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旭东 《考试周刊》2015,(14):127-128
<正>古希腊哲学家说:"坏教师奉送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教学中如果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使难学的东西变得易学,难懂的内容变得易懂,难忘的知识变得易记。因此,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加强教学的研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激发兴趣,增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便有了动力。1.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激趣,是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悬念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在的需要,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同时,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会变得更加敏锐,联想更加丰富,对问题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活动由此会变得生动活泼。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也会随之变得缺乏生气而机械沉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也会随之变得缺乏生气而机械沉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于丽 《教书育人》2001,(3):26-26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基本工具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语言的魅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散疲劳、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且由于语言表达的不断更新,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之中,对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是有作用的。 一教学要运用恰当的比喻化学学科缺乏形象性、直观性,学生学些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有些内容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也很难理解,不理解,记忆和应用就更困难了,如果把微观的东西运用恰当的宏观比喻,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分子大小时,书上的例子是一滴水含有十五万亿亿个…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教学能否采用传统的比喻法教学?学生在学习这门课需要掌握很多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记住很多的知识,光靠讲解知识的概念、定义等理论性的东西是难以办到的,一些名词术语很难被他们接受,适当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极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在计算机教学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8):149-151
对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由枯燥、乏味变得充满活力、刺激?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如何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并不深奥,反而是有趣的?我们要让课堂变得"艺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尊重赞赏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理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营造竞赛的气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巧设任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联系实际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皮亚杰说:"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如果解决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那么学生对学习就会充满热情,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学习习惯也会明显改善,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并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第一,他们总是对数学课充满期待,兴  相似文献   

9.
<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如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让低年级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兴趣是关键。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趣"学语文呢?一、"趣"导新课"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呢?巧设悬疑的设问方式是导入新课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在  相似文献   

10.
话题一滴水与大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都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请认真思考这则故事的寓意,以"滴水与大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提示]材料的内涵包含在释迦牟尼一问一答的话语中。水滴与大海的关系比喻什么?是审题的关键所在。水滴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社会生活中挖掘与财务管理课程有关联的东西,主要从社会财经热点、家庭生活、职业规划三个方面寻找激发他们兴趣的"原动力",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作粗浅的探讨。提出了三点建议:巧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结合生活例子,领悟知识内涵;培养应用水平,增强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发生了浓厚兴趣 ,他一定会不畏艰难 ,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去达到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若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科感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巧设悬念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 ,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和奇异的刺激物。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巧设悬念 ,培养和激…  相似文献   

14.
<正>"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对学习内容有效感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语)成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书本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习方法,给学生以"如何学"的启示,这比知识更宝贵,因为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形成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5.
刘梦林 《考试周刊》2012,(69):68-68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造幽默”、“打比喻”、“讲故事”、“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巧设”,可以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枯燥难懂,那么如何使这些深奥、枯燥难懂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让死板的知识“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探究所学内容,其学习效果就会大幅度地提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18.
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从而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政治,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吸引学生求知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讲"不忘父母养育恩"这个问题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你能说出父母为你付出多少吗?你准备怎样报答父母的养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设一些比喻,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要比喻设得巧,设得好,就能使本来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公理、公式变得浅显明了,有的知识甚至能终生不忘,所以巧妙的比喻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笔者在近几年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作了些粗浅的尝试。现整理如下,让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郭凤梅 《考试周刊》2014,(46):114-114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无从谈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导入得好,导入得巧妙,就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例如:上"How was your weekend?"一课时,我一进课堂就宣布:"Let’s play a game,today!"同学们一起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