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含有几个分率,而且单位“1”又不统一。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常常是先统一单位“1”再解答。 [题目]利民粮店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1/3,第三天比第一天少卖出1/3,这时还剩下150千克没有卖。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下面介绍几种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一、对应法通过审题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后,把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起来,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如“某筑路队筑一段路,第一天筑了全长的15多10米,第二天筑了全长的27,还剩62米未筑,这段路全长多少米?”题目中总长度是单位“1”的量,(62+10)米与(1-15-27)相对应,因此,总长度为:(62+10)÷(1-15-27)=140(米)。二、变率法题目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不相同,可先统一单位“1”的量,然后变换分率,寻找已…  相似文献   

3.
三、分率混淆所谓分率混淆是指在计算时没有统一标准量,即把对应不同单位“1”的分率混为一谈,直接进行了计算。例5.小东看一本120页的数学童话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天看了剩下的1/5,还有多少页没看?[病症]120×(1-1/8-1/5)=81(页)[诊断]分析题意可知,题中出现的两个分率1/8和1/5,它们对应的单位“1”不同。由已知条件“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  相似文献   

4.
[题目]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多14千克,甲筐卖出4/7、乙筐卖2/5后,两筐剩下的苹果重量相等。原来甲乙两筐苹果各多少千克? [一般解法1]统一单位“1”解答。题中“甲筐卖出4/7、乙筐卖2/5”中的两个分率单位“1”  相似文献   

5.
一、用对应法解题在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对应的方法是建立在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对应基础上的。正确地找出题中的“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例: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6页,还剩20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要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就要求出20 6=26页的对应分率,根据条件可知26页的对应分率是:1-1/4×2=1/2,  相似文献   

6.
审定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教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学会用“审·定·对·解”四步走的方法去解答,收到了良好效果。“审”就是审题。遇到一道题目,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搞清题目的事件、情节、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审题可按“读”(读题)、“画”(画记重点)、“抽”(去掉枝叶,抽取主干)、“讲”(讲题目实质,讲已知什么条件,要我们求的是什么问题)的步骤进行。“定”就是确定单位[1]。一个含分率的应用题,都含有一个单位[1]的量。用分析的办法,寻找、确定题目数据里的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我们让学生定单位[1]的办法,是根据与分率有关的关键词语去分析、确定。例如: “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用去了多少块砖?”题中“盖房用去3/5”是什么意思?用去了谁的3/5呢?抓住与分率3/5有关的这一关键词语去分析,很快就可以确定出砖的总数“40000块”,是单位[1]  相似文献   

7.
例1 甲乙两个果园共摘果107吨,这天,甲园售出它的3/5,乙园售出它1/4,剩下的果子,甲园比园还多6吨,这两个果园共摘果多少吨?由题目条件可知:甲园的(1-3/5)比乙园的(1-1/4)多6吨.即甲园的2/5比乙园的3/4多6吨.这里的2/5和3/4分别是指甲园摘果量的2/5和乙园摘果量的3/4,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先统一单位,然后遵照“量率对应”原则,寻找量率对应关系,化为分数基本应用题后求解.该题属于“已知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比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多(少)几”一类分数应用题,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现以例1为例,介绍两种统一单位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包括百分数应用题)主要是研究“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和“分率”(包括百分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数应用题中有一类应用题 ,它们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透过“分率”的分析 ,找出单位“1”。因此 ,找准单位“1”是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一般在叙述“分率”的题句中“是(相当于)、占、比”后面的那个数就是单位“l”。我在教学中 ,让学生抓住“是(相当于)、占、比”等词 ,找出单位“1”。运用这种方法 ,学生解分数应用题就容易多了。如 :红星粮店有甲乙两个仓库 ,甲仓库存粮3500吨 ,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3/5,求甲乙两仓库存粮共…  相似文献   

10.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1”,然后依据转化、对应等思路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11.
[题目]王师傅用三天的时间加工了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18个,第二天加工余下的1/5,第三天加工的零件数恰好是总任务的1/2。王师傅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一般解法]这道分数应用题中出现了不同的单位“1”,因此,一般的解法是先统一单位“1”。我们可以把王师傅一共加工的零件数看作  相似文献   

12.
用“化零为整”的方法解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检验龙州县彬桥乡彬迎完小何仕祥在小学分数应用题中,在往会遇到条件比较复杂的题目。比如分率的后面还带有零头。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化零为整”的方法解题。例1某校植树造林三天,第一天种树比总数的还多100棵,第二天...  相似文献   

13.
追根复合应用题都是在基本问题上发展起来的。基本问题好比是复合应用题的“根”。因此,在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时候,用追根求源的办法,先找出题目中的基本问题,然后再找附加条件,这样顺藤摸瓜,最后找到解题的线索。[例题] 运输队运水泥,第一天运80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1/4,第一天比第三天多运1/4。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问题,它决定着解题方法。怎样认识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呢? 有的教师认为,在有分率句子中的“是”、“比”、“占”、“相当于”等词语后面的量,即是表示单位“1”的量;也有的教师认为,题目中哪个量都可以看作单位“1”的量。试看下例: 某班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按前者的观点分析问题,其思路是这样的:根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全班人数就相当于女生人数的(1+3/4),也就是女生人数的(1+3/4)是42人,女生人数为42÷(1+3/4)=24(人);根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相似文献   

15.
解答分数应用题,如遇到一道题中出现几个分率,而这几个分率所对应的单位“1”又不相同的情况,往往需要统一单位“1”,然后再解题。本文介绍几种统一单位“1”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题目〕甲乙两车间人数相等,甲车间男工人数是乙车间女工人数的2/3,乙车间男工人数是甲车间女工人数的1/4,两车间共有女工78人。两车间男工相差多少人?〔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相当复杂的分数问题。两个车间的男、女工人各是多少,都是未知数;题目中的两个分率的单位“1”又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  相似文献   

17.
在解答一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针对题目特点,利用分率(百分率)的有关知识,将分率作适当的转化,可使题目的数量关系由隐藏变得明显、由间接变成互接、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促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一、转化单位“1”,改变原分率“分率”是一个相对数,它从属于某一个标准量(即单位“1”),其实际意义总是受某一具体的标准量所左右。在解答某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为使分率能与某一标准量相对应,我们可以根据分率的意义,改变原来的分率,促使题目的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迅速获得正确的解答方案。例1甲、乙、丙三人一共储蓄35万元,甲…  相似文献   

18.
五、单位“1”不统一例7.某队挖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余下的1/3,第三天挖完。第三天挖了多少米?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分数应用题中都会遇到单位“1”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正确使用单位“1”,能使解题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简捷。现举几例加以分析。 1、小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12还少5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15还多3页,还剩206页没有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相似文献   

20.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时要把以不同单位“1”的量为标准的分率转化为以相同单位“1”的量为标准的分率进行计算,那么如何统一单位“1”的量呢?兹介绍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