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运用卫星地表温度反演结果优化地面自动站气温插值方法。使用数据来自于国产卫星风云三号热红外通道,利用分裂窗地表温度反演方法,运用便携式高光谱成像仪地表平均比辐射率数据为辅助,反演出代表湖北地区4月20日(2015年)的地面表面热温度。通过该反演结果,对气象台自动站地面气温数据采用Synergy Krikin差值方法进行插值分布预测,获得更好的气温插值模型。最后通过交叉验证精度查验,Synergy Kriging插值效果均更优。  相似文献   

2.
蒋世章  季青  汪康  董玉娟 《大众科技》2009,(10):100-102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单窗算法,对Landsat ETM+第6波段的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地表温度分布图,分析了地表温度分布规律,并提出减轻热岛效应措施。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单窗算法可以较好的反映城市热场的空间分布,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与地面下垫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Landsat/TM热红外数据进行陆面温度反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梨平  周斌 《科技通报》2007,23(3):326-331
对于只有一个热红外波段的遥感数据(Landsat/TM),目前有三种算法可以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别是:大气校正法、Jimnez-Mun%oz等人的单通道算法和覃志豪等人的单窗算法。这三种算法都要在地表发射率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在没有电探空数据和发射率未知的情况下,大气校正法比较困难实施。所以本文在发射率未知的情况下只比较后两种方法,并采用MODIS LST/LSE产品对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植被覆盖度法估计地表比辐射率,估计结果与MODIS陆面发射率产品相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平均误差在0.004,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试验中选取了2×2像元大小的MODIS LST均质检验区。对两算法反演的Landsat/TM LST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与MODIS LST建立了线性纠正方程。所建立的纠正方程表明发射率未知的情况下Jimnéez-Munoz算法优于覃志豪等人的单窗算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2)
2013年2月11日,Landsat8卫星成功发射升空,遥感数据有了新的来源。本文分析了现今最适合Landsat8 TIRS传感器特性的单窗算法,并利用现有长春市2015年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对长春市地表温度进行实例反演,分析了长春及周边地区的地表温度及植被分布特征,并以此为根据为长春日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2)
本文选取青岛地区2009年11月份、2014年11月份以及2018年11月份遥感影像并利用单窗算法进行温度反演。然后根据反演得到的青岛地区的地表温度进行分析,以此来得到青岛地区近年来的温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理论基础,地表温度反演的算法,气象卫星在地表温度反演国内外研究现状,气象卫星地表温度反演的应用、存在问题;展望了气象卫星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表温度(LST)是地表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水平衡和地面能量平衡中的重要参数。本次研究采用库尔勒市Landsat8第10波段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反演该地区2017年8月7日的地表温度。得到库尔勒市该日最高温度为56.21℃,平均温度为38.61℃。  相似文献   

8.
地表遥感蒸散发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放  沈彦俊 《资源科学》2014,36(7):1478-1488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包括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是地表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面过程研究的关键参数。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使获取大尺度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特征参数成为可能,一系列旨在精确估算地表实际蒸散量的遥感模型由此应运而生,以满足局地、区域乃至全球尺度蒸散发估算的需求。通过分析净辐射通量和地表与近地面大气层湍流热通量交换的方式,将遥感蒸散发模型分为单层模型和双层模型,总结其模型原理,讨论典型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蒸散发反演存在的遥感模型精度的图像范围依赖性和分辨率依赖性、时间尺度扩展及不确定性、模型验证以及地表辐射温度和阻抗5个问题。指出今后应加强地表温度反演精度、时间尺度扩展、有云日地表蒸散发、地面观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北方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市为研究区。选取2016年8月28日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影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大气校正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沈阳市地表温度分布特征。并且分析沈阳市热岛强度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全区热岛效应并不明显,以绿岛为主,但沈阳市内五区热岛效应明显,80%的区域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热岛强度由市内五区向郊县逐渐降低;沈阳市地表温度与NDVI呈负相关,与NDBI、NDBS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辐射传导方程的三峡库区腹地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andsat-5 TM影像,采用辐射传导方程对三峡库区腹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在辐射传导方程中,对于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考虑到库区腹地复杂的地形和地表覆被类型的多样性,采用结合地形、水、建筑和自然表面等因素作用的经验公式进行。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其空间展布与山脉走向一致;②不同的地表覆被格局下,近地面水热交换差异较大,地表温度作为其中重要的参数也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呈现建筑>自然表面>水体的基本格局。在相同海拔高度下,地表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表覆被的类型及其转换;③同一覆被类型间在不同海拔下的地表温度间的变化幅度因覆被类型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具有显著的垂直变化规律;④验证点反演出的地表温度均是介于最低与最高气温之间的,与植被覆盖度较高区域的地表温度和气温间的关系非常接近。奉节和万县的地表温度反演值均显著高于相应站点同日平均气温,尤其是万县站高出值达7.46 ℃,主要源于站点位于城区内部,地表覆被中建筑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反演值明显高于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值符合地表水热关系和垂直温度梯度规律。  相似文献   

11.
FAO-56土壤水分胁迫指数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洁  罗毅 《资源科学》2010,32(10):1902-1909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对FAO-56建议的土壤水分胁迫指数(KS)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改进,修正了水分胁迫发生前根区消耗土壤水分占总有效土壤水比例(p值)的计算参数,利用实测土壤水分数据来计算Ks的改进的FAO-56公式;根据禹城综合试验站新水分池2006-2007季和2007-2008季不同水平胁迫条件下冬小麦的实测土壤水分(0~60cm)对修正前后的Ks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并利用2006-2007冬小麦季lysimeter实测数据与改进的FAO-56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检验改进后方法的模拟效果;最后,根据改进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的动态模拟,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内Ks的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土壤水分胁迫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土壤水分变化动态,计算得到的日蒸散在冬小麦生育中后期(4.7~6.6)更接近实测值,误差减小:RMSE为0.72mm,MBE为0.06mm;模型效率系数提高:ME为0.77,模拟的精度均高于修正前计算得到的结果(RMSE为0.95mm,MBE为0.43mm;ME为0.60);Ks的模拟变化规律与控制的灌水下限一致,说明改进的FAO-56土壤水份胁迫指数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航空、航天平台热红外模拟遥感器——红外辐射计观测的资料对非均匀下垫面地表温度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垫面不均匀性越强,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化曲线波动就越大,说明目前用一个点的地表温度观测值来表示一个遥感空间分辨率像元的地表温度值是不合理的。红外辐射计是对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精度进行验证的手段之一,其特点是视场角小(6°)。通过对小视场红外辐射计获取的地表温度采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来代表整个像元的总体温度,与Landsat/TM数据源反演的像元地表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遥感数据源获取的红外辐射强度是一个像元中所有地物辐射的综合结果,不是像元内所有地物各自辐射能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是野外观测和试验数据入手,深入分析数据,所得到的结论可以为其他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区域及全球尺度地表参数和能量循环的研究中迫切需要大范围、高精度的观测数据。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已经具备在全球尺度上精确监测地球系统中诸多要素的能力。特别是星载微波遥感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且对多种地表要素特性十分敏感,已广泛应用在全球积雪、土壤水分与植被等地表要素的监测和定量反演之中。精确的微波机理模型是理解遥感观测、发展遥感反演算法以及提高数据同化系统中观测算子精度的基础和关键。近30年来,研究人员基于电磁辐射和散射理论及微波辐射传输方程,针对不同传感器参数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从单散射体、随机粗糙表面到积雪、植被等典型地物的微波散射、辐射机理模型,广泛应用于微波观测模拟和反演。文章对这一系列微波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述。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建模及反演理论的深入发展,包括微波遥感在内的遥感手段将为地球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0-2011 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俊  刘纪远  刘荣高  秦元伟  黄麟 《资源科学》2013,35(10):2094-2103
地表比辐射率是影响地表长波辐射收支的重要物理参数和生态参数.本文通过对EOS-MODIS卫星地表比辐射率产品(MOD11A2)的时空特征分析,得到2000-2011年12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数据集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地表比辐射率取值区间较小,仅为0.9610~0.9760.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决定了比辐射率的空间格局特征,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比辐射率以沙地最小,冰雪和水体最高,而且耕地要明显高于自然植被.2000-2011年地表比辐射率变化总体上以降低趋势为主,但在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和青海等地区变化较为复杂,部分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6个气候区内,地表比辐射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 暖温带湿润区>中温带湿润区>中温带半干旱区>热带亚热带湿润区>青藏高原区>中温带干旱区.积雪可以显著增加地表比辐射率,在中温带干旱区,可使比辐射率值从0.964升高到0.967左右.不同气候区无雪情况下比辐射率年内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变化特征,以中温带干旱区比辐射率年内变化最为明显.但所有气候区的比辐射率年际差异较小,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单窗算法反演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在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发展和演化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热岛的分布与城区扩展方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长春南湖水体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明度是衡量水质优劣、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光谱遥感可有效反演透明度,较好解决了常规遥感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野外高光谱仪在长春南湖夏季进行了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通过分析水体透明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尝试采用多种半经验算法建立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单波段、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反演模型,确定性系数皆在0.74以上,RMSE小于透明度极值差,因此皆可以用于反演透明度;2)模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一阶微分模型、单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该定量模型的建立,为今后利用成像光谱数据在南湖进行透明度大面积遥感反演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对内陆水体透明度反演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南阳市白河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影像,在GIS空间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研究白河与周边陆地温度差异和气候特点。研究表明,水体的温度比周边陆地的温度低。而温度差异会影响水体的水量水质、农业活动及其生态环境;水体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边陆地的地表温度,缓解南阳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南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可以为科学地管理城市水体周边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地方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第一大工业城市包头市市区作为研究区,以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Landsat5的遥感影像以及2016年的Landsat8的遥感影像作为基础研究数据,用IB算法对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引入三种常用的数据同化算法对包头市市区进行热岛模拟预测并与传统的CA-Markov模型进行对比,选择最适算法对包头市市区2020年的热岛分布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引入数据同化算法能够提高CA模型模拟精度,En SRF-CA模型在包头市热岛模拟上要优于其他模型,精度能达到88.35%。根据预测得到的热岛模拟影像,到了2020年,包头市市区整体升温效果依旧明显,强绿岛区大幅度向绿岛区转移,强热岛区面积增加了44.21km~2,黄河流域水流量的减少降低了降温效果,应加强对南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以及适当增加城市绿地以减弱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张新乐  张树文  李颖  谢云峰  匡文慧 《资源科学》2008,30(10):1564-1570
基于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反演长春市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春市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定量描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地表温度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组合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长春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在城市热岛内部,地表温度差异也很显著;②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平均值排序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建筑>其他用地>公共设施>绿地>水域;③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影响城市热环境,随着500m×500m格网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升高,不同用地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显著差异;④植被和水域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含有绿地或水域的格网,随着二者面积比的增加,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降低的过程可以用线性方程模拟。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沙核电站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3年、2014年、2018年三期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数据,运用单窗算法定量反演红沙核电站周边区域地表热环境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03-2018年研究区逐渐出现聚集性高温区,整体上热岛效应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在2018年红沙核电站运作后周边海域、陆域存在明显的升温现象;研究区存在较为明显的热岛效应,主要分布在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红沙核电站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的部分裸地及建成区等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了地表热环境效益;红树林海岸的修复与保护有效地降低了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