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古代官修目录是我国目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当代国家藏书的盛衰,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发展和学术的兴替。《别录》与《七略》是官修目录的开创性著作,奠定了目录学“七分法”的基础;《中经》、《中经新簿》、《晋元帝四部书目》形成并确立了官修目录四部分类法;《四库全书总目》是古代官修目录的集大成者,促进了古代官修目录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印刷传媒对于文学之激荡,是一个值得研究之课题。整合宋代版本学、目录学、印刷史料及诗话、笔记、诗文集、序跋等文献,考察印本图书相较于写本,传媒效应存在异同,对于文风士习,生发影响显著;对于阅读接受、士人习性亦有改易。雕版印刷对于规矩法度之讲求、能入能出之提倡、诗话评点之崛起、文学体式之嬗变、经典研究之复兴、学术风尚之转变,产生了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阁藏书目录》由孙能传、张萱等依据内阁藏书校录编成,其打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并进行了一定的革新,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官修书目,其在目录学史与藏书史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内阁藏书目录》的类例划分、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从而来充分说明该书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目录分类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没有总序和大序,小序也只有十篇。从《直斋书录解题》小序着手,着重探讨陈振孙对目录学分类的继承和发展。《直斋书录解题》的十篇小序中,能体现陈振孙对目录分类传统的破陈出新的是除“谶纬类”小序以外的九篇,它们都是因说明类目创制和著录内容改变而写。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是根据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意旨为宣扬封建道德而修撰的,故该书存在收书范围不普遍、评价不公、分类偏见较深等问题.但<四库全书总目>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目录学名著,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丰碑.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对现实流弊的思考、批判和对刘向父子目录学精神的总结弘扬,确立起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目的论;然后以特有的哲学观、历史观来判定目录内涵,使目录服务于著录的目的,由此建立起自己目录学的认识论;从以上认识出发,章学诚提出了加强叙录和使用互著、别裁的方法,期以充分发挥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从而充实和完善了其目录学体系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对我国文字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说文解字》的版本颇多,文章对《说文解字》版本即唐写本、传刻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作品集在唐即有两种抄本传世,一为孟浩然编次的不分类三卷本,一为王士源宋末元初又因刘辰翁的评点与整理,而派生出了分类、分体以及四卷、三卷、二卷、一卷等多种形式的孟集刻本。今存宁蜀刻本《孟浩然诗集》,系出孟洗然编次的不分类三卷本。此刊本在宋代亦有一卷本流行。  相似文献   

9.
袁同礼是中国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其子女将家藏图书捐赠给保定学院图书馆.我们对所赠重要古籍撰写了提要;对赠书中的袁同礼本人著述撰写了题解.其自著书目及同仁所赠并望指正的书目、版本类书籍凸显其在中国近现代目录学史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最早具有许可证的出版物出现在1665年。至今世界范围内约有7000种常规的、重要的出版物,但存在的问题是对发布的信息的获取和再利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不论是常规的出版物,还是在网上获取公共目录出版物(OPACs)仍然采用的是书目分类规则。后一类服务主要是文摘和索引(包括期刊文献)。最新的文献目录是获取重要期刊信息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由于发布信息的成本的急剧上升,图书馆难以承受获得所有相关的出版物费用。这种情况甚至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的大不列颠图书馆等。由于出版物的数量每15年翻一翻,要解决数量高速增长的有效方法就是引进电子化出版和通过网络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