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话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小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理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问题,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起“环保小卫士”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内部就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这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讨论,取得了许多共识。各地也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可以说,“减负”工作初步抓出了成效。刚刚开始的新学年,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时段,有必要再次提出“减负”这个话题,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采取切实措施,把“减负”的要求落实到新学年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使新的学年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新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3.
当书面阅读遭遇网络 一场辩论赛引出的现实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之三本刊最新发布的《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调查报告》揭示了冲击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的诸多社会因素,其中,作为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一的网络阅读,近年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使得书面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在学生眼中,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究竟是一对充满矛盾的竞争者,还是可以相互促进、良性互补的“哥儿俩”呢? 研究中小学生书面阅读,学生的看法至关重要。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当代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的变迁与网络息息相关, 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阅读方式是怎样的?作为本次中小学生书面阅读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本刊与上海市向明中学共同发起了一场“关注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高中辩论邀请赛。围绕“书面阅读与网络阅读,谁将成为主流”这一辩题, 向明中学、格致中学、上外附中和上南中学的学生激烈交锋。辩论赛显现出的对于“网络阅读”与“书面阅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正是当代学生价值观、思维模式的不同展现。无疑,这也是研究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现状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不玩网游.怎么在’朋友圈’混?”这是一位小学生在网上的”吐槽“。现在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他们有了自己的手机、iPad.会发微信“朋友圈“、打“怪兽”、聊QQ、听音乐、网购.甚至还会用”作业宝”帮助自己做作业。这些是不是让您刮目相看7中小学生正因为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受益。《2013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显示: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小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来源。本期策划,我们关注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首先.三个典型案例从一个“特长生”个体.到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整体.再到以“作业宝”为代表的学生网络生态环境.勾勒出当前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同时,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数字时代.学校如何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网络生活?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郑小军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小学唐晓勇副校长等教育工作者就“如何为学生构建健康的网络学习生态”进行争鸣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了钟南山院士谈改善中小学生体质的专访及评论员文章《到了必须关注学生体质的时候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编发了“专访”通稿,《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新浪网等数十家媒体予以转载。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年来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和深切忧虑。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今后一个时期,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切入点和主要工作方面,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李永亮同志的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并就如何建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长效机制提出对策。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五育”之首,将“有理想、有道德”列在“四有”之先,是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中小学生感受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道德高尚、品格完美、明辨是非、善良正直的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中小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友聊天、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让学生受益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对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敲响警钟。学校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要坚持“积极面对、充分利用、正确引导、科学管理”的原则,正视网络的日新月异和现实问题的突出,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疏,积极利用网络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对中小学生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近年来,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十分普遍而又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到成千上万个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广大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高度重视.为此,文章就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是关乎到我国每位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也一直是我国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着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试图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对今后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刊“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发表之后,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行动起来,拯救书面阅读”的呼声从一个个电话、一封封读者来信中传递出来,如何把即将到来的暑假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可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段里及时“补钙”, 成为广大教师当下最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众多学者、名师,共同研究:这个暑假,推进书面阅读,我们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需要怎样的课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学生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也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充分认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把学生过重的负担真正减下来,是当务之急。本文要讨论的是如何实现内涵减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学校教育积极倡导德育为先,期望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学生个体培养成为道德意志坚定、精神世界丰富、体力充沛、社会适应性强、心理稳定的人。当前俄罗斯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很多,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的行为已经成为俄罗斯学校教育中非常迫切的德育问题。正确引导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应把学生作为行为主体,通过集体引导学生,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指导法。对中小学生行为指导问题进行中俄两国比较分析,主张行为指导实施理念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注重学生主体选择性的培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帮助他们从小树立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让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更美好,应该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指导活动。那么,本市如何广泛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的读书指导活动呢?我提出3点意见: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读书活动的领导和引导,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前提是“良法之治”。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整合现行环境法是立法的必要,其法制的核心是“普遍守法”,关键在于严格生态环境执法,根本是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地都在为此做出努力,并从教育上抓起。我国也不例外,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纲要中提出把“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作为切入点。我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也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彭洲 《地理教育》2005,(3):76-76
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增强、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关注自然生态成本”成为社会共识,“绿色GDP”也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裸体做官”是时兴的新名词,指那些妻儿都在境外、孤身一人在国内的官员。“裸体做官”之所以引起公众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近几年查处的案件中,绝大多数贪官都是先把配偶、子女以经商、留学等名义送往国外,最后自己再来个“胜利大逃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一个关注焦点。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应当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1]环山路小学是一所新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许多留守、流动儿童。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校自建校起就遵循“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关注生命成长”为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对北京等十省市的统计,平均每天有40个学生死于车祸,全国交通伤亡中,中小学学生占30%。为此国家教育部、公安部门把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交通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