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发展于中国加快走向法治国家的进程之中。中国法治建设的每个脚步都会被字记录、被电视扫描。时至今日,电视法制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电视法制节目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能不引起警惕的趋势,它们正在或已经逾越了媒体的伦理准则甚至法律的底线。  相似文献   

2.
立法、普法、执法是法制工作的"三重戏", 作为区档案部门来说,普法和执法是档案法制工作重点。回顾近年来杨浦档案法制工作,靠借力到自立,从"软"走向"硬",与不断加大档案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意识,坚持执法监管到位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秋冬行刑"学说尽管肇始于先秦时期,但进入立法和司法领域并法制化却是在汉代。汉代推行"慎刑"法制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和刘安、董仲舒对"秋冬行刑"学说的创新推动了"秋冬行刑"学说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以来,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趋势更加明显,维度更加多元。具体而言,档案治理理念的提出是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重要标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从机制体制层面打通了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路径;档案馆藏结构的多元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资源基础;档案工作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公众诉求,是档案事业转向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是这一过程的又一力证。在档案事业转向的过程中,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上述变化,在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弘扬正气、充满理性精神和思辨色彩的法制类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目前全国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20家电视台的法制栏目达到了日播.法制栏目,无论对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对电视市场,还是对社会的影响,都在日益扩大.如何进一步办好法制栏目?在笔者看来,法制栏目应该加强创新,在节目形态、题材、深度上下工夫;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贴近"立足市场,靠"贴近"赢得观众.  相似文献   

6.
翁猛 《东南传播》2012,(7):163-164
本文以公民意识的视角阐述法治精神的来源.以期在地方电视台的法制宣传中能转向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核心的节目制作理念。本论文结合了作者在《法眼》栏目中的一线工作经验,对法制节目的走向问题,尤其是地方电视台法制节目的走向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地方电视台法制节目今后发展提供理论经验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进展,受众对法制题材、案件的报道与评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迅速提升,宏扬正气、充满理性精神和思辩色彩的法制类节目已经成为当前受众较为突出的显性需求,同时也对县级台如何办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的论述中指出:"档案正在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这为档案的行政执法,推进档案工作适应新常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1.档案法制意识淡薄,学习宣传氛围不足。社会档案法律意识不强,致使档案执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法制宣传活动中缺乏新的意识和形式,缺少潜下心来给群众介绍、系统解释《档案法》及相关法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林启斌 《新闻传播》2013,(12):262+265
在县域或者更小点的区域里面,媒体的力量正在不断渗透着,这样的区域对信息的需求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多,相比于省市、中央级媒体,县域媒体报道的信息更能契合当地百姓的需求,县域媒体如果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的引领作用,将会给县域百姓带来强大的影响力,并能很好地促进县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法律与道德》是全国最早的法制专栏节目,至此法制节目迅速兴起,以央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为代表的法制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是法制节目发展壮大的巨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200个法制栏目,有11家法制专业频道,法制节目的兴盛在带来增"量"的同时,其竞  相似文献   

11.
期刊编辑是为读者服务的,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使期刊编辑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型,以更好地贴近读者。对于读者来说,期刊编辑角色要从"老师"变为"朋友",从"中介者"变为"分享者",从"幕后"走向"台前",以更加人性、平等、开放、个性的编辑风格来适应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兵分4条线路,同时出发。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聚焦个人、家庭、企业、学校、社区、乡村、县域,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反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效,充分展现黑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巨大成果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视法制节目逐渐陷入"模式化"的困境中,法制节目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产生脱节,群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他们希望法制节目不仅仅是以案说法来宣传法律知识,还希望能有权威的团队出现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或服务。本文以福州电视台《法眼》栏目的"法眼服务团"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地方电视台法制节目如何整合资源,让法制节目普法形式更多样,更贴近群众,服务好群众。  相似文献   

14.
郝丁瑶 《视听》2016,(7):42-43
"情景再现"是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以复现逝去的情景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显示出特殊价值。"情景再现"在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传递出些许负面影响。目前对于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来讲,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将事实的原貌再现,而又使其充满正能量,是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依法制国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强地意识到应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越来越渴望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在这样的趋势下,传媒已经逐渐担当起了普法的重任,受众对法制节目的迫切需求,也被大多数地方报纸敏感地捕捉到,很多报纸相继开办了"情与法"、"法官在线"、"法制新闻"……一系列法制类栏目,并且获得较大的影响。但是,地市级报纸的这些法制类栏目应该怎样才能更加吸引读者,并继续做大做强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广播法制节目是大众喜爱的一类节目,成为人们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把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进一步为广播法制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根据形势的要求,熟知群众维权、弱势群体、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问题,在播音主持各环节,结合节目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法制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发挥广播法制节目在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等方面服务听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法制电视节目正经历不断成长、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呈现出节目题材内容扩展深化、节目内涵人文情感化、受众定位分众化和品牌个性风格化的发展趋势,以适应社会、法律和媒介自身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吴斌 《新闻爱好者》2007,(11):45-46
近年来,社会新闻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为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满足读者的需求,不少党报对社会新闻也开始给予高度重视并着力开掘。这是党报读者意识增强的具体体现,对改变党报新闻"冷面孔"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新闻走向繁荣的同时,一些媒体单纯追求  相似文献   

19.
李鹏总理签署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广播电视活动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已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广播电视法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强化广播电视管理,繁荣与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意义重大深远。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广播电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节目质量,多出优秀作品的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广播电视带来…  相似文献   

20.
新闻法制是我国新闻事业健康迅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保障,同时,其也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目前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丰富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同时,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新态势为参照,通过分析网络新闻传播法制失范问题,从法制层面探索如何规范网络新闻传播,使其更加适应网络传播的趋势并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