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3年起,我市教育系统开始实施“创建名校、培育名科、造就名师”的“三名”工程,至今已经评出两批共17所名校。为了充分发挥我市名校的辐射示范作用,本刊特开辟“名校校长谈”专栏,总结、宣传、推广名校的办学特色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打造南昌教育品牌,提升南昌教育形象,不断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一两年来,各地公办名校(中小学重点学校)纷纷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姻”,输出“名校”品牌,大搞“名校”办分校。“名校”办分校的具体形式,就是“名校”出让校名冠名权,派出校本部师资,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形成了“名校办民校”的态势。据估计,广州市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的民校近50所,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我国其他城市也出现“名校办民校”风潮。一、“名校办民校”的利弊得失“名校办民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了教育界最富争议性的话题。人们褒贬不一,是拓宽了教育投入渠道还…  相似文献   

3.
公办名校是指在当地办学质量和声誉较好的公办学校。目前公办名校转制,既是政策禁区,也是观念禁区。公办名校能不能在产权层面上实现转制?转制到底给政府、学校和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民办教育能不能走出“补充”的窘境?江苏省宝应县三所公办名校转制的成功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在宝应县,转制前的“惋惜”、“怀疑”和“责难”,已经被今天的“理解”、“庆幸”和“赞叹”所取代。作为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我参与策划,失去并亲历了宝应县三所公办名校的转制改革,今天,对这场改革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笔者身处其,有些观点恐怕偏颇难免,希识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天津教育》2009,(12):F0003-F0003
天津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01年,是一所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在其发展史上,拥有“天津市第一所官立中学”“中国历史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等诸多美称。  相似文献   

5.
上一所好的小学,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初中和高中,进而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憧憬的“三部曲”。为了要唱好这“三部曲”,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小学起,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名校。为上名校不惜一切代价,值吗?名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去读吗?学生又如何看待家长为他们选择名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近一两年来,各地公办名校(中小学重点学校、等级学校)纷纷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姻”,输出名校品牌,大搞名校办分校。名校办分校的具体形式,就是名校出让校名冠名权、派出校本部师资,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形成了“名校办民校”的态势。据初步统计,目前仅广州市公办中小学中,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的就有近50所,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一、名校办民校的有利之处名校办民校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办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发掘和获取了社会的投资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大拓…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随着杭州“名校集团化”的推进,杭州市教育局近日出台了《杭州市中小学名校认定标准及办法(试行)》,对小学、中学、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名校认定和名校建设进行了具体的量化。笔者对这种名校“量化”的做法有三点忧虑:一是实行“名校”量化,按标准进行大批量的复制,是否属于“大跃进”式的浮夸风?二是实行“名校”量化标准会不会走向“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办学误区?三是“名校”的硬件可以量化.名校的软件、名校办学思想能量化吗?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但目前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家长的要求。因此,发展、壮大名校已成为当务之急。有人早已“先名校之忧而忧”,认为一所名校就好像一杯浓茶,向里加水就变成淡茶,无限制地加水,就把浓茶变成了白开水,要求名校要保持原来的规模,否则就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这种担忧有它的道理。因为决定名校成“名”的核心因素是名教师。学校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名师的生均占有率下降。名师之所…  相似文献   

9.
“校中校”取消了 9月1日新学期开学,人们发现,长沙市几所名校内的“校中校”悄然摘下了牌子。  相似文献   

10.
张泉 《中小学管理》2001,(12):24-24
近几年,北京市的中小学悄然掀起了“并校风”,一所所学校“悄然消失”,而且此风愈演愈烈。其理论根据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人员的合理、最佳配置,发展大教育。”综观目前中小学的并校方式大体有:(1)将一般校并入到名校之下,叫“发挥名校效应”。(2)将两三所小校合并为一所大校,叫“规模办学”整合资源。(3)将由于拆迁而名存实亡的学校并入附近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招生考试通讯》2006,(10):10-10
18岁的章文昕是上海南洋模范中学高三(14)班学习委员。2006年4月1日,她参加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招生。4月6日,她收到了这两所名校的“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为“预录取”,是高校给考生们留下了“自由放弃”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12,(11):F0004-F0004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曾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毁家办学”的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两次担任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3.
名校与名师是相辅相成、同构共生的一对概念。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名师可以造就名校;名校肩负着培养名师的责任,名师的生成与壮大则能促进名校的发展。怎样的学校称得上是“名校”,怎样的老师可谓是“名师”?多年来我们一直苦苦思索这一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对“名校”、“名师”形成了这样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名校”开始悄悄地扩招、搞“校中校”、与他人联合办学、办“民营”分校……,规模越来越大。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名校“膨胀”,对此现象,大家一度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讨论得沸沸扬扬。如今,随着各地“名校”“膨胀”现象的普及和“名校”“膨胀”行为的不断成熟,已经到了人们(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对这一现象进行更深刻的反思的时候了。一不管名校膨胀采取哪种形式,它的直接作用结果就是多收学生、多收钱。从这一点出发,学生家长是愿意的,名校多招收1%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就多1%的希望上名校;学…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名校办民棱”的讨论中,以经济方面的争议最多。山西临净平阳中学是一所由名校举办的民校,已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平阳中学的案倒显示,规范“名校办民校”的经济行为,需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会计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论的“优质教育品牌”,近乎民间所谓之“名校”。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重点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每年都有一些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放弃志愿,选择复读.以便来年考上一所更好的名牌院校。这些学生都有着浓厚的“名校崇拜”情结,抱定“非名校不进”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广西柳州市一中是一所独立高中,始建于1947年,是八桂名校、全国名校,是广西首批2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是一所被广西教育厅誉为“文理并进、人文见长、全面发展”的重点学校。学校坚持“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让学生在理想的大学成就理想”的办学目标,宏扬“能创第一创第一,不创第一创唯一”的柳州一中人的求新求异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技术》2010,(3):F0002-F0002
株洲市芦淞区何家坳小学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名牌老校,素有株洲“小清华”之美誉。2009年2月,在芦淞区委区政府建设“教育强区”战略决策下,芦淞教育率先提出了“教育集团化”管理思路,将原体育路小学合并到何家坳小学,形成了“一所学校,两个校区”、“一套班子,两地管理”的格局,是株洲市率先尝试“名校十分校”管理模式的完全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