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块丰碑。他以求实的精神为中国的文学增添了不朽的色彩,以至于他的名字曾一度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伟大”的代名词。毛泽东评价鲁迅为“现代的孔夫子”,可见鲁迅对于现代中国的影响。然而,究其一生,我们却不难发现,鲁迅有鲁迅的悲哀。他的一生有许多的挚友,也有许多的“怨敌”。因为要唤醒沉睡的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的话剧作品《醒》,比被认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早三年;他的导演生涯,比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导演"洪深早六年;他是引领曹禺走上话剧创作道路的第一人;他是戏剧大师梅兰芳访美、访苏演出的导演兼顾问.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张彭春.  相似文献   

3.
闫婷婷  李伟 《兰台世界》2013,(22):135-136
<正>潘光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很著名的教育家、性学家、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各种社会学以及相关的研究,这其中尤其是在教育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是中国最早反对专业教育的教育学家,认为纯粹专业教育不能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全面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大化。由此他提出了"位育"的思想,这种思想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试图找出一条  相似文献   

4.
刘国华 《历史档案》2007,(2):133-136,F0003
顾颉刚(1893-1980年),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古代史料的大胆怀疑,使他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由他发起的疑古辨伪运动,使对古史资料的批判利用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 在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上,从张季鸾到储安平,有一条脉络明晰的思想线索,即他们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报刊自由主义".自然,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张育仁先生就确认严复才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思想鼻祖",而胡伟希在他的<十字街头与塔>一书中,也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创者则是严复".[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张、储二人在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有个感觉,读小说其实比读人更容易些。读小说是看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作家虚构人物的音容笑貌之下的心理性格,但观人的难处却在于如何通过片断的观察,从人物的表面突入他的内心世界——这并不容易。"温源宁有一部《不够知己》,以极短的篇幅抒写他熟悉的现代中国人物,几笔就勾出人物的灵魂和特点。我觉得徐虹《废墟之欢》和《不够知己》极像。《废墟之欢》是徐虹对中国自现代史以来的诸多学家文人的印象结晶。其中既有早已成为历史人物的中国现代文化巨匠,也有当下活跃的风头人物。书中人物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却都是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路则权 《兰台世界》2013,(19):110-111
<正>余英时是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名家。他治学自史学起,后达至中西、古今贯通,著述等身,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为中外史学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参照。对于余英时是不是现代新儒家,尽管说法各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具有浓厚的"儒学情结"。是什么因素促使他具有如此情怀?我们认为导致这一思想趋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充分认识余英时"儒学情结"的形成对于我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字孟真,生于1896年3月,逝于1950年12月.他生性豪爽直率,锋芒毕露,爱憎分明,遇不平之事仗义执言,无所顾忌.这是一个被"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且在中国现代史学界有着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陈玉申 《青年记者》2007,(18):114-115
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赵敏恒是国际报坛上一颗很耀眼的明星。在中国现代记者中,若以国际影响而论,可能还没有人比得上他。他曾担任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媒体的驻华记者,采写了许多蜚声中外的重大新闻,其高超的采访能力颇为同业称道,有的英美记者甚至称他为"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  相似文献   

12.
钱宁说,他写孔子,爱孔子,但不是"新儒家"。他不认为祭孔有多大意义,不认为孔子的思想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他也反对现在的孩子诵经、背《弟子规》《新论语》是一本难以定义的书。"首先钱宁不是于丹,也不是李零……它是对《论语》的一种解构式的解读。"该书的责编李  相似文献   

13.
王献唐的中国上古史体系紧紧抓住族系这个中心,具有卓见.他认为炎帝族是黄河流域的土著,文明积累深厚,黄帝族系鸠占鹊巢,混合为一种新文化、新民族,东夷族也是炎帝族,由此陷入"泛炎帝论".本文补充论证了东夷属鸟夷族,主张用炎黄系、昆仑系、鸟夷系"三分法"代替王先生的炎帝族、黄帝族"二分法".  相似文献   

14.
周六早上醒过来,没有急着起床,随手翻阅了手边的一期<新华文摘>,果然有收获,主要是哲学专栏的有关中国哲学的文章吸住了我.准确的栏头是"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作者有陈来、刘笑敢、颜炳罡等.陈来、刘笑敢既是我的北大系友,更是当今中国哲学史学界的大家.他们的观点自然要引起我格外的注意了.陈来认可古人作学问的主张:"心知其意"、"述其大意"、"发明其意",同时也谈到了这一过程如今受到了新哲学话语的制约.刘笑敢则力求"采众美而酿新说".他尤其提出了关于中国哲学的两重身份、两种功能及两种角色.关于两重身份,一是"现代学科",二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郎世宁绘画的"中西合璧"是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是出于传教目的面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一种妥协。他的创作虽然不乏精致的作品,但多数是生硬结合、充满匠气。他的绘画经历对于我们现在的美术创作仍然值得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他过一冬."-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由著名音乐家任光创作的歌曲<渔光曲>的一段歌词. 任光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先驱者之一.他凭着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音乐天赋走上了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书评,当然不是"产品介绍"。它是"随笔"之一种。可是,何谓"随笔"?随笔的定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家们那里萎缩到了这种贫乏的程度,以至当今一说起"随笔"。就几乎意味着一类闲情逸致的文字,其可替换的同义词是"散文"、"美文"或"小品文"等等。郭宏安先生为"随笔"的定义的萎缩感到惋惜,因为定义的萎缩导致了整整一个本来辉煌的文类的萎缩,而他从这种萎缩中发现了文心的萎缩,其显著标志是文体意识的匮乏。他致力于恢复"随笔"的被遗忘的更丰富的定义。当一个写作者带着一种敏感的文体意识来写作书信、序跋、书评、时论、政论、论文、大部头著作等散体文时。他就是在写作随笔。郭宏安先生在他最近出版的一部关于日内瓦学派的著作中,曾屡次引用该派中某人的一句"其含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话——"用法语而不是术语写作。"本刊为书评类刊物。好的书评不仅有一种思想的深度或者学术的根基,而且有一种形式之美。形式不是装饰,它是思维自我展开的方式。地中海式的明晰与日尔曼式的繁复正好显示两种文明的特征。最后,套用上面那句"其含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引文,我们希望本刊作者"用汉语而不是术语写作"。程巍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8):38-45
我国对"主流媒体"一词的引入与发展经历了"他称"、"泛称、"自称"以及提出"新型主流媒体"的四个阶段。"主流媒体"所指的演变清晰地折射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的发展,这在本质上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总结。文章还指出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亟待理论的突破,新型主流媒体不应局限为一个新闻学概念,而应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指向现代传播、现代产业与现代国家治理等三个基本维度。文章最后还提出未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期,一杂志刊登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标题是《仇富是中国社会怪现象》.他在该文下半部分提出的中国现代商人需要“士魂商才”的疾呼,我相当赞成.但他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马涛 《档案天地》2011,(5):24-27
卫立煌,与中国历史上三位重要人物一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总司令评价他说"在抗日战争中立了大功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评价他说"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