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汉英“死亡”语看中英社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社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死亡”语方面有一定的表现。汉英“死亡”语中蕴涵着中英两国在爱憎分明、禁忌、追求幸福、追求不朽、宗教、神话、社会等级等方面的社会化内容。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处处与社会发生密切关系,不管社会生活中出现什么现象、事物,语言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词语。在人类社会交际中,人们对某些事物、现象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意说,就产生了语言的禁忌现象。在中国,这种语言现象叫“忌讳”,在英语国家则叫“塔布”(linguistictabno)。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人们对于禁忌语的感受和表达也就不尽相同。这样,语言禁忌在汉英语言和中西文化之间会产生差异。本大拟就汉英语言禁忌的异…  相似文献   

3.
商务汉英翻译是在商务语境下发生的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活动。商务汉英是汉英各自语言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所以,商务汉英翻译中涉及到的语言与文化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制约着语言的形式,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表现出语言的差异。汉英礼俗词语的差异究其根源是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及文化取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而英语属形合型语言。汉英之间的这种本质差异就导致了两种语言的句法组合与语序大多不对应,此种情况在正式的商务汉英文体中比比皆是。鉴此,“分分合合”的策略是商务汉英句法翻译转换的必然选择。在商务汉英句法转换中,“合”的多、“分”的少;相反,商务英汉语句翻译则是“分”的多、“合”的少。  相似文献   

6.
理解是翻译的关键。在汉英翻译中,理解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语内译”的过程。从古到今的主要译论都阐述了翻译的本质是用顺畅的译语再现原语信息,这为“语内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汉英之间的思维及语言差异决定了“语内译”的必要性。该文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中论述“语内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操作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英词汇中"牛"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对牛的态度迥然不同。文章通过对汉英语中“牛”的词汇的研究,论述了“牛”在汉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汉英语言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人们理解的误区。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在汉英文化中的差异及翻译,力图更好地促进汉英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社会的变迁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变化又反映着社会的发展,二者处于“共变”之中。语言系统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变化因素,它能迅捷、灵敏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汉语新词语“XX体”词族的出现反映着当代社会中网络文体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语言及语言功能的关注。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对已出现的“XX体”类新词的产生机制以及产生原因、社会语言学功能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揭示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路伟  张梅 《现代语文》2010,(7):75-79
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从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语言的变化来考查社会的变化。建国以来共召开过十届党代会,前四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召开的,后六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召开的。在前四届的主题报告中,“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而在后六届的主题报告中,“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这六个词的词频变化与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汉英有灵句与无灵句言语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汉英语言中“有灵”、“无灵”句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到“有灵”和“无灵”句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倾向的差异,这有助于汉英语言学习者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的认识,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避免生硬、牵强的表达方式,增进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复活的"小姐"与错位的"同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复活的“小姐”和错位的“同志”这两个具体词语意义的变化,印证“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说明词语尤其是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着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和文化心理状况。在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红”与“red”在联想意义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上。本文以《红楼梦》中“红”的使用及其翻译为主要语料,辅以汉英语言中“红”和“red”的惯用短语搭配,对比归纳出其差异的表现和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化的精神,是“浓缩的化”,在体现语言的化特征方面具有典型性。从汉英习语中的比喻用词可以透视其化含义,本通过对其化含义的比较来看汉英民族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17日,第二届“汉英双语教学研讨会”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丽的南山校区举行,这是继去年3月19日我院举办的“川渝高校首届非语言学科汉英双语教学研究论坛”后的又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汉英命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探讨了两种语言命名的互译策略。本文还进一步揭示了从社会、文化、历史和语言角度研究汉英命名方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吃”和英语“eat”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构词、同义词以及语法搭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因以外,两种语言在基本语言单位上的不同一性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内因,即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是形成汉英语言各自特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汉英飞白辞格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的滑稽误用谓之“飞白”,表现了语言的变化美,由意近而误,形近而误,音近而误所产生。在中英文学作品中,用来映衬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水平,或渲染幽默讽刺的场景气氛。尽管汉语飞白和英语“飞白”,修辞艺术效果相同,但他们在语言形式标记呈现的“变异”方面存在差异。在汉英互译时,用何种尺度处理这些“变异”,才能既“借形得意”,又“依形传意”,译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译文,是需要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9.
从整体上看,颜色词“白”和“黑”在汉英语言中都具有双重意义,即有褒有贬,但又各有侧重。在进行汉英语言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是翻译的时候,需要从汉英语言本身的不同、文化的不同等诸多方面考虑,才能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同时也才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社会地域的群体,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必然会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必然是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表现出来,每种语言的背后也都潜藏着深层的文化。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便不会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本文试从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来探索汉英亲属词语差异的根源,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