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建设是通过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形成并保持学科优势的过程,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研究生教育是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通过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基础科学研究训练、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措施,使研究生教育成为提升学科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南开大学化学专业为“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三年多来,南开大学化学系在教委及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及关心下,经过全系广大教师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一、明确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义 1.建立“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关系到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高等学校理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理科基础科研  相似文献   

3.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情境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课程为例,探索如何建立一种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应用行动导向法的实训情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理科基地”建设与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吕浩雪基础科学研究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新产业,孕育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先导和源泉,是整个国家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关键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质量的优秀基础科学人才。为着力保...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该计划的启动实施,意义十分重大,既是高教战线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又是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宏观背景。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10,(9):4-5
【中国广播网】中国一重集团加快实施国际化的人才战略.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与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订了聘用合同.其中1人已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如何培养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实施临床见习、实习教学与临床技能培训交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全程临床能力培养模式;并采取医学生自主训练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同时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探索了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愿景与目标的重要保障,博士生教育是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最佳渠道。东华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探索实施了“一核心二导师三全程四保障”的“1234”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瞄准博士生教育国际化这一核心目标,扎实推进国内外双导师制,深化科教融合“三全程”培养模式,打造国际化课程、奖助体系、国际交流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四重保障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环境的博士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0.
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采用“科研型”或“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法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实践证明既不能适应医疗卫生部门的实际需要,也不完全符合临床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规律。为了探索临床医学研究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制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卫生部进  相似文献   

11.
卓越医师教育是精英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临床医学人才是国内和国际化的需要。对于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法等都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就长江大学医学院开设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知识的讲授方式,即将协作式、模块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入教学当中并取得的成效加以阐述,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该学科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依据我国“交通强国”“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紧紧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和“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内涵,基于OBE的产出导向理念,确定影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监督及评价体系,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人文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力。结合潍坊医学院近年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核的研究,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三个结合”的全程有效衔接,通过“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之间矛盾.其培养方案特色在于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强调协同创新、质量为本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层次,尤其需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与党的政治理念、实践关联最为紧密的学科,践行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治理人才的必然要求。虽然面临着现实挑战,但充分利用、发掘学科的丰富内涵与教学特色,努力探索适合学科特性的课程思政实践思维和路径,可以为全面落实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战略提供助力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战略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四川大学开展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思路、定位以及建设理科基地的做法和经验,重点论述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在课程设置、学生创新能力、师资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创新措施,同时提出了学校下一步改进和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5+3"模式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主流模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弱化,整体科研水平不高。文章从强化科研意识、提高师资水平、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注重本科教育阶段科研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探讨"5+3"模式下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素质的策略和措施,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职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课程为例,探索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实训课程情境设计的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将我国建成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需人才与我国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之间的矛盾是“质”的矛盾.在现有的培养模式基础上,以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例,提出“2+X”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将“语言技能”和“通识教育”作为课程设置的恒量,“专业知识”作为变量,以实现高层次外语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和能源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针对目前能源学科研究生“双创”教育存在问题,结合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现状,分别从培养方案、课程案例、师资队伍、学科竞赛、实践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优化能源学科研究生“双创”教育的路径,提高能源学科研究生的“双创”意识、营造“双创”氛围、构建“双创”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能源学科高水平人才,为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双创”教育的探索和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