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萌 《新闻知识》2007,(2):13-16,79
一、风生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国内电视理论界人士认为,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的开端到现在的40余年中,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联播》,开辟了“时政新闻”的先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开播《焦点访谈》、推出《新闻调查》,一系列的新生栏目让新闻有了故事,有了深度。中国电视新闻的这两次改革浪潮都是由中国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发起和推波助澜的,而进入新世纪后,电视新闻改革掀起第三次浪潮的始作俑者则是地方电视台。2001年是新旧纪元之交,当年一个标志性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2.
创新电视新闻,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成立后最先进行的一项改革。大家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分两次提出了8 档主流新闻栏目的改版措施,并形成实施方案。现在回头看看改版的足迹,在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还有不少经验需要总结,许多现象需要研究,一些规律需要摸索。《福建新闻联播》、《福建卫视新闻》改版后力求体现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接受,集团受益。按照对内、对外宣传报道的要求,以及收视对象的不同,《福建新闻联播》和《福建卫视新闻》的定位、特点、播报风格都有所区别。《福建新闻联播》定位:主流媒体权威报道、加强监  相似文献   

3.
步长磊 《视听》2016,(11):80-81
电视新闻节目在告别了政治说教式播报方式以后,叙事型新闻逐渐被受众所接受。电视新闻稿件写作的叙事方式对于新闻播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河南卫视的《河南新闻联播》、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以及民生频道的《民生大参考》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的叙事结构所表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最大“路障”逐步扫清和第四媒体——网络电视的崛起,中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电视传媒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空前严峻,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当属电视新闻节目。 纵观当前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各省市电视台的几乎所有新闻节目都是以CCTV《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现在播报》、《新闻30’》等各档名牌新闻栏目为蓝本制作出来的,其栏目设置、宗旨定位、制作形式、编播方式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走的是“采访——拍摄——编辑——播出”的传统套路。90年代掀起的省级台“上星热”,其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5.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频道《九点半》栏目创办于2008年10月28日,每晚9:30—10:30直播,其定位是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经过三年多近1200期节目的制作播出,《九点半》节目逐渐走出了一条既有明显电视杂志节目形态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风格,不断创新生长特质的独特之路。一、观点提供的进化:从整合到生产两次转型升级《九点半》创办之初,遵循了电视新闻杂志在结构上具有大板块、栏目化、综合化的特点。设置了新闻调查式头条深度报道《五虎将出动》板块,综合新闻信息的《新闻一锅粥》板块(后改名为《新闻朝我看》),新闻事件深度评论的《新闻马后炮》(后改名为《今日  相似文献   

6.
董晓燕 《新闻世界》2014,(10):75-76
本文通过对新疆创办最早、最权威综合性电视新闻栏目——《新疆新闻联播》抽取出七天的新闻,对其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此做出总结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节目的时间有限性与信源提供相对无限性之间形成一种供需矛盾,将电影蒙太奇理念应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可作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尝试,通过对《60分钟》和改版后《新闻联播》联播快讯版块的分析,将新闻编辑从"聚合"阶段推进到"融合"阶段,并对蒙太奇理念应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可行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央视改版轰动一时,新闻类栏目成为改版力度最大的板块。本文以《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为范例,着重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对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前后的栏目进行讨论分析,并由此探讨电视新闻类节目产生意义的途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欣 《视听纵横》2007,(5):64-65
《峰言蜂语》原先是目前浙江省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视新闻》的一个子栏目,从2005年开始创办,原先是一个6分钟左右的新闻子栏目.由知名主持人叶锋担任主持。以前主要是对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2007年1月1日,《峰言蜂语》正式离开《经视新闻》的怀抱,换装成20分钟的一个新闻评论节目。改版后,《峰言蜂语》延续了一贯言辞犀利的评论风格,继续在厚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同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中国电视新闻中央、省及地市三级传播的格局下,如何打造有特色的电视新闻品牌,成为各级电视台在遵循传播秩序前提下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笔者在电视新闻中选取央视一套的传统品牌《新闻联播》、湖南卫视的收视王牌《晚间新闻》以及江苏城市频道的新贵栏目《南京零距离》作为研究个案,试图从各自的经营之道中透视我国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和发展趋势。导向性———新闻的政治高点我国媒体对新闻导向功能的强调一向都是旗帜鲜明的,新闻工作者务必谨记“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是新闻工作的首要政治责任,是搞好新闻工作的根本所在”①。央…  相似文献   

12.
少儿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主要的自办节目形式出现在少儿频道: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袋袋裤》、浙江电视台的《小智情报站》、杭州电视台的《老豇豆新闻联播》、武汉电视台的《武汉少儿新闻》……少儿电视新闻逐步成为少儿频道的一个标志性栏目。那么, 少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和资讯,又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些成为少儿电视频道健康发展所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2008,(1):14-14
经过长达两年的新生新闻栏目的谨慎探索后,中央电视台终于下决心改革自己的核心品牌。1996年1月1日,被海外称为中国政治生活风向标的《新闻联播》出现它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变化,重新恢复采用世界电视新闻报道通行的直播方式播出。尽管这个1978年1月从《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进化而来的新闻栏目是以直播形式诞生的,却从1980年7月开始改用录像带录制播出,一直持续了186个月。  相似文献   

14.
周海钦 《东南传播》2011,(11):95-97
自20世纪九十年代《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这两个栏目开播后,我国媒体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重新构建电视新闻语态,呈现出由现象到本质、由单一到复杂的变化,开创了类似《新闻1+1》等新闻语态的新面貌。本文从对比电视新闻言论类节目崛起前后新闻语态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社会大环境转型后新闻语态所发生的深刻转变,以及新闻语态改变...  相似文献   

15.
胡鑫  董健 《新闻传播》2006,(4):50-51
《东方夜新闻》是东方卫视倾力推出的一档晚间新闻栏目,每晚22点播出,长度50分钟。从2003年10月开播到现在,《东方夜新闻》的收视率一路攀升,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喜爱。2004年,《东方夜新闻》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面对面》等知名栏目一同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名栏目称号,成为电视界普遍公认的较为成功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视新闻而言.形式是比较容易学的。比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从推出”民生新闻”到现在不到两年.各地电视台已经纷纷模仿.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7.
程鹏 《声屏世界》2005,(11):20-21
午间电视新闻栏目的现实处境与发展契机 如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新闻立台”的理念出发,各家电视台都在新闻栏目、新闻节目上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除了保持主打新闻联播的强势地位之外,大多还在早间、午间、晚间等时段都开办了新闻栏目,有的还实现了新闻的滚动播出,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徐臻  邸威 《新闻天地》2011,(11):4-6
如果从它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试播开始算起,《新闻联播》已经开播三十五年了。其间,它经常受到来自上层的表扬.但是在民间舆论中,却饱受争议。有人把它列为每天必看的电视栏目.有人则对它的内容颇多不满。但是无论如何。到今天.它依然保持着全国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之冠。尤其是遇到大事发生.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想到:《新闻联播》会不会播?怎么播?播多少?  相似文献   

19.
刘飞 《新闻世界》2014,(7):64-65
《新闻联播》不仅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渠道,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窗口,更是开展电视新闻宣传的主阵地。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和受众要求的不断提升,联播类新闻如何延续传播影响力?本文以《安徽新闻联播》为例,谈谈对于电视联播类新闻创新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8,(11):30-48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