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经历了没有规范的“人格管理”和建立规范的“制度管理”,现在正向超越规范的“文化管理”发展。洪泽县实验小学(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建成校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究“用文化发展人”,这是对管理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的学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碧 《教育探索》2003,42(3):44-46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求有和谐的学校管理来保证,但由“物欲”、“权欲”而导致的“不和谐”现象,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完善与实现。我们认为,学校管理应当追求和谐之境。和谐的学校管理具有对立统一性、自由愉悦性和超功利性,它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天在现实生活中、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里看到、听到很多的“成功人士”,他们成功的光环笼罩着我们,他们的成功事迹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很多人以他们为榜样,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奋起拼搏,也有一些人被所谓的“成功”渴望束缚着自己的内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精疲力竭甚至倒下。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规范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制定的学生在班级里需要共同遵守的明文规定或标准。班级管理规范的建立和运行是进行班级管理最基本、最平常、最显而易见的工作,但就是这最平常的班级管理规范却饱含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生存·生活·生命”(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不同的境界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三个层次的意蕴。它可以给予班级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以合理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在"依法治校"旗帜下,我们追求着管理的规范。建章立制,从具体的岗位职责到各项制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相似文献   

6.
管理的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是以尊重人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在群体内部建立起融洽、和谐、平等、亲情般关系的管理。管理人性化的精髓就是建立人人向上的“人气”。这种“人气”体现着群体内部共同的价值取向、信念、道德、心态,是群体在一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士气。这种“人气”淡化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进而使群体内部的价值取向升华到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奉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师德规范存在着偏重理想性,缺乏现实性;偏重社会要求,缺乏人关怀;偏重价值性约束,缺乏专业性规定的问题,致使师德规范难以成为广大教师自觉的职业追求和有效的行为准则。师德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中,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视野下,在法律和社会公德基础上重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吕水庚 《江苏教育》2011,(12):55-55
风筝,有线牵着才能飞得高远?:人.在竞争的社会中求自由,求发展,不也需要“线”的约束吗?由此我联想到学校管理的“规范”与“自由”。管理的“规范”讲求控制和约束,是单一的、单向的:管理的“自由”讲究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具有灵活性。学校管理必须刚柔相济,在“自由”与“规范”中行走。  相似文献   

9.
教导主任处于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位置,承担着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举足轻重的责任。教导工作是抓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们把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在对教师教学工作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把住“关口”,努力使管理有章、有度、有术、有序、有效。一、用公认的规范把住“随意关”,使管理有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好人的管理,也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虽有“规矩”,但教师不理解,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注意把住“随意关”。一是建章立制,根据学校实…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不同于其他从业人员,教师管理有其特殊性,探讨教师管理的伦理准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伦理的管理本质伦理,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则,或人类社会生活的秩序、规则及合理正当的行为。自从有了人,便有了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制约。理解伦理的管理本质,从理解伦理价值指向的内在含义开始。什么是价值呢?当我们说“人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时,包含着终极价值和派生价值的区别;当我们说“这个锄头有价值”或“那个花瓶无价值”时,则隐含着“目的”与“工具”的界限。无论是终极还是派生,目的还是工具,都蕴含着事物存在的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11.
文化管理:超越规范的学校发展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发展是一个由凭借“校长能力与魅力”的“没有规范”到依靠“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规范”,再到通过“学校文化与价值追求”的“超越规范”的发展过程。文化管理作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崭新理念,是超越规范管理的学校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12.
庞荣飞 《广西教育》2011,(11):27-28
“应试教育左右着教育”,这是朱永新先生最近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所下的一句断语。在言及时下语文教学的病灶时,我们也不妨移用这一清醒的判断:“应试教育左右着我们的作文”,“应试教育左右着我们的阅读”。应试化的作文,漠视实在内容,追求花哨形式;应试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通过怎样的管理才能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放大教师的工作绩效呢!笔者应注意以下三点。管理不在于“报时”而在于“造钟”。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柯林斯在其著述《基业长青》中指出“: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创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主张,人的管理“不在于报时,而在于造钟。”结合我们的管理经验,不难理解“报时”和“造钟”的含义。“报时”是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如同要求教师“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一样的管理规范“。造钟”是一种管理机制,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管理文化。它所追求…  相似文献   

14.
修辞从来都是对“僵化语法“的突破,修辞更多的是追求语言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当然,这并非说为了追求修辞效果可以漠视语法规范,而是强调: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意味着对固有语法的“临时变通”,意味着可以达到一种“无理之妙”的境界。对于只有狭隘的语法意识、没有修辞目光的人来说,我们的语言几乎到处都是毛病。有鉴于此,拙就不仅仅是替“幽你一默”打抱不平了,更为主要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在对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规范”之前,先照顾一下“修辞”。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管理中,“法”可以具体为各种管理制度,而“德”可以理懈为人文内涵,在“依法”还是“以德”的管理实践中,出现两种典型的倾向:一种是借鉴企业量化管理机制,相信制度高于一切并能解决一切,追求绝对量化的制度管理;另一种是泛化理解人文管理,事事讲情面、处处讲和睦,追求一团和气的人情管理。显然,它们都存在片面性,那么该如何把握校园管理中的“法”与“德”,正确理解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法”与“德”不是一对矛盾,而是学校管理中的两个不同侧面,我们需要“法治”,但不能唯“法治”;提倡“人文”。  相似文献   

16.
管理不在于“报时”而在于“造钟”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柯林斯在其著述《基业长青》中指出“: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创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主张:人的管理“不在于报时,而在于造钟”。结合我们的管理经验,不难理解“报时”和“造钟”的含义。报时,是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如同要求教师“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一样的管理规范。“造钟”是一种管理机制,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管理文化。它所追求的是师生员工以组织的力量来保证学校的发展壮大而不是依靠某个人、某一方面或某一次机会等偶然的东西。新时期呼唤校长以共同的价值来建构…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人”论的观点看,人的贪婪攫取的经济冲动力构成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但从经济较为成熟的西方社会去考察,就会发现: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成熟则是一种理性的规范,由伦理,道德、化等构成不可或缺的底蕴、市场经济的发展总是由之下相应的化价值体系支撑着,也正因此,行为科学提出了“社会人”--人不单纯追求金钱、获得,还有友情、安全、归属和尊重的方面的追求,这对市场经济下管理思想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关于实行职业技能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颁布实施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围绕“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我们坚持抓培训质量的提高、鉴定手段的完善和考务管理的规范化,使我区的职业技能鉴定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区已通过初级工鉴定14021人,中级工鉴定16163人,高级工鉴定5204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为社会接受,鉴定工作日趋规范,鉴定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省厅的好评。我们主要抓了以下的工作:“一、建立鉴定机构,完善鉴定手段.提供科…  相似文献   

19.
Jock 《成长》2005,(4):78-79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在进行着“性别认同”的社会化过程,都按照基于性别差异的社会期望来履行和实践个体的性别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议论更是成了热门话题:男人追求真正的“男性气质”,女人追求十足的“女性气质”,仿佛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任长安 《教师博览》2023,(29):26-27
<正>明师,凝聚着教育家的精神,成为明师是我们每个老师的铮铮誓言和毕生追求,不能有丝毫懈怠。有一句话叫“拳假功夫真”,道出了“武术家”之所以成“家”的秘诀——除了招数精妙之外,关键是功夫真!明师之所以成“名”,也是因为其课堂教学随心所欲、游刃有余、润物无声,一切尽在自然中,让人为之叹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