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39项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39项指标采用增速法进行滚动预测,并测算出31个省(市、区)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区域创新格局及区域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等,对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趋势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至2030年,中国科技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的廊道效应逐渐突显,成为区域创新集聚区;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区域间科技创新发展依旧不平衡,而城市群协同创新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逐步进入“超越行政区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Super-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域(西藏及港澳台除外)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利用GML指数对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构成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识别不同类型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发现:①我国大多数地区碳排放效率较低,未达到有效水平,且碳排放效率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②碳排放效率变化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变化引起的。③ICT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30个省域整体、能源富集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能源贫乏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究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精准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以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不同省域、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群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低,17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存在投入冗余问题,29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存在产出不足问题;(2)地区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西强东弱状态;(3)城市群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城市群”状态。由此提出建立以效率为准绳的科技资源配置策略、以效益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和以服务为基础的科研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议,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2011—2020年河南省18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18个地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进一步运用Tobit回归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总体水平提升,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但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以郑州为中心的效率高地,并逐渐向中部地区扩散的空间特征;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市域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从强化地区间创新互助、加强政府支持、提高地区金融水平以及加大对外开放程度4个方面,提出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超效率DEA视窗模型对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06—2012年海洋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进而综合Malmquist指数与聚类分析深入挖掘效率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原因。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规模的优化;区域层面上,各省(区、市)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变化可分为积累带动型、应用带动型和低增长型三类;驱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效率下降则主要源于海洋科技知识积累和改进不够。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参照201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统计数据,构建众创空间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区市(未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优于东、西部地区,其中纯技术效率是造成综合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创新发展程度差异会加剧其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差异;部分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仍未能达到有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4点建议,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众创空间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并把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两个部分。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6-2016年省级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效率较低,已有生产要素投入潜力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科技服务业TFP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其中主要源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增长的贡献较弱;生产率指数区域发展不均衡,高水平与较高水平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地区间技术效率变化差异显著。要促使科技服务业效率提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完善制度环境加强管理创新,因地制宜缩小区域差异等。  相似文献   

9.
集聚外部性、异质性技术和区域创新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沈能 《科研管理》2020,41(8):49-59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确立综合竞争力、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产业集聚为研究视角,首先以2009-2013年30个省(市)的创新活动为研究样本,使用超效率共同边界函数测算了我国各省(市)的创新效率,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重点考察了三种集聚外部性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聚外部性是影响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但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集聚外部性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显现出差异化特征,其中东部地区同时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雅各布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但中西部地区仅从马歇尔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中获益。(2)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于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各组群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更为相似,所以,组群内部的省(市)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晓瑞  张少杰 《情报科学》2007,25(5):780-783
伴随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发展与进步对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并成为我国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对科技的产业化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区位、自然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导致科技投入、产出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因此,本文对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得到了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不同区域推进科技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率评价体系,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整体财政科技支出效率未实现DEA相对完全有效;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干预度对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财政分权度不利于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的提高;剔除外界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后,多数省(区、市)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上升,规模效率下降,全国整体及各省(区、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没有达到最优规模;中国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海芸  刘杨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18-1027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指标体系,以及5个投入指标、3个产出指标的科技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并以2014-2017年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然后,利用波士顿矩阵模型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分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低-低型” 四种模式,并探讨了每一类模式的不同特征。最后,本文就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提升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AHP-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20年杭州市及各区域科技金融效率进行静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杭州市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W型,且具明显区域差异,主6区明显高于其他区域。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杭州市及各区域通过加大科技金融投入,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杭州需持续加大科技金融投入规模,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多管齐下以提升科技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4.
贾岩 《现代情报》2009,29(2):219-221
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组织结构和运行效率进一步优化。然而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导致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引入Cross-efficiency DEA算法,从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视角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对应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利用Cross-efficiency在群体综合评价中能够完全排序的优点,可以获得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排序结果,从而为区域科技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吉林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吉林省各市科技创新效率及不足。研究表明,吉林省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受技术进步指数制约,未能达到持续良好的稳定发展状态。若注重技术进步,吉林省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很大改善,但需关注各地区增长不均衡现象。对此,吉林省可以采取构建吉林省特色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营造优良科技人才生态、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基于DEA的CCR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2000-2017年青海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发现:从静态效率看,青海省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较低,纯技术效率相对有效,规模效益处于规模递增状态;从动态效率看,青海省技术进步缓慢和技术效率改善不明显拖累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考察期内青海省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但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偏低,在西北五省中处于下游水平,这与青海省经济发展历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需求、科技投入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渔业增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DEA的马姆奎斯特指数法,测定了我国1999—2007年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渔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并且对省际间渔业的经济趋同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TFP的增长模式不同,沿海地区以技术进步为主,忽视了技术效率,内陆地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发展。TFP促使沿海和内陆各省渔业出现趋同趋势,而TFP的分解指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省际间对趋同效应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全国和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不断优化态势,但目前投入结构尚不尽合理,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未能充分显现,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尚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2)我国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共15个省(市、区)科技资源配置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更大,黑龙江、江苏和陕西等8个省份的TFP变动主要受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双重叠加的影响,河北、福建和青海等6个省区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效率变动的影响.鉴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有效运行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助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创新价值链视角进行框架切入,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14-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展开实证测度。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在2014年到2018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局面,年均增长9.7%,2016年后技术效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了规模效率变动的影响。(2)我国东部地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更趋近于最优化前沿面,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省际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各省份间的技术变化指数差异较大,各省份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现相近趋势。(3)各省际区域对不同资源投入的敏感性程度不同,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投入资源冗余或分配管理不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共同边界技术和序列SBM-DEA效率模型对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中国其他区域19个省(区、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在共同边界下的技术效率、组群效率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整体偏低,且长江经济带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低于其他区域;长江经济带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治理资金投入冗余、污染物排放过多,且固体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和处理率不高。最后为提升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提出落实监督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树立“一盘棋”思想和整体观,完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