——真正确立自己的礼乐制度的时候,则无不以此为核心,即对尊卑长幼的关系规定得非常明确,并且通过各种礼仪,把这种观念贯穿于言语、饮食、洒扫、应对、事亲、事长、容貌、辞气等日常起居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运》,而中心思想无非是:一,以明确尊卑长幼为第一要义,可以说,各种礼仪都是为此而设,而每一次行…  相似文献   

7.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两岸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民生百态与繁华胜景,而观众在国家大剧院欣赏到的是舞动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全国城市出版社年会期间,有幸看到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药海》。虽是匆匆翻过,却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本大书。全书精装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4):106-108
<正>"《新中华报》刷新"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报纸《新中华报》1939年的改版。《新中华报》的前身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1937年1月29日第325期起改称《新中华报》,在延安出版。同年9月9日第390期起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铅印,5日刊。1939年2月7日起,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日本加紧诱降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在军事和外交上反日、反汪,同时"联共又反共",导致各地摩擦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决定把《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新中华报》社的前身是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红色中华》报。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社和红色中华通讯社为一套组织机构,两块牌子,周以栗为《红色中华》主笔。不久,周以栗离任养病,由王关澜负责,编辑有李伯钊等。之后,梁柏台、杨尚昆、李一氓、瞿秋白等曾任《红色中华》主编。从一九三三年二月四日出版的《红色中华》四十九期起,改周刊为三日刊。而从第一百四十九期起,改为双日刊。直到一九三四年十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代的书画大家在创作之余,不断总结书画档案保护的方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研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拟以宋代米芾为典型例子,对古代档案装裱保护的经验做法略作管窥。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时<诗>学源流进行梳理.以<毛诗序>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学说为<诗>学之"正";以朱熹<诗集传>及前后与之相联的学说为<诗>学之"变";以不尊孔子删定的<诗经>和攻击<诗大序>、依托伪经说<诗>以及以"佛"说<诗>等离经乖义者为<诗>学之"异";以涉入科举讲章、以文学观说<诗>或疏于考证、牵合附会者为<诗>学之"衰".体现出主正容变,黜异贬衰的<诗>学著目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13.
刘艳琴 《大观周刊》2012,(22):21-22
在《家》和《寒夜》中,高觉新和汪文宣有着极为相似的懦弱、妥协性格。高觉慧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叛徒式人物,然而他的思想中却积淀着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封建思想的阴影,因此在他离家出走之后,他的生活道路便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家》和《寒夜》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从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到现代小家庭的家破人亡这一“出走一回归”现象中,可以看到人生的困境和悲剧性.展示出在黑暗腐败的社会制度下人类的痛苦挣扎与坚守.留下的是对人生悲剧性的深刻体味。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的《尚书》著述进行梳理,厘清了对伪孔传《古文尚书》的争论,批评宋代王柏与贺成大、元代胡一中、清代毛奇龄等人借口"脱简"和"异文"肆意篡改古经,指出宋代薛季宣的《书古文训》、明代丰坊的《古书世学》是赝古伪作,称赞广稽博考、精核典赡的《书》学著述,贬斥固守偏执、无甚发明、空疏臆说、科举讲章等偏离经义的著述,体现出正本辨伪、尊古崇学的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新中华报》在发展过程中顺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逻辑,特别是适应党在民族危亡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由继承早期党报"鼓动"的实践特点,到逐步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点,帮助党和政府开展有效的社会动员,并探索出一系列与之相应的"宣传"策略,为建立"以宣传为本位"的"党报模式"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7.
胡珊珊  张颖  刘妍 《大观周刊》2011,(31):49-49
海明威在其作品《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圣地亚哥及大马林鱼的形象。老人圣地亚哥--勇敢、自信、自尊,永不屈服的性格特征,是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概括和升华。大马林鱼的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从此角度出发,分析了作品中的性格特征,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新编《鲁迅全集》出版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就把编纂《鲁迅大辞典》的工作提上了日程。这项工作一开始就受到许多同志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文化部出版局并批准了有关的报告。现在编纂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编纂出版本国伟大作家的专人辞典,是发展民族文化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局主办的现代保健报,在全国众多的卫生报纸中崭露头角,连续获得“报纸创新特等奖”和“全国卫生报纸十佳”两项大奖。这份卫生类报纸,何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和好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有一个金牌栏目——《报中报》。现代保健报是1985年创刊的一份四开报纸。1991年7月,该报编采人员开会,讨论报纸如何贴近生  相似文献   

20.
一、从<梦溪笔谈>中看沈括对官方档案的利用 1.利用皇家档案.沈括提到在编定祭祀制度时,曾对祭祀的次序有所怀疑,从而追溯到唐代有记录的旧制: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至天宝九载,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官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为"正祠".这里记载了唐朝时期皇帝郊庙记录于册,并有祝词,唐天宝九年,皇帝下令将"奏告"、"祭告"改称"朝献"、"朝飨",并在册中记录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