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平山(1860—1931),讳昆炎,名康,又名朝安,号平山,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是冯景堂四个儿子中的长子,7岁开始读书,到15岁停学,16岁开始经商,后以经商成巨富。终年72岁。  相似文献   

2.
小小探险家     
近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委托的中国申报中心———辽宁出版社收到了一份“申报申请”:就读于成都市第五中学的学生张韬讳,12岁时成功穿越“死亡地带”罗布泊,成为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成功穿越者。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12岁女孩敢去穿越“死亡地带”罗布泊,并且以坚强的意志获得了最后成功呢?张韬讳的爸爸张晓岗年轻时曾被朋友们誉为“探险家”。热爱探险的他,决心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1993年夏天,小韬讳4岁了。为了消解酷暑,小韬讳一家在黄昏后到附近的游泳池游泳。到了游泳池边,小韬讳看着绿幽幽的水,双腿打颤,不敢下水。看到…  相似文献   

3.
陈国彬 《教师博览》2005,(11):29-29
调整好你的舌头,好好试试。7段最高,据说目前还没人能流利地说下来。1.初入江湖:化肥会挥发。2.小有名气: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3.名动一方: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4.天下闻名: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5.一代宗师: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讳为花飞;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6.超凡入圣: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飞;灰黑化肥会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化为灰。7.天外飞仙:黑化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回飞;灰化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为讳飞花回化为灰。(陈国彬荐)最拗口的绕口令@…  相似文献   

4.
阿Q之忌与"以丑骄人"鲁迅先生写阿Q忌讳甚多,十分传神,读来令人捧腹.头上长个癞疮疤,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他一忌讳起来便觉可笑,因为他忌讳甚多:"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都讳了……"  相似文献   

5.
<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其重在挖掘<春秋>的微言大义,它在儒学中,属于偏重于外王的政治学说.在对<春秋>的注解中,它宣扬儒家思想,强调以尊王为核心的大一统.严君臣上下之分,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并总结出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的"四讳理论".  相似文献   

6.
拙作《漫谈避君讳》(见本刊1985年第1、2期)所说的君讳,是公讳的主要内容。君讳以外的公讳,还有孔圣讳,即孔子名讳,这只避一个“丘”字,原先是缺最后第二笔,后来在清雍正时有诏改为加偏旁,写成“邱”字。历史上的避孔圣讳,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自传由于伦理、政治、礼法、个人名利等方面的因素而呈现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己讳”的书写现象,从而造成了古代自传情感上的自夸倾向与内容上的失真.破除古代自传创作中的隐讳原则,遵循善恶必书的实录精神,对今天的自传创作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注释】[1]府君讳方:衡府君名方。讳:对君主、尊长辈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又,人死后书其名,名前称"讳",以示尊敬。衡方系东平国平陆人,生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公元106年),初举孝廉,除郎中,历任胶东令、右北平太守、太医令、京兆尹、卫尉卿,终官步兵校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卒于官,享年63岁。  相似文献   

9.
李贺(公元790—816),字长吉,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他是李唐宗室的旁系子孙,但家境困窘。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考,抱负莫展,仅作了三年九品小官奉礼郎,穷愁潦倒,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的一生虽然短促,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放射出奇异的  相似文献   

10.
王新丽 《文教资料》2008,(28):112-114
避讳是我国古代王权政治与宗法社会等级观念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体现.在周代,统治者已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中,<礼记>中有许多关于避讳的规定,如公讳和私讳、取名和称名的避讳、史书记载的避讳、讳与不讳、避讳的学问和管理等.避讳在古代社会的承继和发展,对我国古代经传子史书籍的书写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偏讳是避讳的一种,对于它的理解历来难有定论。关于二名不偏讳的本义,常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二名不偏讳,即二字皆须避;一种是二名不稿讳,即仅避其中一字即可。争执的关键在“偏”字,两种说法都能自圆其说,都有据可证。考索二名、偏讳、史例诸方面,二名不偏讳的本义应该是指后者,即二名不偏讳。  相似文献   

12.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由于皇帝的名字不许直呼而产生的.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至高无尚,他的名字既不许直呼,也不许直接书写,他的丑事不许张扬,违者就要被杀头.既然不能直接表述,就需要用委婉的方式,那种委婉的“曲笔”的表达方式,就是避讳.中国古代避讳的种类,按其内容,可分为国讳、方讳、家讳三  相似文献   

13.
语讳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是,语讳又是社会现象,语讳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语讳赖以存在的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只有联系古代社会和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用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学科的多维视角,才能把握中国古代语讳独特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4.
触讳是对讳饰辞格的悖反,与讳饰辞格一样有着深厚的伦理渊源。从触讳者的意图来看,触讳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误触;一是有意触讳。有意触讳是缘于修辞主体的修辞努力,也是修辞伦理研究的重要对象。若修辞主体存心是符合伦理道德的,则其触讳表达也是符合修辞伦理原则的,反之,则一定是违反修辞伦理原则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唐诗人韩愈,在元和六年任河南令行尚书职方员外郎时,曾为青年诗人李贺避讳不举进士一事,撰写《讳辩》,表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韩愈认为,李贺因父名晋肃,为避父讳(“晋”、“进”同音)而不举进土是完全不必要的.他在撰文前曾写信动说“贺举进士”,后又写《讳辩》,批驳了一些人对李贺的毁谤,韩愈如此言行,在当时是颇有勇气的.那么,韩愈本人在避讳问题上是否言行一致呢?他自己对避讳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经笔者考证,韩愈的避讳观,实际上是以古制“二名不偏讳”的原则为其主髓的.  相似文献   

16.
荀子姓氏考     
《中华活页文选》41期497页谓:“荀子……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汉人避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1962年3月6日《文汇报》三版《荀子简介》一文说:“荀子……名况,一作卿(二字同韵通用),汉人避宣帝讳,称为孙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以及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等书.也都载有与此相同的解说.再查清人杭世骏著《订讹类编》卷三“历朝讳字宜改正”条引宋人王(木予木)《野客丛书》说:“荀卿为孙卿,避宣帝讳询也.”看来这一说法,不仅流行于当前学术界中,清代、宋代的一些学者,即已认为荀子本姓荀,是由于避汉宣帝刘询讳,才把“荀”字改写为“孙”字的.这里,想就这一说法缘起的谬误,提一点个人看法.同时就荀子究竟是姓荀还是姓孙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避讳就是对某些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称呼和书写,而要用其他方法代替。我国古代有着广泛、严格的避讳,分为国讳和家讳。国讳是让臣民对皇帝的名字禁忌,凡遇着皇帝的名字不能直说直写,汉代以后连孔子的名字也包括在国讳的范围内。家讳就是遇到祖先和长辈的名字,全家要自觉地避而不谈、不写,要用其他词语代替。  相似文献   

18.
乔治&#183;W&#183;D是我豢养的一只小型混血种宠物DOG.   从进家门的那一刻起,这位精力充沛的先生就显示出对主人的忠诚、对骨头的贪欲和不甘寂寞的勃勃野心,我将这个自以为了不起的家伙取名为乔治&#183;W&#183;DOG,简称阿D.   依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给孩子或宠物取名,是一定要避讳的.即使不避帝讳和圣讳了,还要避祖讳和邻讳.不然,引起纠纷,就会有打不清的嘴皮子官司,挺烦人的.经过明察暗访,我发现,所有与狗有关的名字,如狗蛋、狗嫌、狗剩等等,都让别人抢先一步,只好赶赶时代潮流,给我的爱犬起了个洋名.……  相似文献   

19.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卷七(《因犯讳知有衍文脱文例》中肯定:“晋时后讳甚严。”同书卷八《晋讳例》中又说:“东晋后讳比历代特多。”陈先生曾举例来证明其结论: 一是举《晋书·后妃传》:“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为例:“成恭杜皇后讳陵阳,改宣城陵阳县为广阳县。若以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之例例之,则‘阳’字不生疑义。然晋时后讳甚严,陵阳既因讳而改,则是否改一字即为满足,须待有其它之证明。”因而,陈先生肯定“阳”为误衍之字  相似文献   

20.
黄宾虹,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于1865年1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父母因他在一年之始的吉辰来到人间,便取名元吉,但在17岁返回家乡参加院试时,因讳十世祖元吉名,闹出了很大的麻烦,后根据族谱名懋质,改名质,字朴存、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