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和传播较为热衷,而对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则颇为冷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是分属于两个相邻学科的理论,但两者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从生命周期的长短来看,"档案生命周期"要远远超过"文件生命周期";从"生命周期理论"的本意出发,研究只能前移而无法后伸.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的查询服务中遇到的难题,探讨档案管理体制究竟应不应"争"文件管理这个名份?1、从文件、档案运动规律理论看,中外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由文件产生到形成档案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档案部门对现行文件进行监管是符合文件运动规律的.2、从文件、档案的关系看,两者既有同一性又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3.
音像档案与电子文件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本文从音像档案与电子文件各自的概念及分类入手,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并建议重新界定音像档案,改为"传统音像档案"。  相似文献   

4.
文书档案连锁法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适用范围、理论完整性、管理程序和处理环节、文件与档案关系等方面对文书档案连锁法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比较,并将两者在实践环节方面进行联系和融合,借以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岚 《档案学研究》2009,23(5):13-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档案界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文件"来解释档案工作.如: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理论被称为档案学基本理论;文件管理及元数据国际标准将采用为国家档案工作标准;很多学者还认为国外没有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文件等.实际上这些以"文件"入主"档案"工作的困惑,都源于档案界多年来对records翻译、使用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是各自原产国档案学史上占据基础理论地位的两大重要理论。本文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两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差异,从而对其发展和理论创新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丁璇 《浙江档案》2005,(11):4-5,33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产生手上世纪中叶,这两种理论的诞生在世界档案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奠定了现代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但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笔者将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9.
文件(1)运动理论是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档案界,还是国际档案界,都似有这样一种认识:文件运动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等同.提起文件运动理论就想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文件运动的全部.虽然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客观上也揭示和描述了文件运动的情形,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我国档案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揭示和描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或说部分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文件运动形式是丰富的,绝不仅限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文件运动形式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描述的以外,还客观存在有其它类型的文件运动形式,为此,我们必须冲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如果我们始终囿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范畴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那么必然会得出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如文件运动的回流等,或者根本无法清晰地解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5,(Z2):95-96
<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的应用给文件与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电子文件波及了档案工作实践,丰富了档案工作内容,但不应颠覆档案理论。不管是对纸质文件的管理,还是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客观的事实是:"归档",使文件转化为档案,"文件转化为档案也算是一事物转化为另一事物的质变"。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立卷归档  相似文献   

1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中国化了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该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笔者在1996年至1999年,曾陆续发表了5篇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章①.由于笔者的观点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因而很自然地就被概括为"反对论"②.其实,笔者的本意并非是要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认为这一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我们对这一理论不应作过高的评价.后来,由于档案学界有较多的学者认同并肯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肯定论"无疑占了上风.档案学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争论也渐渐平息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争论获得了真正的解决.纵观争论,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学院派的档案学者倾向于肯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从事档案实际工作的研究者则倾向于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近来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获得了进入中国档案学领域的入场券并占有了一席之地","完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土化的过程"③.笔者不禁要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真的已经中国化了吗?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文书档案连锁法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比较,并将两者在实践环节方面进行联系和融合,借以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来源原则"是档案工作得以存在的基石,其在档案界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但在电子文件时代,档案界个别学者对其内涵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解,认为来源原则在不同阶段对文件有机联系性的控制是不同的,在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来源原则关注的是档案实体的来源,而到了电子文件管理阶段则转向只关注文件的形成过程的管理。针对这种观点,笔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帮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来源原则"基本理论的精神内涵,并说明了"概念来源"的实质,同时阐述了在电子文件时代正确理解"来源原则"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是西方现代文件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奠定了文档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而要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就不得不探讨文件与档案的渊源关系。在纸质文件时代,档案学者们虽然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的认识有些差异,但基本还能达成一致。而电子文件的出现则激化了这种争议,许多学者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收文"的角度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从文件运动看,两者都未解释清楚"收文"的运动情况;从文件管理,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管理看,两者都难以解释如何对"收文"进行"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从文件价值看,两者都未解释清"收文"的价值情况.  相似文献   

16.
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而提出的。但是,随着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对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出现于美国.1934年美国国家档案馆成立后,联邦政府各机关历年保管的文件开始大量涌入档案馆.于是,美国档案工作者和历史学者自发成立了一个"辅助检查小组",对政府各部门要进馆的文件进行鉴定,该小组首次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的概念,以区分文件与档案的界限,控制文件的进馆范围.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实践中的电子文件中心已呈"乱花迷人眼"之势。本文通过探讨高等学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时电子文件中心与档案信息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关系,明确了高校电子文件中心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20.
文件横向运动与档案利用活动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区别.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由于缺少对两者间关系的辨析认识,从而造成了一些案例在解释文件横向运动时存在说服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案例“张冠李戴”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件横向运动的科学性,也不利于文件横向运动理论的深入研究.基于此,笔者详细对两者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加深对文件横向运动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