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汉彬 《物理教师》2002,23(2):64-64
母小勇博士和李代志教授等撰写的专著《物理学教育新论》 ,已于 2 0 0 1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有幸在付梓之前阅读了该书 ,我认为 ,该书把思辨和实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新颖的视角审视和讨论教育问题 ,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堪称好书 .该书从新的角度研究了物理教育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物理教育发展、物理教育课程、物理教师素质、物理学习机制、物理教学方法和物理教育策略等热点出发 ,阐述了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提出了有效的物理教育改革措施 .在物理教育过程观方面 ,提出了自组织物理教育理论和物理教育的探究本质 ;在物理学…  相似文献   

2.
试谈物理教育的多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谈物理教育的多维探讨贵州毕节师专解世雄我从1986年开始,从科学学、科学方法论、教育理论、创造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多角度地研究物理教育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育观点。1993年底出版了应用教育科学专著《物理教育的多维探讨》①。下面就物理教育问题作...  相似文献   

3.
为在我省中学物理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从1994年开始,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专题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国家颁布的现行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我省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运用物理教学和STS教育的素质教...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从《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出发,阐述了科学探究的概念、意义,通过物理案例分析了科学探究的实施与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蒋玲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1):54-57
本文从基层中学物理教师和教研人员贯彻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实施<物理课程标准>,使用物理新教材的角度,明确地提出了现阶段应尽快地建立起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与学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并从其理论依据、环节、支点、策略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分析,进行了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可行性论述和建设性构思.  相似文献   

6.
马亚鹏 《师道》2015,(2):41-42
乔际平先生生前是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物理学科教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乔际平先生自"文革"结束后,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物理教育研究工作,尤其是建构了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物理教育学体系。《物理教育学》、《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教育心理学》等著作集中体现了乔际平先生的教育思想。据笔者考证,乔际平先生和续佩君教授合著的《物理教育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以物理教育学为书名的专著。乔际平先生系统考查了我国物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物理教育游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目标受众低龄化、涉及学科局限化、没有解决好玩与学的平衡问题等,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基础教育中.针对以上问题,该文应用Flash+XML技术,以建构主义课程观、情境认知理论、沉浸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小型物理教育游戏《谁动了我的金蛋》.该教育游戏将知识点融入游戏本身,对突破教育游戏传统的应用范围、目标受众、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期对物理及其他学科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任务的驱动下,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该文还论述了该游戏设计及开发的理念和技术要点,并探讨了教育游戏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学校教育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方面能够及时地、辩证地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改变物理概念教学观念,注重概念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一直是中外物理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主题。这主要表现在它成为最近几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和国内物理教育会议的中心议题。《大学物理》、《现代物理知识》等许多教育类杂志都从不同  相似文献   

10.
韦忠华 《广西教育》2004,(7B):90-91
一、教材的系统性和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分析。从普通初级中学到中等教育的过渡,哪一门课程的“飞跃”最,大?与同阶段的数学、化学课相比;从初中《物理》到《电工学》所跨越的“时空”太大了,学生在一学年的教学计划中,要接受从“力、热、声、光、电”和近代物理知识,一直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现代电工理论这一系列课程。这段课程的安排如果从跨越阶段看(而不仅仅从难度、深度看)几乎囊括了从中学一直到理工科大学一、二年级的物理知识。要在300个学时左右使学生实现这样的知识“跨越”,其难度之大可以想像!不用说,这一阶段的教学也是整个职业教育中最难的: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地“通过”,那么不仅以后的教学过程将不存在太大的障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在中专学校学习的特点和方式。所以说从《物理》到《工程力学》、《电工学》这样一个序列应是整个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1981—2021年刊载的351篇物理教育论文的分析发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材研究、物理教学评价、物理问题解决、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是该刊物理教育领域的重点选题。这些论文的发表,积累了丰硕的物理教育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物理教育研究特色,对我国物理教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应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融通教育研究范式,创生本土教育理论,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物理教育研究向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基于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教育技术系统,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融为一体,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性,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与物理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以《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初中物理课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创刊十周年之际,《物理教育研究》季刊于1992年3月15日正式出版发行了。她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培育的又一棵学术新苗。《物理教育研究》是我国物理学科教育方面的学术性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为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学科的教育规律,以指导物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概述、分析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心理实质,探讨以《物理学史》课程为背景,适于高职高专物理教育专业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以获得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刊首语 教育的本真追求是什么?教育究竟应该承负一种什么样的功能?知名学者和专家智慧且哲理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和“触摸”教育的钥匙。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2005年始终坚持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紧密联系实际、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的理论和观点。《教学理论应用模式析要》、《科学主义科学课程理想批判》、《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问题论纲》、《多主体教育目的——冲突与整合》从教育哲学、教学论、课程论角度阐释教育本真,理解教育的价值追求;《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意义》、《论教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专业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实验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多媒体技术能力等.我们通过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的课程建设,以课程衔接、研究性教学和发展性评价为理念,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技能》、《微格教学》、《传感器实验》、教育实习、教学比赛等课程和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实践研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了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市教育局举办了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的共计221人,培训时间从7月18日至7月25日,培训科目为《学校管理研究专题》、《学校法制基础》、《中小学教育评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实践》六门课程。培训结束后,市教育局对学习科目以百分制计分的方法进行考核,并记入了培训档案。通过这次培训,使校长们的业务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为更好地发挥带头人的作用,适应我国的教育改革形式奠定了基础任丘市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小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针对《自然科学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小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自然科学概论》(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研究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概论》(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新变化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为指导思想,立足真实教学情景,以“做馒头”为例,大胆设计以培养物理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从设计跨学科实践的必要性、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本实践活动的设计灵感、跨学科教学目标、跨学科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反思及畅想整体阐述了“做馒头”这一跨学科实践设计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