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家提出:21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培养学生敏锐的认识能力、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以及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的社会中,竞争会更加激烈.这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全面,除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竞争需要的人才,历史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处于较低的水平.21世纪文明社会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那么该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从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措施和活动来提高对学生心理保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和处理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完善学生个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与活动性原则 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根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来设计课程的.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是为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潜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性和谐统一的目的.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这一要求,心理教育课程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培养学生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作出适应,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师的素质是搞好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是什么,为何用科学为社会服务,这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有效教学是在引发学生强烈好奇心与积极探究欲的前提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科学课程要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1.学生的主动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心理教师的素质是搞好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断言, 21世纪的残疾人很可能不再是肢体残缺者或盲聋哑人,而是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他们不适应高速、高科技、高竞争的工作方式,不适应与早期经验格格不入的社会生活,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下,他们最容易患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今天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若不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因此,要通过对教师、家长、中小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一、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1.开发智力。 通过…  相似文献   

9.
一、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1.目标性与活动性原则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根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来设计课程的。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是为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潜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性和谐统一的目的。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这一要求,心理教育课程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吴忠民  曹明平 《文教资料》2008,(10):200-201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心理教师的职责。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如不擅于与人交往,对未来悲观失望,消极逆反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日后参与社会工作。所以,作为高职教师必须认清事实,积极应对,改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对其意志品质的培养,为全面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1]。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充满希望、崭新美好的21世纪就要来临.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必须抓紧人才培养,搞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所以,研究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从六个方面试谈这个问题.抛砖引玉,请予赐教.1、为适应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张静 《考试周刊》2012,(56):108-10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综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校遵循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品质形成的规律,科学地构建了综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利用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独特的优势和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一层次的教育,与义务教育衔接,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高中教育教学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高建珍 《成才之路》2014,(28):28-28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重视和培养中职生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要求。文章就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进行阐述,使其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21世纪,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它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发展的社会。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品质正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目前,大多数父母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而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幼儿会以很快的速度做出算术题、背出数首诗歌,而当老师委托他为全班小朋友带操、带头做游戏或完成其它任务时,幼儿就面露难色,犹豫不决,有的当时就对老师说:“我不会,我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