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次,从电视里看到了竹竿舞,当时啪啪作响的打竿声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跳竿动作深深吸引了我,能否把竹竿舞搬入课堂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涌现。一年过去了,如今竹竿舞已经成为我校大课间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着欢快的音乐,  相似文献   

2.
<正>竹竿舞的技术分为打杆和跳杆两个环节,花样繁多,技术比较复杂,这对于一群十岁左右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并且,竹竿如果使用不当也容易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根据教学需要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大胆运用皮筋代替竹竿,对竹竿舞的节拍进行了改编,取消"打竿",只留"跳竿"环节,从而将跳皮筋与竹竿舞整合,重新改编跳法,利用皮筋和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竹竿舞将跳竹竿运动与音乐、舞蹈有效统一和高度融合,让人们在音乐旋律和竹竿分合瞬间连续进退跳跃,自然潇洒地做出各种优美动作。笔者根据运动竞赛的特征和基本要求进行了音乐竹竿舞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系统研制,使音乐竹竿舞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新兴运动竞赛项目。并且通过浙江省第一届和第二届音乐竹竿舞竞赛实践和全国裁判培训应用,音乐竹竿舞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一、音乐竹竿舞竞赛套路设计音乐竹竿舞是指跳竹竿运动与音乐、舞蹈有效统一和高度融合的一项运动,人们在音乐旋律和竹竿分合瞬间连续进退跳跃,自然潇洒地做出各种优美动作的大众运动项目。音乐竹竿舞竞赛套路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竞赛时间(2min)标准和规则要求,针对不同参赛对象、年龄和性别选配不同主题的音乐,进行音乐时间剪辑与频段和频率调整;再根据主题音乐  相似文献   

5.
<正>在课堂上,教师应将复杂困难的问题简约成简单易学的问题。同时,创新载体,让"乐"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调料",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成效。一、案例背景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民族体育项目,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竹竿舞跳法多样,形式新颖,深受学生喜爱,但是,竹竿舞的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协作意识。二、案例描述这是一节校本教材《竹竿舞》的三年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竹竿舞,越来越受学生们的欢迎,对于激发学生参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激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竹竿舞不失为一项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的运动。为进一步推广竹竿舞,让更多的学校了解及加入到竹竿舞的队伍中,杭州师范大学徐金尧教授,根据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标与学校体育教育实际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阳光体育运动有效结合,采用教学方法趣味化、运动手段艺术化、活动形式群体化的创新手段,给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在开展此项目以借鉴,推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本刊将从竹竿舞跳竹竿艺术化教学设计、竞赛套路设计与创编、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套路设计与创编、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运动器材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启发更多的学校及一线教师开展民族民间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对竹竿舞引入海南省中学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竹竿舞具有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经济实用、且动作简单、群众基础好等特点,把它引入我省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不同群体对竹竿舞引入体育课堂的认可度较高。因此,竹竿舞引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强调丰富和优化高校课程资源的文件精神,将竹竿舞在高校开展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竹竿舞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吉首大学体育课堂中竹竿舞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吉首大学竹竿舞教学缺乏专门性教材做理论支撑,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明确,没有独立的课程开发,师资力量的欠缺等问题。并提出开发策略:申报竹竿舞新开课程的开设,培养师资撰写与研发课程教材,竹竿舞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正> “先跳”技术(或称“自由”起跳技术):指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应该在撑竿未接触到插斗后壁时,就完成起跳动作离开地面(即为起跳→插竿顺序)。“先跳”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广西京族竹竿舞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挖掘竹竿舞运动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并提出一些对京族竹竿舞运动今后发展有利的建议,以此促进京族竹竿舞运动的发展,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每当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重庆市珊瑚小学的师生都会来到操场上“玩”起来,既有打篮球、排球、踢足球的,也有跳绳、踢毽子的,还有跳竹竿舞和各种健身舞的,操场到处充满了生机,甜蜜的笑容写在每一个孩子脸上。这是记者日前在重庆市珊瑚小学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每当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重庆市珊瑚小学的师生都会来到操场上“玩”起来,既有打篮球、排球、踢足球的,也有跳绳、踢毽子的,还有跳竹竿舞和各种健身舞的,操场到处充满了生机,甜蜜的笑容写在每一个孩子脸上。这是记者日前在重庆市珊瑚小学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竹竿舞健身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现场测试法,对竹竿舞进行分析.结论:竹竿舞不仅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健身功能和愉悦功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健身项目.建议:提高认识,积极创新,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心理特点去创编不同负荷的竹竿舞,形成人人参与的格局,进一步促进竹竿舞开展.  相似文献   

14.
从24届奥运会苏联在撑竿跳项目囊括金、银、铜三块奖牌的事实标明,苏联是当代撑竿跳最先进的国家。苏联撑竿跳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技术上的创新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在技术环节上有哪些发展动向呢? 一、持竿跑技术的创新 1、握竿距离相对固定。采用较窄的握距60cm±10cm,(如布勃卡跳6.01米时握距60cm)这段握距既有利于起跳时上体的前移及左手对竿子的控制,又不过多影响过杆前引体推竿的用力,同时对起跳点固定在上手投影点之上有着重要作用。 2、持竿位置的改变。由老式的“体侧”持竿改为“体前”持竿。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海南黎族竹竿舞的起源及特点,归纳了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探讨了海南黎族竹竿舞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竹竿舞延续了海南黎族同胞对自然、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边缘文化色彩,以及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旨在挖掘、整理海南黎族传统体育资源,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正>竹竿舞是黎族、苗族和广西京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已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悄然兴起,它既能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内容,又能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具有特殊的课程价值。但由于教材和大纲对此项目没有作具体的说明和教学指导,不少体育教师也不是轻车熟路,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笔者现把近几年在跳竹竿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琨  龙碧波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71-71,74
探讨了“竹竿舞”的表演特点,指出了“竹竿舞”对益智、缓解压力、塑造形体美和提高心肺功能等方面的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9年8月的一天,十几名钓友围坐一野塘垂钓,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盯住自己的浮漂。忽然钓友郭某看到自己的浮漂点动两下慢慢上浮,他喜出望外,猛力提竿,一条大鲫鱼被提出水面后,一下甩到岸上,钓友们清楚地看到这条鱼足有500余克,郭某急忙放竿捉鱼,他一捉鱼一跳,因岸边坡度较大,鱼三蹦两跳入了水,郭某也紧跟下水捉鱼,这时钓友们看到岸上钩竿的竿尖一弹一弹直动,便喊:老郭,赶快提竿。郭某听到喊声,急忙上岸,他抄起钓竿用力一甩,又将鱼甩到岸上,如同上次,人捉鱼跳,三捉两捉没捉住,鱼又入了水,郭某又一次捉鱼下水,…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对撑竿跳高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改进,促进了该项目运动成绩的提高。分析单个动作的改进情况,能进一步提出现阶段撑竿跳高的新技术。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采用了比较低的握竿点和在金属竿上跳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悬空后使竿变弯,从而使运动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还未能充分发挥竿子的弹射性。起跳动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中国钓鱼》杂志第七期刊登北京钓友欧阳如华同志的《钓鲢三招》文章,鲜明的提出“酸区”理论观点:“一支海竿酸食钓鲢,不如多支海竿酸含钓鲢;单人多支海竿酸含钓鲢,不如多人多支海竿酸含钓鲢。”“务必有意识建立酸区”以形成“酸区效应”。据此理论,我在1997年的八九月份进行试验。在保证酸食质量的前提下,主要改变抛投方式。即由原先的“扇形”抛投方式改为“椎形”抛投方式(所谓推形是指海竿置竿间距稍拉大些,为1米左右,投点集中一个方向);由单人多竿酸食投点钓鲢,改为多人多竿酸食投点钓鲢。这一改变,果然获鱼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