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亦舒笔下徘徊在爱情与婚姻十字路口的现代女性形象。在亦舒的小说中塑造了现代独立女性群像,小说中的女性大多是经济独立、聪明睿智、自尊自强且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职业女性。这些女性正代表了亦舒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人格。叛逆是女性的个性魅力,她们都脱离了传统女性温婉柔弱的气质,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叛逆和刚强。她们不仅在经济上独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独立。  相似文献   

2.
亦舒以她持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自身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肯定。特别是对女性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使亦舒对女性问题的探索进入了较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亦舒和梁凤仪的作品都被视为女强人小说,在情爱观、婚姻观上都表现了对女性独立的呼唤,但她们的作品文本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却不尽相同.亦舒对女性的直接描写,梁凤仪直抒胸臆,侧面烘托;亦舒笔下女性独立自强,梁凤仪笔下女性叱诧风云;对待男人亦舒笔下女性超然,梁凤仪笔下女性则有复仇心理;亦舒小说语言简洁达炼,梁凤仪小说语言措辞强硬.  相似文献   

4.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深切的女性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既现代又传统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体现了亦舒对香港女性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亦舒把女性的主体意识作为新的精神注入到其作品中,将时代女性的独特经验、群体感受、生存困境,矛盾心理一一展现给读者,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倡导经济独立、与异性交往中的自主意识、对同性之谊的珍重。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使其小说在当代女性文学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是亦舒小说中大部分女性形象的最显著特征。她们在经济方面,是独立的;在人格方面, 是自主的:在爱情方面,是主动的。她们紧紧把握着自己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7.
亦舒在其小说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女性形象最为深入人心,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社会女性的生存状况并体现其自身对现代女性问题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8.
亦舒的小说采用了个人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及"超表述"叙述行为三种叙述模式,对现代都会中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状态进行了权威化的女性叙述,呈现出鲜明的女性立场,彰显了强烈的女性话语权威。因而本文分别从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彰显、女性气质的公开表述、女性化的"语录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亦舒小说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形成及具体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精心刻画的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形象。小说中美国梦文化的精髓赋予了《嘉莉妹妹》恒久的魅力,而美国梦所催生的美国女性意识则是小说产生轰动效应的关键。透过小说文本,可以解读嘉莉在独立与依附的矛盾斗争中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的寻梦历程,并感触其时女性意识的艰难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亦舒以强烈的女性本位思想照见其作品,描述女性的传奇故事是她的专利。亦舒的写作完全从女性的立场出发,其写作姿态正是女性主义的精确诠释。她的小说提供了女性群体内部交流的平台,并真实揭露了女性“寂寞”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1.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该小说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在描写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独立人格时,肖邦对童话故事《睡美人》的指涉和戏仿,颠覆了传统睡美人的形象,并以艾德娜的形象抨击了《睡美人》中所倡导的女性理念,赋予整部小说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坛,池莉的女性小说基本上代表了当下女性学的崭新面貌。在历时十多载的创作中,女性意识始终是统率池莉小说的一个精神主体。随着池莉创作的日益精深,其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女主人公形象的提升和男主人公形象的萎缩为线索的,而且,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作对男权中心化的瓦解和颠覆。  相似文献   

13.
小说《飘》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生活及战后重建,塑造了一个具有女性独立意识、自由、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面对逆境不退缩、褒贬相加的郝思嘉的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困境的思索,反映出超前的女性意识。本文将对《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及小说所体现的女性观进行尝试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亦舒是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家,然而,她笔下的科幻小说也毫不逊色,不仅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而且能充分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心理体验。相对于其同时代的言情小说家而言,身为言情小说家的亦舒,科幻小说更能显示她过人的才气。文章即从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女性心理体验两方面阐述亦舒科幻小说的创作特色与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5.
走进亦舒     
均为80年代走进大陆的言情小说家,琼瑶一炮走红,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更是掀起了大陆收视狂潮;而香港作家亦舒在当时却遭到冷落,90年代后期,亦舒小说的价值才渐被人们重视,当我们走进亦舒,顿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亦舒在书写女性之声时又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相似文献   

16.
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小说《天使湾》中男性形象对女性独立意识影响很大,从生父和继父对主人公所处的童年及成年阶段的影响,年轻男性与受传统教育的离婚男人对爱情和女性独立的影响以及从社会其他男性的影响,展现了男性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影响和塑造。揭示了女主人公成长为冷静自醒的知识女性并追求独立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当代英国最活跃的女性作家之一,以小说《天使湾》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小说中母女独立意识的比较,描绘了布鲁克纳对女性独立的塑造,从而揭示了现代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艰难与努力。  相似文献   

18.
庐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家。作为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二者的作品都体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尤其是她们的小说都善于描写女性心理和情感,表现动荡时代中的女性生活。通过对庐隐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二者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不同反映。庐隐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悲哀,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苍凉。  相似文献   

19.
论贾平凹的女性意识钦键长篇小说《废都》的问世标志着贾平凹小说创作尤其是他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的一个明显变化。在《废都》之前,贾平凹的作品曾奉献出众多的鲜活可人的女性形象,应该说,这些女性形象基本上属于商州系列。在这个商州女性王国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些具有母...  相似文献   

20.
《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成功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中的弱势女性伊芙琳的形象。本文从经济不独立、性格软弱和选择妥协三个方面分析了伊芙琳作为弱势女性的形象特征,并指出小说中描写的伊芙琳短暂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