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有关“气泡核聚变”的论文。尽管这一研究成果出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之手,文章发表前又经过一年之久的同行评议,但仍有不少科学家对此项研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据此间媒体报道,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俄国科学院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让一个大烧杯所盛液体中小气泡产生的内部爆炸,在实验室获得核聚变的效果。实验中,他们采用氘化丙酮液体,对液体施加中子脉冲,使其产生微型气泡,并利用超声波使这些气泡不断地扩大。随着超声波强度的增加,气泡膨胀到一定大小后便发生爆裂,同时产生几…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要使核聚变发生,需要很高的温度。但1989年,有两位科学家却声称通过一个简单的装置,在常温下就实现了核聚变。这是怎么回事?20年过去了,进展如何?  相似文献   

3.
太阳的中心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它把巨大的能量释放到宇宙空间,温暖着地球上的万物生长.假如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核聚变,能否为人类提供更清洁、便宜而强大的电能呢?这个设想早就有人提出,并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就是核聚变发电.这种发电形式不仅效能高,而且安全无污染.科学家估计,在21世纪中叶,核聚变发电的梦想就将变成现实,人们期望它成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按现行开采速度,石油仅能开采50余年,煤炭仅能开采200余年。地球上最有希望的能源是氢核聚变,地球上的水含有0.015%的重水,重水是核聚变原料,如能和平利用重水核能,则按现在的能耗计算,重水可使用几十亿年。但自从氢弹爆炸后的40多年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能实现核聚变的和平利用(主要是发电),而应用核裂变的发电厂全世界已有几百座了。要实现核聚变发电,关键技术在于将核聚变的能量有控地、均匀地、连续不断地释放出来,但全世界的科学家直到现在都没有实现这一愿望。我想如果改变一下思路,也…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是在"大跃进"运动的推动下起步的,各方面的工作都带有明显的"跃进"色彩。受种种技术条件的限制,快速上马的核聚变研究未能取得"超英赶美"的预期目标。不过,这期间在研究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实验设备研制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之后我国核聚变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促进重大创新成果产出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课题。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步进入第二研究阶段,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筹建之际,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进一步理解设施运行管理工作内涵和提高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读核聚变     
核聚变一定联系着高温等离子体吗?2002年3月8日“科学”发表了声致发光的最新成果。它引发了一系列科学的争论。因为在氘代丙酮中发现了氚和中子辐射。在多数人心目中,氘的核聚变必然与高温等离子体相联系。因此,总想找到一种模型来计算声致发光中产生高温的机理。可是,认真的计算却得不到相应的高温,甚至越算越低。从最初的100万度,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网讯长期以来,有一神奇的现象导致研究人员无法实现可控自持续核聚变反应。然而,最近美国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找到了解决该谜团的途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新提出的解决方式被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话,那么将帮助人们消除核聚变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使核聚变成为清洁且丰富的电力来源。  相似文献   

9.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科学家们依然决心采取核聚变的下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系统的有序能与无序能守恒理论出发,推论出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是核聚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物理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已经攻克了人工核聚变中的一个重技术难题--阻止边缘聚集状态(ELMs)。人工核聚变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人工聚变被视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与目前核电站利用裂变发电相比,核聚变发电有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但  相似文献   

12.
核聚变"复制"太阳等恒星内发生的反应,利用核聚变发电长久以来就是能源领域的圣杯之一,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更清洁更绿色的能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1)
冷聚变自从被发现,就一直饱受争议。其争议的来源是核反应的产物与常规核理论不相匹配,另外是实验可重复性差。目前热聚变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质量非常小的原子,一般指的是氘,其在高温和超高温下使得原子核的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核力的约束,从而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核发生剧烈碰撞,碰撞所产生的聚合反应生成了新的,质量更大的原子核,而其中的中子在此期间从中逃逸出原子核,产生巨大的能量。就目前而言,实现热核的可控聚变难度十分巨大。相对于热核聚变,冷核聚变却是理想的未来新能源,冷核聚变相对于热核聚变制备设备来说,仅仅占地大约两平方米,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无中子产生,无辐射。其原材料从海水中获取,原材料储量巨大。因此,冷核聚变有望成为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50多年来,人类一直想方设法利用核聚变。核聚变这种反应已使太阳和恒星发光达几十亿年之久。实现这个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担心全球变暖,很多国家开始为长期以来向人类提供能源的造成严重污染的化石燃料寻找代替品。但事实证明这非常困难。传统的核电站曾经被视作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灵丹妙药,现在它们的工作寿命就快结束了,由于担心放射性核废料难  相似文献   

15.
1996年6月9日《四川日报》报道了一则消息:德国赠送给我国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院一台性能优良的ASDEX型受控核聚变托卡马克实验研究装置主机。 何谓托卡马克?托卡马克(Tokamak)是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这个词是toroidal(环形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主要能源 在太阳等恒星上经常不断发生着核聚变反应。利用其原理,使氘和氚的高速碰撞而产生聚变,即产生氦佟中子,把这个时候释放出来的庞大的动能转化为热用来发电,就称为“核聚变”发电。 人类利用的能源种类繁多,但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资源有限,总有耗尽的一天。而且这些物质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水利发电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产出超出消耗”的核聚变反应.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引发核聚变所需的燃料。这一研究成果让科学家距离实现自持核裂变梦想再近一步。自持核裂变可以产生几乎无限多的能量.人类从此无需再为能源问题担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说 ,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整体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一些项目居世界领先地位。据悉 ,正在建设的全超导托卡马克 HT 7U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国家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总投资 1 .65亿元 ,项目于 1 998年开始建设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 0 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了建设工作。我国科学家指出 ,世界上核聚变研究大国如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都没有建设过像 HT 7U这样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据介绍 ,氚必须在数亿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经过各国科学家半个世纪的努力 ,受控热核聚变在常规托…  相似文献   

19.
徐伟 《百科知识》2014,(7):12-17
正2014年情人节到来的前两天(2月12日,星期三),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点火装置的科学家为核聚变研究提前献上了礼物,一篇题为《惯性承压聚变内爆的燃料增益超过1》的科学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因为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燃料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在同期杂志  相似文献   

20.
高能粒子加速器是最近三十年来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热门研究方向,主要是采用高能设备,让粒子获得动能,从而可以做一些高级别的核物理研究。这一技术客观上促进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使用可以自由操纵的粒子可以很好地实现核聚变的控制,本文对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