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政 《教书育人》2002,(9):40-41
《学会生存》在总结当代教育特征时认为,有三种新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该书指出,在过去,社会的进展是缓慢的,因而也容易自动吸收教育成果,至少可以设法去适应教育的成果,但今天情况不是这样了。教育系统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它所教育的人没有受到恰当的训练,因而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当这种体系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便会出示黄牌,最后是红牌。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终端教育、准终端教育的事,与基础教育无关。殊不知,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早在基础教育中已萌芽了。如…  相似文献   

2.
育人模式是在学校育人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开放系统,需要根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不断挖掘和提升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进入21世纪的教育“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事实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现行的许多教学课程遵循的是过时的教育模式,这种旧的教育模式是为适应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现实而设计的,因而无法适应2l世纪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量的猛增,经济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能否适应时代要求,迅速地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经济的兴衰。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在这里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问题终于在世界范围内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6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会议主席保罗·郎格朗提出了着名的“终生教育”思想,主张把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施瓦茨在其所若《终生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指出:社会的信息化变革,要求教育从“信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中指出:“教育不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的工具而是作为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不能将人当作一个纯粹的经济人、一个社会工具去培养和训练,而应将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关怀和对待。“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鼓  相似文献   

5.
“学会参与”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会参与”教育的提出(一 )“学会参与”教育提出的背景教育总是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 ,而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不相同。在计划经济时代 ,社会需要具有“服从”精神的劳动者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仅有“服从”显然是不够的。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中 ,我们认为 ,“参与”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1985年 ,第 39届联合国大会对国际青年年提出的标题口号为“参与、发展、和平”,并把“参与”作为首要的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权威性的报告中指出 :“大量地参与社会活动 ,以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这不仅保证了集体…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表的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文中指出,跨文化教育不能被简单地看做一种“附加”在常规课程教育上的教育。而应同时关注学习环境、学习群体以及学习过程,其中  相似文献   

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于199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改革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我们担负着培养新世纪合格教育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适应时代需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建立面向21世纪的高师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发展看,时代呼唤创造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育不仅是人类潜力的基础,而且保证他们的生存质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创造力、发明力、发现力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对我们的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人才问题尤为重要。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办学方向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等教育结构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赋予的使命。这些既是教育发展战略上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小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正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小学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奠基阶段,对于人的发展影响深远,必须将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已经叩响以科技创新为主旋律的21世纪的大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创新,是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创新体系。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尽管业已取得不少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潮涌而至的知识经济社会时代的需要。故而,更新教育观念,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综合特殊教育学校,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曲融”教育理念,通过实施“1+3”劳动课程、开展“曲融”育人主题课程教学以及设计“六曲卡”学生评价体系,对残疾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学有专长,掌握生存本领,最终融入社会并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的教材首先要解决“面向实际”的问题.这里的“实际”包含使用教材的地区和对象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体现时代发展精神的教育和教学总目标;原有教材使用后的效果及问题.只有注意到这些方面,才能解决教材在使用范围上的广泛性,使用时间上的持久性和质量上的可靠性. 一、面对使用地区和对象的实际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Mathematics for all》提出影响颇广的“数学为大众”的口号,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对社会现实.我国也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水平和基础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学习化社会的提出源于当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所谓“学习化社会”,是指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地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而成为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自觉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倡导“走向学习化社会、迎接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党的十六大报告也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一地理新教材是一套新颖且时代性很强的教科书。说它“新颖”是因它按新大纲的要求,重新构建了知识体系,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删,添加了社会需要的、学生必备的、实用的、先进的知识,删去了过时的、老化的知识,使新教材与原教材区别甚为显著。教材适应时代的要求,突出了“可持续发展”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问题。处在当今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接受为时代所要求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是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对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所必需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是符合邓小平理论发展战略的,未来社会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科学家、专业技  相似文献   

16.
宋扬 《湖南教育》2003,(4):24-25
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主题终身教育,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想,它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在相关领域和层面得以发展。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保尔·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2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写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问世;1978年,克罗普利和戴夫合著的《终身教育与教师训练》问世;1983年5月,在汉堡举行的“国际终身教育会议”上又一次提出:“终身教育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绝对必要,是使全体人民在未来得到和谐发展的途径,是更新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战略性投资…  相似文献   

17.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并列。1994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高校需进一步强化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高等教育的历史新使命。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一次教育”已经过时,终身教育”成为时尚的信息时代,强化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使他们无论在校内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能敏锐地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不断补充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教育工作应完成的一项重要任…  相似文献   

19.
自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会上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议案以来,大多数国家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构建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逐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贯彻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云南省倾心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取得了好成绩,带来了良…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的构想是一九六五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由当时的大会主席保罗·朗格提出的。他认为把人的一生分成两个时期即前半期受教育,后半期用于劳动,是毫无意义的。当今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育应当是在一个需要的时刻,随时能够以最好的方式,给人们提供必要的知识。朗格认为:教育不能仅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从摇篮到墓地。一九七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富尔报告书——《学会生存》,指出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