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9,(3):9-9
25年间,新闻业务刊物从最初的几份,发展到现在数量众多,但刊物内容质量却良莠不齐。如果要评价,《新闻与写作》无疑是一流的。这个刊物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学界和业界搭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业界有一批不错的杂志,学界也有一批很好的杂志,但同时能在业界与学界搭起很好桥梁的为数不多,《新闻与写作》算一个。《新闻与写作》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准我想主要因素有三个: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闻与写作》的忠实读者,我对这本杂志充满了感情。在我看来《新闻与写作》有三个最可令人称道的地方:其一,求变求新。新闻这一行业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是使我受益匪浅的传媒学术杂志之一,栏目设置涉及新闻采写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文章理论性很强,也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意叉,从学界到业界的专家名家的独到见解和犀利观点更使《新闻与写作》准确地把握传媒界的最新动态。及时反映传统媒体扣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闻写作教学应重视基础理论的阐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学教学领域,人们往往将《新闻写作》这门课定位于新闻专业学生必修的新闻业务课。更多地强调新闻写作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在教学中大多数也以传授写作技能为主,很少涉及新闻写作理论的阐述。一位著名的新闻传播学教授,在个人博客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观点,说:讲授新闻业务课需要的是经验和实践,对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5.
正一、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训练体系迫在眉睫《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采写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学会处理和交流信息,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高低。但目前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2009,(3):11-11
25年来中国新闻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新闻与写作》也对推动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是值得庆贺和纪念的。作为首都北京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报道新闻也要研究新闻,在新闻研究上要有所作为,《新闻与写作》应该成为北京新闻研究的潮流刊物。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当您翻开这一期的《新闻与写作》,您就是一个历史时刻的见证者——2009年1月,《新闻与写作》迎来了25周岁的生日,作为这个生目的礼物,全新改版扩版的《新闻与写作》如约与您见面。  相似文献   

8.
曹旸 《记者摇篮》2012,(10):11-12
电视新闻串联词是将前后两条新闻连接在一起的文字,在节目中起着串联衔接、承上启下、组合报道、引导舆论等多种作用。通常情况下,杂志型的社会新闻类节目由于体量大、时间长,所以留给串联词发挥的空间也较大;而联播类的新闻节目由于受节目定位和时长的限制,串联词在节目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联播类新闻中同样应该注重串联词写作。一、串联词在联播类新闻中的作用联播类新闻节目作为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新闻发布平台,主要负责发布政策、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这其中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辽宁广播电视台的《辽宁新闻》也属于联播类新闻之列。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对于同行们能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大奖,笔向来是很佩服的。因为,新闻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牺牲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大奖实在不易。然而,笔读到《新闻与写作》杂志2004年第6期一篇章,标题为《用“心”拍摄》,说的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杨小兵拍摄的一幅图片《孩子上学“走钢丝”》获得中国新  相似文献   

10.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1.
发表于《新闻与写作》的《如何在广播新闻报道中运用目标管理》一文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二等奖.该文来源于新闻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工作者撰写学术论文要注意在具体业务中寻找规律性,具有创新的论述视角,有理论作为支撑等.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杂志创刊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来刊物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仁的喜爱;大家在紧张工作后宝贵的闲暇中,信手翻开《新闻与写作》,那宏观在宇的理论文章,那系统丰富的专业知识,那聚沙成塔的工作经验,每每会使人有满足的收获;不论是资深的编辑记者,还是初入门的基层通讯员,碰到一起时常常会不约而同地提起从《新闻与写作》中得到的启发、帮助和鼓励。作为新闻界的一分子,一个经常从《新闻与写作》中汲取营养的读者,自然而然对《新闻与写作》越办越好充满着意料之中的希望。如何界定一本新闻界的专业刊物…  相似文献   

13.
其实.在十二年前我来当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新闻与写作》了。六年前我在武警景德镇支队任新闻干事时.仍一如既往地订阅。这两年.我调任武警江西总队新闻干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手中捧读的依然是她。我对《新闻与写作》情有独钟,主要有三大理由: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新闻与写作》在军营我是连队宣传委员兼报道组长,今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从而我连板报上每期都有了“写作之友”专栏,栏目里的内容都是我从《新闻与写作》中摘编的。这激发了报道员和战士的写作热情,渐渐地《新闻与写作》深受战士所爱,我连通讯员每次取回杂志,战士都争先抢阅。图为,我连训练归来,恰逢通讯员取回《新闻与写作》第六期,两个战士马上抢去阅览,当时我发现这场面很好,立即去拿了相机,回来后又多了两个人,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新年嘹亮的钟声,改版后的《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又与您和成千上万的读者见面了!《中国地市报人》杂志这本薄薄的月刊,既是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会刊,亦是您,特别是全国地市州盟报从业人员和广大新闻爱好者的知心朋友。也正是在您及广大读者的关爱和呵护下,《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从1994年创刊、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传播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业务,培齐新闻人才,服务地市报业”方面,  相似文献   

16.
倪玉 《军事记者》2002,(12):28-29
《再现时代长河中的真金子》、《为中外新闻人铸一座丰碑》、《“无冕之王”修筑的“长城”》、《一座指点经典新闻的文库》……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10多家新闻理论权威报刊纷纷发表消息或书评,对白庆祥主编的500万字《中外新闻名著鉴赏大辞典》进行报道和评论,在新闻界和新闻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白庆祥现任中国经济时报大连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这位1976年就投身新闻事业的黑龙江人,进过电台,干过杂志,编过报纸,他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探索,不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也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庄滨华 《新闻爱好者》2021,(3):F0002-F0002
英语新闻的阅读属于语篇范畴,新闻写作对语言的准确性、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新闻写作中,只有了解语义,调动语义的元功能,准确表达事实,才能让读者了解新闻内容,确保新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英语》(2016年3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的作者刘彦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主持人,著有《扶稳,坐好!电影口语探宝之旅》和《时尚英语--美国流行文化A to Z》等系列丛书,《新闻英语》一书在豆瓣读书上,读者打出了9.0的高分。新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写作活动,在英语新闻写作中,写作者需要客观、规范地进行新闻报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守英语语义的客规性。那么,什么是语义的客规性,如何在遵守语义客规性的条件下进行英语新闻写作呢?《新闻英语》为广大读者正确理解英语新闻写作中的语义客规性和英语新闻写作者恰当使用言语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浙报集团召开。与会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有《新闻战线》总编辑胡欣、《中国记者》代总编文璐、《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副总编周然毅、《南方电视学刊》副总编余得通、《新闻与写作》副主编耿瑞林、《传媒观察》主编沈志强、《青年记者》主编荆成、《新闻前哨》主编肖曜、《新闻世界》主编叶水茂、《新闻知识》副主编谢丛容、《新闻爱好者》主编郭玲玲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也到会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9.
胡蕾 《新闻窗》2014,(5):89-90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历来都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业务课程。作为独立院校,因为本身资源的限制及其新闻采写课程实践的特殊性,使这门课程的改革提到了日程。本文结合目前独立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探讨此门课程的改革方法,以期对实际教学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20.
笔调·旋律     
宁夏作者张永祥潜心于新闻写作研究。他把新闻、新闻理论和散文、散文理论融合在一起,既作为学术上的交心,也旨在新闻写作方面有一个创新。下面这篇是选自作者即将出版的论著《新闻与散文》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