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是由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国家级教育刊物。多年来,《少年儿童研究》致力于家庭教育,坚持实例法办刊特色和“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办刊宗旨;坚持“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办刊格言。先后推出了: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等大型课题研究,组织了以本刊主.编孙云晓为主的专家授课队伍,在全国60个城市做了500多场少年儿童教育报告,为父母提供科学的教子观念,为家长学校提供鲜活的教材。1999…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研究》2006,(12):56-56
《少年儿童研究》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教育刊物。该刊曾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等重要观点,引起教育界和父母们的关注。观念改变之后,父母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如何把观念化为行动。本着“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办刊宗旨,2007年的《少年儿童研究》将给读者做精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04,(4):60-60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国家级教育刊物。自1988年创刊以来,她以“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办刊宗旨,为实现父母的愿望——孩子走向成功,做出了许多思考和努力。  相似文献   

4.
读者朋友,感谢您翻开《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每一次新年的到来都意味着您会看到面貌焕然一新的成功家教导刊。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是国家级教育刊物。本刊遵循“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办刊宗旨,为实现父母的最大愿望——孩子走向成功之路,做出了许多思考和努力。 为了给父母提供更丰富的家教信息,2004年的《少年儿童研究》将增添更加新颖的内容和栏目。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雨露阳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班主任》名誉主编。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长。代表作有:《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特点、主要误区及指导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跟踪指导家庭教育丛书》《教子有方》《怎样教育上小学的孩子》《初中生家长学校教材》等。  相似文献   

6.
献给父母的礼物──本刊家教精华本《怎样教育孩子》出版本刊自进人家庭以来,本着“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办刊宗旨,刊登了许多深受家长欢迎的义章。家长纷纷向杂志社要求购买以前出版的杂志。为满足用户要求,杂志社将办刊多年来的家庭教育的精彩文章,结集为家...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创创以来,始终坚持着“解读政策、探讨理论、了解动态、指导实践”的办刊宗旨,努力为广大教师和教科研人员提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以及来自一线教师的鲜活的经验,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研究》2020,(2):81-81
《少年儿童研究》(CN11-1748/D)创刊于1988年,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杂志。《少年儿童研究》定位为少年儿童研究学术理论刊物,探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少年儿童教育、少先队及儿童组织等问题,为少年儿童研究工作者提供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少年儿童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心理发育的指标、心理健康状况和规律。少年儿童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和方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一成不变的办刊宗旨;以案例法办刊,  相似文献   

10.
在广大读者的支持下,本刊在探索中即将走过1997年,并迎来创刊10周年(1988年9月—1998年9月)。应当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还有诸多的不足。 为充服不足,让《少年儿童研安》杂志真正成为父母的高参和教师的挚友,编辑部召开了编委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发放读者调查表,谛听读者的心声,集思广议,形成了1998年的办刊思路: 1.以“向孩子学习”作为明年办刊的主体思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一成不变的办刊宗旨;以案例法办刊,  相似文献   

12.
眼中看到儿童心中有儿童教育才会成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一成不变的办刊宗旨;以案例法办刊,  相似文献   

13.
《少年儿童研究》2010,(2):42-42
《少年儿童研究》家教版以“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6~14岁中小学生父母及少年儿童研究工作者。为提高刊物质量,让读者有机会参与办刊,我刊面向读者征集2010年封面图画方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是由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撰写。孙云晓1955年生于山东青岛,自1972年以来一直从事儿童教育与研究。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少年儿童研究》月刊总编辑,也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以一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对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教育著作: 《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云晓教育建议》、《儿…  相似文献   

15.
《颜氏家训》是一部经典的家庭教育著作,其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守道崇德,孝亲懂礼;及早施教,勉励学习;教管结合,一视同仁”等观念。目前,家庭教育存在对孩子的人生观引导不到位、功利性强、重智轻德、溺爱和偏宠孩子等问题。《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观、注重早期教育以及精神富养的教育思想、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及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国家级教育刊物。为适应共青团改革和少先队改革的新形势,《少年儿童研究》从2019年起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少年儿童研究》定位为国家级少年儿童研究学术理论刊物,探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少年儿童教育、少先队及儿童组织等问题,为少年儿童研究工作者提供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杂志为月刊,大16开,每期80页,每月5日出版。诚邀您赐稿。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家教版以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6—14岁中小学生父母及少年儿童研究工作者。为提高刊物质量,让读者有机会参与办刊,我刊面向读者征集2010年封面图画方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关注家庭教育,一直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于社会,因为孩子生活于社会之中,因为孩子终究要服务于社会。所以,要做称职的父母,就必须把孩子放到社会群体中去思考,就要了解整个社会儿童的生存状况,也要把关心自己的孩子与关注整个儿童群体相联系。有一个关爱孩子的社会远远优于只有一个关爱孩子的家庭,从这点考虑出发,2003年《少年儿童研究》开辟了《儿童现象时评》这个栏目,针对儿童当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进行调查、描述、评论。希望您关注这个栏目——来稿、提供线索、评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家庭教育的地位和角色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和重视。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发展,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和保障,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强调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提供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身体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推动孩子学科发展和全面发展,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详细阐述《家庭教育促进法》下初中语文家校共育路径,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中的调查研究表明:有1/3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并“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明显。然而和学生们厌学及惧怕学校的情绪相比,老师、家长们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孩子在学校的感受。他们认为,“上学对孩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心理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当通过童谣发现孩子和自己的预期有差距而且还对学校、老师表示不满时,就表现出忐忑不安。另外,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一尘不染,接受纯净式教育,对于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又缺乏足够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