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艳 《大观周刊》2011,(39):285-285
布置课余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老师并不重视,布置的作业重复性、应试性、单一性的居多,枯燥乏味,缺乏情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深化课堂内容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我想:教育改革了,理念是新的,课标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语文作业当然也应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新型语文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贺阳 《大观周刊》2012,(11):266-266
专业班的素描教学不同于文化课,应严格遵循素描教学法度,循序渐进,把握学科特征因材施教,深入研究造型规律和结构特点,运用多种学习手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认知力、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闫爱菊 《大观周刊》2012,(29):228-228
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学科是融人文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发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三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四是允许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4.
彭立  陈佑松 《新闻界》2004,(2):22-23
1999年秋,我们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招收了五个年级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学结构中,广电新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研究,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我们认为,把树立学生的新闻意识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结合起来,应该成为广播电视新闻教学深入探讨的课题。广电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的教学,既具有一般新闻学教学的共性,又带有不同于此的个性。这种“个性”特征,在我们看来,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与“艺术感觉”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章有旺 《大观周刊》2012,(51):459-459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素质教育是让我们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使学生具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善于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朱普然 《大观周刊》2012,(23):172-17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作为教师,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创设条件,促进阅读,努力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同时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科技意识,推进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延彬 《大观周刊》2011,(48):192-192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呢?加强学生科学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马永才 《大观周刊》2012,(39):239-239
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是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汪汉强 《大观周刊》2011,(14):34-34
如今,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开发个性潜能;成为了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个性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那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农村体育教学,觉得可以从体育课堂的和谐、尊重学生兴趣和结合农村教学实际,以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谢建芳 《大观周刊》2012,(4):202-202
摘要:语文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个性。高中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鲜明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建民 《大观周刊》2011,(52):223-223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宋培培 《大观周刊》2011,(32):148-148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朋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老师是主宰,惟老师评语是权威。老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学生个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本中尤其显得重要。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意识、有自己愿望的人,是一个主观能动者,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在作文教学中允许学生大胆写个体体验,不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允许学生采取多样化手段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4.
张凤来  张祥富 《大观周刊》2012,(39):173-173
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基础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的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15.
何敏 《大观周刊》2011,(40):77-78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展现才能。同时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r.q,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活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养成。老师更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蒋思远 《大观周刊》2012,(12):264-264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实践课程标准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不仅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的参与创造条件,也能更好的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郑继芬 《大观周刊》2011,(49):99-99
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个性的培养是如今教育的一种趋势。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展个性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养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学生个性的培养在中学阶段就作文这一块来说,可以从作文的个性化语言入手。  相似文献   

18.
魏祥 《大观周刊》2013,(1):157-15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是指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在适应社会发展总需求的前提下的个性发展和不同学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础上的有所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对人的发展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发展的主动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现代人的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红玉 《大观周刊》2012,(24):234-234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数字传播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大广告产业",培养懂市场、精策略、有创意的高级专业复合型广告人才是广告学界和业界的共同需要。针对目前广告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将广告教育的核心始终放在创意能力培养上,并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融合以适应社会需要,通过研究性教学、项目导师制教学,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基础上通过团队作业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