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而具体人具有三重生命——“种生命”、“类生命”与“个生命”,且具体人的三重生命既各有特色、相互区分,也相互依存、互为贯通.从具体人的三重生命观来看,教育应敬畏人的“种生命”,省思身体教育;提升人的“类生命”,坚守教育理想;增值人的“个生命”,完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范畴中的“成人”具有三重意蕴。首先,它是面向成人、为了成人的教育,这是成人教育范畴由以存在的对象所指;其次,它也是成为“人”的教育,使成人学习者学会成“人”的教育,成“人”构成了成人教育范畴的目标指向;第三,它亦是使成人学习者“成为”一个人的教育——即“成”人的教育,这是成人教育范畴的过程属性。“成人”的三重性是理解成人教育范畴的逻辑前提。成人教育研究和实践必须紧紧围绕着“成人”、成“人”、“成”人的三重特性,才能使成人教育真正体现自身的独特性与“合法性”,才能使关于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筹划取得符合自身特性与运行机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说"三"道"四"     
“三”和“四”作为基本的数目字,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语言。就说成语吧,你统计过含有“三”或“四”的有多少吗? “三”:三心二意、两面三刀、三头六臂……“四”:四面楚歌、五湖四海、四大皆空……“三”和“四”:不三不四、朝三暮四、丢三落四……由此可见它们在我们的语言里的运用是多么广泛! “一”为单, “二”为双, “三”为“众”。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三”很自然地由确数变为约数,有了“几个”或“多次”的意思。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意思是“几个人”: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中, “三过”就是多次经过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三人行     
说到三人行,我一下子想到“众”这个字。三个“人”组合在一起,稳定而美观。我不知是哪位“圣人”发明了这个“众”字,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他发明这个字的经过。他一直想创造一个字来表现“多个人组成的集体”这个含义。他住的地方有三个人,关系十分好,总在一起工作,挣到的钱按劳分配,三个人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因为他们总并肩行走,大家都称他们“三人行”,于是那人联想到把三个“人”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字。可是,把三个“人”竖着由上到下排放,这字太长了;把三个“人”横着从左到右排放,这字又太宽了;苦恼之余,他猛然发现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并很善于调节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两个人也十分听从他。那个一心想发明一个“众”字的人终于想到了将三个“人”字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的素质结构问题,教育界长期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人的素质结构包含“德”、“智”、“体”三个方面;(2)认为人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3)认为人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到底哪一种观点更正确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浩 《成才之路》2010,(9):69-69
三人制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的“街头篮球”,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并且很快就传播开来,1998年中国篮球协会正式颁布了《三人制篮球比赛规则》,为“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之后。许多大公司纷纷赞助全国大学生“三人制篮球”赛事,如耐克公司、李宁公司、红牛公司和特步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的公司。  相似文献   

7.
微型论坛     
“交友与立身”——冯序鹏常言道:“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讲的就是“交友立身之道”。孔子说:“益者三友……”《论语·季氏》“三益即:“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古文今译就是:“同正直人交朋友,同诚实人交朋友,同见识广博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从汉、晋、宋各代,以此为三种交友之道。  相似文献   

8.
“三心”即指自尊心、同情心、责任心。“三心”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三块基石,“三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品德发展水平。所以“三心”的培养应是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  相似文献   

9.
百度搜索输入“三生教育”,我们会发现“三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百度词条。 “三生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开展“三生教育”活动的首倡者、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曾对“三生教育”作过生动的阐述: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构成的。人生发展是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名校长要真正具备“三能”、“三敢”,必须有“三会”作前提,即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人。否则,“三能”本领和“三敢”精神就难以具备,具备了也难以向高层次发展。 一、会学习 人的一生,首先是学习的一生。人的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创造是在学习的基础上,或者说学到一定程度上,思想认识,技能技巧产生  相似文献   

11.
“‘军营三人组’曲终人散了!”“‘军营三人组’已惨淡收场了!”前些时候,外间传出了有关“军营三人组”何去何从的种种不利传闻。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军营三人组”终于打破了沉默,以正视听。他们强调指出:“曾有朋友告诉我们,现在有一些不利于我们的传闻,说我们‘军营三人组’已经‘曲终人散’,‘已惨淡收场’,更有沽名钓誉者鱼目混珠,混淆视听,以达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性问题,亚里士多德有三个著名的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这三个论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深刻而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它,对于我们寻求“什么是教育?”、“人为什么受教育?”、“人如何受教育?”问题答案的根源,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一句中的“非”字对“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构成否定关系,“非吏比者”不能合为一个词,“吏比者”专指三老。  相似文献   

14.
拍脑瓜     
《中学生天地》2015,(1):38-39,23
A、B、C三人分别钓到了1条以上的鱼,三人一共钓到9条鱼。但三人所钓鱼的条数各不相同。A说:“C比B钓得多。”B说:“我钓的至少是C的2倍。”C说:“我钓的至少是A的3倍。”  相似文献   

15.
很多民族都有创世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的创世传说。《三字经》讲“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三才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盘古传说对于理解“三才”及其关系很有意义。本期我们选登了美国学生洛克梦的作品《盘古开天辟地》。  相似文献   

16.
蔡华 《云南教育》2008,(22):16-16
“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提高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三生教育”也就是要以“育人”为核心理念,围绕上述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负责、效能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三心”是指自尊心、同情心、责任心。“三心”是构成一个人道德风貌的三块基石。“三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品德发展水平。无论是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还是从德育必须遵循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三心”的培养,都应该是当前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自尊心是一种由自我评价而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自尊就会让人自  相似文献   

18.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旨归。教育的旨趣即在“成人”,所成之“人”即是“半岛似的人”、“整体的人”,而不是“岛屿似的人”。教育视界中人的生成,一则在于“人的解放”,二则在于人作为主体而生成,三则在于人与自然协调生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对“三人制”篮球赛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及高校的开展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加快“三人制”篮球赛普及的相应措施,为推动“三人制”篮球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易经》作为一本凝聚了古代圣贤智慧的哲学古籍,其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从管理学角度阐述《易经》“天、地、人”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研究“天、地、人”三才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数据推理,得出三才的排序,并针对“天、地、人”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