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2.
报纸在竞争中出现了“趋同”现象但竞争的最终走向是风格的形成报业市场的形成,带动了报纸的繁荣与发展。报纸也要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争取读者,由此引发了近几年的扩版热、专刊热、周末版热、晚报热等种种现象。办报思路上也出现了晚报嫁接党报优势,日报学习晚报长处,...  相似文献   

3.
尽管晚报是日报管辖下的一张子报,但它毕竟不同于日报.它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要和生活贴得更近一些。让读者感觉更亲切一些,在内容上更灵活一些。但是,正因为如此,晚报副刊在把关上就要比日报的难度更大一些.过于严格则失去晚报的特色,过于宽泛则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如何把好晚报副刊的政治关,使之活而不乱。宽而不泛,是我们办好晚报副刊,赢得读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晚报是大众媒体。(二)媒体市场的细分化使晚报专刊至今方兴未艾。(三)晚报专刊应以服务读者为重要办刊宗旨。(四)提高晚报专刊的亲和力要有“好看脸”、“侠义心”、“热肚肠” ,以使报纸得人心而得“天下”。(一 )有人说 ,中国媒体在世纪之交跨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在白热化的竞争交战中 ,死死生生 ,合纵连横 ,绘就了一幅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兴旺、波澜壮阔的图景。更有人注意到 ,这二十年来 ,全国数千家报纸———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省市的机关报 ,还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专业报、行业报 ,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 ,似有一…  相似文献   

5.
陆小青 《视听界》2005,(4):i001-i001
一、当前证券类节目处境低迷近十五年来,我国电视财经证券类节目迅速扩张,从中央台到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了财经证券类节目。各省级电视台自办的证券类节目,一般都是“行情 股评”,提供的信息“通用性”太强,不能把每天发生在股市的重大事件内幕披露给观众,难怪有些股民形容这类  相似文献   

6.
财经证券类新闻是当前媒介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最近几年各类电视财经栏目明显增加,各家都市类日报的财经版面扩版显著,出现了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专门的财经类日报。但各家媒介财经新闻之  相似文献   

7.
盛勇 《新闻前哨》2013,(10):78-79
咸宁日报《泉都财经》是咸宁日报专门打造的财经类专刊。《泉都财经》创办一年多来,紧紧围绕财经新闻的平民视角,克服财经新闻专业性较强的弊端,适应读者通俗化的基本要求;摒弃财经新闻的生硬面孔.走平民化道路;从关注事件人手.让财经新闻情节化、形象化,受到读者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朱学文 《新闻实践》2008,(11):37-38
在宁波这个有着560万本地人口的城市,当地与外地在宁波发行的党报、都市报还有10多张,而且都是上午出报的媒体,只有宁波晚报下午才出报,送到读者手中已是傍晚,但读者就是买它的账,喜欢晚上家人团聚时看晚报。据有关权威专业机构调查,在宁波的所有平面媒体中,宁波晚报是入户率最高的报纸。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成都报业市场风云又起,几家都市报竟相“手术”,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成都4家市场化的报纸: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以下简称商报、晚报,华西、天府),都有动作,原本形成的两军对垒(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捉对厮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几家报纸形成的四川日报对成都日报、华西对商报、天府对晚报)的格局,如今显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0.
拿江苏为例,几家地市晚报几乎都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问世的。当时,新创晚报由于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老百姓,受到读者的认可而得以发展。几年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日报,都在新闻宣传的艺术性和争取市场与读者的认识上,有了长足进步。一些日报通过屡屡改版,把晚...  相似文献   

11.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12.
崎岖征战路──西方国家晚报面面观谷康生一、作为日报的晚报按照国际通常的分类标准,每天发行或每周出版5天的报纸称为日报。日报按每天印行时间的先后分为早报和晚报。早报(又叫晨报),是每天清晨印行,可供人们早晨阅读的报纸。晚报,它是午后出版发行,供人们晚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报纸为在竞争中胜出,通过办专刊来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从而占有更多的广告市场。丽水日报自1998年以来,每一次扩版,专刊都得到了强化,目前,除保留原有的文艺性综合副刊外,每周有各类专刊近20个,成了丽水日报的“半壁江山”,极大地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新闻性专刊攻深度造强势 新闻性专刊,是对某一领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提供背景解释、深入剖析的专刊。丽  相似文献   

14.
晚报专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联系读者面广,适应了多层次的读者需求,为报纸走向市场走向读者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晚报专刊要想保持长足发展的势头,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 合理布局: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要 我们在设置专刊时要力求全方位地覆盖市民生活,努力为市民提供精心周到的专门服务。尤其是晚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其最本质的两大特征,要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读者所喜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晚报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另外一部分也是党委或者党委宣传部办的报纸。晚报与其他舆论工具都是党领导的宣传工具,都要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所指引的目标做宣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凝聚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但是,晚报与日报还有不同之处。晚报是下午出版的,大多数晚报篇幅比日报小一些;读者对象与日报有交叉也有不同;晚报读者多数自费订阅,读者成员主要在家里,上至90岁老太太,下至四年级小学生都看。办晚报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晚报争读者,争扩大发行,主要不是抢日报读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都市类报纸的市场竞争已成为报业中最活跃的一块。都市类报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日报,包括都市报、晚报、早报、商报、快报等;另一类是专门化报纸,相对于综合性日报的读者面和内容范围来说,它是针对某一读者群和关于某一方面内容的报纸,如专门关于体育、财经、娱乐等的报纸。按理说,专门化报纸与综合性日报是两类报纸,它们各自的竞争取向不一样,应该不会有太大  相似文献   

17.
论地市党报的准确定位山东滨州日报副总编辑李坤杰地市党报的读者定位。近几年,为了迎合读者口味,党委机关报性质的日报和一些非党委机关报性质的晚报,有一种趋同现象,即在日报“学晚报之长,扬党报之威”的同时,晚报也在“学日报之威,扬晚报之长”。互相取长补短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市报人》2006,(1):F0002-F0002
《驻马店日报》是中共驻马店市委机关报,1986年2月1日创刊,至今已走过20年的风雨里程,驻马店日报社目前已形成日报,晚报并举,周刊,专刊互补的办报格局,日报每周出版对开36个版,  相似文献   

19.
杨进 《新闻采编》2003,(1):39-40
2002经验交流服务年11月1日 ,太原晚报改版 ,得到各界好评。作为晚报一员 ,不禁喜形于色。回首“改版”的前前后后 ,日日夜夜 ,自然会想到个中甘苦 ,自然会有许多话要说。我在这里最想讲的是晚报专刊的服务意识、新鲜意识、色彩意识、地域意识、短稿意识 ,这也是最近一段我思考最多、感受最深、想一吐为快的问题。一、服务意识有一种说法 ,新闻是攻读者的 ,专刊是守读者的。可想而知 ,专刊在整个报纸中的份量。要办好专刊 ,首先要讲的就是服务性。如何接近读者、亲近读者、拉近晚报和读者的距离?就要在正确掌握舆论的导向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晚报现象”,晚报由1992年的66家猛增到现在的136家。然而,发展速度过快也使得一些晚报理论准备不充分,导致内容结构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新形势下晚报的内容结构,找准晚报新闻报道和专刊专栏安排的方位,对于提高晚报的质量,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于晚报的内容结构,我国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