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快乐的多多     
喝墨水一天,爸爸看见多多在喝墨水,样子非常狼狈,赶忙拦住他,问道:“多多,你为什么喝墨水?”多多:“我肚子里的学问太少了,同学们都说我没学问,喝点墨水就好了!”撕书放学回来,多多就直奔里屋。妈妈觉得很奇怪,就过去看。原来,多多在哪儿撕书呢。妈妈:“多多,你为什么要撕书啊?”多多:“我要写篇作文,可又无从下笔。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我把书全撕光了,没准儿就会有灵感。”买饼妈妈没做饭,让多多下楼去买两张鸡蛋饼。卖饼人:“小朋友,这饼用切成小块吗?”多多:“切吧。”卖饼人:“切成6块,还是3块?”多多:“切成3块吧,切…  相似文献   

2.
还书     
星期天吃过早饭,妻子见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青春之歌》,就笑我:“都多大岁数了,怎么又想起看《青春之歌》了?”我说:“我不是要看,而是要把这书给人家还回去。”妻子仍笑着说:“这么老的书了,你还给谁?”我把书打开后,指着扉页上:“赠树人同学:愿你早日成为文学家。同学晓林于1965年7月20日”的字对妻子说:“你看看,我就是要把这书还给这个赠给我的人。”我从懂事起就喜欢看书,但因为家里生活艰难,一直到中学时代,从来也没有买过书。1965年3月的一天,正在初中三年级读书的我向同学晓林借了一本《青春之歌》,并答应只看三天就还回去。可是快…  相似文献   

3.
与书为友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治愚。”而我要说:“书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成长不可无书。”书给我以启迪。在我的书橱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小到成语故事、童话,大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虽然有些书我还看不懂,但我已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为祖国悠久深远的文化感动。从书里,我感受到中华民族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读书使人知历史,读书使人明得失。没有书的家园,是没有鸟的森林;没有书的地方,是没有收获的田野;没有书的世界,就是没有水的河流。书给我以勇气。每当我学习疲倦松懈时,我就想起了…  相似文献   

4.
儿子12岁了,喜欢读书。这些书不是中学课本,是我留下来的杂七杂八的书。虽然不能囊括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涉猎面也算不小。有人说只要人类思考,上帝就发笑,我要说只要儿子读书,我就发抖。原因是怕儿子不能专心上学,怕他不能理解钻了牛角尖,或走火入魔;更怕他发问,怕我的回答不够圆满,不够正确,引他入了歧途。这天下午儿子读到关于二战的书,他问我:“爸爸,你认为希特勒怎么样?”我反问:“你认为呢?”儿子马上说:“他是个大坏蛋,杀死了那么多人!别人又没有欺负他。”似乎儿子还很正义。我说:“哦。他是个大坏蛋,但我要说些别的。你也许读到过其…  相似文献   

5.
(一)“张五常热”与张五常其人国内这几年出现了一股“张五常热”,一些大学请张五常做报告。一些媒体不断报道张五常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谈对“张五常热”的看法之前,有必要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张五常其人。张五常,1935年生。曾在广东佛山念书。1948年在香港上学。1955年辍学经商。1957年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攻读经济学,1967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佃农理论》。他先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后成为华盛顿大学教授。张五常从美国回到香港后,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经济学的实证工作。自从我国进…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如何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兴趣1.示范。为了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我经常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或在自习课上讲有趣的小故事。学生对我信手拈来的各种知识和随意讲出他们感兴趣的故事的本领非常佩服,我就对他们说:“你想像老师这样有本领吗?很简单,只要你像我一样每天读几页书就行了,不用多久,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小万事通了。”2.制定计划。要保持他们的新鲜感,使…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书缘40年     
我是一介书生,40年多来,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我想与刚出道的青年教师聊聊有关“书”的事。 1.爱书 “一个教师,要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这是我经常与朋友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创意话题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体会和认识。注意: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素材集锦(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3)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10.
名人谈学习     
姚雪垠: 要善于思考学习必须善于思考,光读书不善于思考是不行的。不思考便不会有收获,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仍得不到真正知识,所以学问之道,即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礼记·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几句话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煮书     
请你阅读阅读级别:★★★★题目设计:姚来祥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的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  相似文献   

12.
小象读了三年书,有一次老师问他:“小象,你为什么来读书?”小象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读书的,我不来他们会骂。”老师笑着说:“不对!读了书有知识、有本领,能做很多好事情,成为一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3.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一定不是世界上最细心的妈妈. 上次你给我买回一箱牛奶,我在箱子里发现两张刮刮卡,刮开,一张有积分一张没有积分,我把它们都放在桌子上,对你说:“妈妈,别把这张有积分的丢了,以后我有用的.”你正在玩游戏,听到我说的话也就答应了.可一个月后,那张卡确实还在桌子上,不过是没有积分的那一张.我问你:“我的那张积分卡呢?”你说在桌子上.“妈妈,这张是没有积分的!”“啊!”你有些惊讶,然后小声说:“我看两张差不多的,才……”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等待,等待中包含人间百味。小时候因为哥哥得了一种病,整得家里非常贫穷,而且还向别人借了许多钱。爸爸妈妈都是年过四十的人了,又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工作,家里的经济来源只靠几亩薄田,哪有钱供我和哥哥读书?爸爸说:“等你和你哥哥初中毕业就都不要读了。”我好难过,记得哥哥当时还哭了。爸爸见我们那么喜欢读书,就指着地上插着的一枝栀子花对我说:“如果它能在两年内长到一人多高,你们就可以读书了。”“栀子花两年之内怎么能长一人多高?这是不可能的。”我失望地说。“别说了,就这样定了。”爸爸严厉地说。我想,这是…  相似文献   

15.
趣在书中     
有人不喜欢读书,有人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说:无趣;喜欢读书的人说:有趣。趣之有无,仿佛因人而异,其实,趣在书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找,或者说,你能否找到一种通往趣之所在的途径。我自称是一条书虫,一天到晚以淘书、读书、编书、写书为业。为此,我想以一种书虫的身份,和诸位聊聊怎么样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干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兴趣,那就难以持久,自然也就不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当然,我说的读书,并非为了什么大的成就而读,但一个人若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而对读书又没有一点兴趣,估计那作为是要大打折扣的。一本书摆在…  相似文献   

16.
和书做朋友     
小时候,我不爱读书,更不爱看没有图画的书。自从李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后,我才知道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句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对呀,读书正是这样。在你最孤独的时候,书会陪你走出孤独,走向快乐;在你最伤心的时候,书会让你豁然开朗,信心倍增;在你失败的时候,书会让你重新振作起来,走向成功。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为书读得多,我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读,使我特别自豪。另外,在我最伤心时,在我没有朋友时,也是书陪伴我走过那一段最无味的日子,并教会我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从书中我学…  相似文献   

17.
学法二则     
一、学习要循序渐进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这就是说,读书的时候,要循着书(由浅入深)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走,渐渐地前进,要熟读,要认真思考。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就不要急于学后面的知识;这个问题没有想通,就不要钻研下一个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是这样,根基必须打牢。如果根基还没有打好就开始盖房,房子就会歪歪斜斜,最终倒塌。二、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读书必须作笔记…  相似文献   

18.
朱卫华 《现代语文》2007,(3):128-128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因此拿起一本好书,我们要善读。西汉学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为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在读书时,务必要做到“八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综观中学生的阅读 ,盲目 ,不讲究方法 ,读后收效甚微。有的同学说 ,读过的书不少 ,但阅读能力却一点也没有长进。笔者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觉得这与同学们没有树立先进的读书理念有关。没有观念理论指导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其结果必将是事倍功半的。因此 ,只有树立先进的读书理念 ,读书行为才会变得有方向 ,有捷径 ,有实效。根据分析 ,我认为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观点是必须具备的 :一、走进作品的观念读书 ,要泛读 ,也要精读。杜甫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们多去突破“万”这一读书的“量” ,却忽视了“破”这一读书的“…  相似文献   

20.
一天,小呱呱鸟正在书房里读一本关于非洲的书,妈妈喊他吃冰激凌。小呱呱鸟正看得入神,就说:"等一会儿,我正在非洲呢!"过了一会儿,他跑来要冰激凌,妈妈对他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从非洲回来,就把你的冰激凌吃掉了。"哈哈,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闹过笑话?你有没有听说过有关读书的笑话?赶紧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