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士亮 《山东教育》2005,(35):29-29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教后反思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后反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礼记&;#183;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反思可以包括前瞻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后续性反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从教与学方面提出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没有教学反思的行动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会无限地重复而无法超越自身,这不符合人类进步的追求.显然,要使教学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出陈陈相因的困窘,就必须学会教学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反思有大反思和小反思之分,这里只谈小反思的重要性。一、"以镜照人",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一)反思能使教师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的"困"就是困惑。具体来说就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艺术,这种艺术要求教学具有谋篇布局意识,这种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延伸的重要意义。开多大的局,才有多大的反思面。写教  相似文献   

5.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对数学概念如何教学是教师们头疼的事,然而这正是教学的灵魂.关键词:概;套;整合;本质;反思曾问过许多学生,教材有什么用,学生回答,“做练习”;曾问过许多老师,教材怎么用,回答,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让我们不由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总是顷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教然后知困”,“困”才会寻求突破.突破才能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7.
自远 《江西教育》2010,(5):21-21
古语云:“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不足。”这个“知困”“知不足”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及其成果。反思既有利于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大家对写教育教学反思都已重视起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制度、规模,有的教师已由被动、受压迫性地写,到主动反思、乐于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既要教的反思又要学的反思.只有两者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名教师,不论其从教时间长短,不论其学历水平高低,都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礼记&#183;学记》讲到“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相互学习.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被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难住。最近。我就遇见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时就有“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扣心自问”等强调反思意义的至理名言,这些是从修身养性的层面上来说的。从教学层面上来说,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困”而后要“自强”,反思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与反思己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反思的教学,是僵化的、教条的、无生命力的死教学,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记》中说:"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比起成文成篇的教学反思来,教学后记确实是很多教师授课后容易忽略的,我感到它但却是课堂教学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后记的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效果,改善师生关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6,(8):17-17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刘芬撰文指出《,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4.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对每一个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红梅 《今日教育》2007,(4S):42-44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讲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吉首市第八小学自推进“四步促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以来,教学方式、课堂结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做法使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管理者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的进一步转型和成长。《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我校正是本着这一信念,在课改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引领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使教师们的专业得到快速成长。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吴拥华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吉首市第八小学自推进“四步促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以来,教学方式、课堂结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做法使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管理者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的进一步转型和成长。《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我校正是本着这一信念,在课改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引领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使教师们的专业得到快速成长。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吴拥华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实践+反思=成长。反思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孩子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孩子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正如《礼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下面就以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房子》为例,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不足."这个"知困""知不足"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及其成果.反思既有利于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教师而言,每份教案后的教后反思就是教师研究自己该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如何在学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