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讲述者与听众是民间口头叙事中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存在构成了民间口头叙事里的重要情境。他们在民间叙事表演的空间中是互动的,他们在双向交流互动中建构了口头叙事内容,讲述者也积累了叙事经验,提高了表演能力,听众也丰富了知识视野,提高了欣赏水平。另外他们还促进了身份的转化,共享着民间口头叙事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艺术的语言。王旭青的《言说的艺术:音乐叙事理论导论》一书将音乐艺术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特色作为切入点,跳出了传统音乐审美模式的藩篱,使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作曲家凭借一定的音乐语言,通过设定的乐器和规定性的演奏模式,在听众的头脑中建构出虚拟的时空。音乐语言具备抒情、描绘和叙事等多项功能。从某种意义层面而言,作曲家是以“叙事”的方式使听众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以Walter Fisher创立的叙事范式为理论框架,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Kindra Arnesen在海湾紧急峰会上的演讲进行叙事修辞批评。Arnesen演讲中的修辞情景因素以及它的修辞运作揭示了该演讲旨在影响听众,说服他们积极自救的"以叙事行事"的修辞行为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论爱伦·坡《黑猫》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非常重视小说叙事技巧,《黑猫》是体现他高超娴熟叙事艺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黑猫》是他叙事艺术的典范.例如:冷静的叙事态度,离奇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对人性恶的深度挖掘,等等.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康拉德被西方评论界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推动了叙事艺术的发展与革新。目前对康拉德作品叙事艺术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中长篇小说上。然而,事实上他对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创新大都是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进行的,因此对他短篇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与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康拉德早期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青春》为例,分析了其中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从中深入理解康拉德叙事艺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雷平阳的诗歌是叙事的。他的叙事独特,而又"合法",与当代文化、社会、历史的真实情况高度一致,与当下审美十分合拍;他诗歌中的叙事与散文是互补的,他的叙事指向内心;他的叙事虚实相济;他的叙事时空观念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致力于底层叙事的作家.他引入国民性改造的精神取向和他独特的人物塑造手法,以及他围绕作家与底层的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思考,构成了对当下文坛底层叙事的有益借鉴和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祖父之椅》中,霍桑初次使用了"中间地带"的叙事策略,通过框架叙事让虚构的叙事者与虚构的听众及叙事媒介椅子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为真实读者构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逃避的世界,这不仅让孩子们熟悉了新英格兰历史,而且愉悦了孩子,实现了有效教育孩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利奥塔的叙事与合法化理论影响深远。他的叙事理论包含了两种叙事:政治叙事与哲学叙事,哲学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匡正政治叙事。他主张用小叙事来解构大叙事,从而以"非合法化"取代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女性叙事,是沈从文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独特感悟和认识的重要手段.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叙事具有深厚的生态内蕴.他崇尚自然更欣赏女性,推崇人与自然的有机契合;他对女性正常的情欲性爱给予热情的肯定,张扬健康、自然的生命本能;他对男权逻辑进行了理性批判,倡导性别平衡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1.
借助叙述学的有关术语,对教育叙事者之向关系,教育故事的信度、文风、听众,教育叙事者的良心与责任等进行批判。要修正教育叙事的弊端,必须要审查叙述者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2.
九隆神话是西南地区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九隆神话采用的是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让民间讲述者和听众都感到真实和亲切。从叙事视角研究九隆神话,能够为提高欣赏和评论九隆神话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作曲家科普兰曾经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科普兰是美国民族主义作曲家,他的创作分三个时期。早期,他以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为基础,结合当时流行的各种新音乐创作了许多作品,并且喜欢把爵士乐的节奏与严肃音乐语言结合起来,以此来探索美国音乐风格,如《管风琴与乐队交响曲》《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等。在中期,听众与作品之间的沟通问题引起了他的注意,科普兰觉得作曲家不能光顾自己写,而不顾及听众的感受和需求,应该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情感,让听众能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所接受。所以他在这个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如舞剧《小伙子比利》《阿巴拉契亚的春天》等。后期,他采用了十二音作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家担负着普遍的道德责任.熊正良在《别看我的脸》中表现了他对于当前道德现状的关注.叙事伦理的引入,使得他的小说更能贴近生命的真实感觉,产生切实的道德力量.在此他与肤浅的道德批判性文学划清了界限.而对拯救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的叙述,在还原道德真实的同时,还拓宽了当代有关道德叙事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是艺术的语言。王旭青的《言说的艺术:音乐叙事理论导论》一书将音乐艺术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特色作为切入点,跳出了传统音乐审美模式的藩篱,使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境界。作曲家凭借一定的音乐语言,通过设定的乐器和规定性的演奏模式,在听众的头脑中建构出虚拟的时空。音乐语言具备抒  相似文献   

16.
周荃 《华章》2007,(11):241
主持人和听众的交流,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与听众交流的样式取决于具体的节目的样式,而节目的样式则高不开对听众群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18.
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职业生涯是多面性的,这证明他在探索与听众交流的新途径,证明他渴望发展和更新艺术。无论是演奏新的协奏曲,还是重弹大提琴曲目中大家熟知的作品,还是接触年轻的听众和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是一位极富想象力和独创性的作家,他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通过分析其短篇小说<菊花的幽香>的叙事手法,着重从意象与叙事的融合、独特的心理描写(叙述性分析、叙事性独白)两方面来探讨劳伦斯的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在继承传统中创新,既探索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丰富了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傅军 《文教资料》2008,(34):17-18
施蜇存是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特别关注人类精神家园的海派作家,他的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冲突、过渡融合.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的解析,从叛离乡村到厌恶都市到最后重返乡村三个阶段探讨其二元叙事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中国文学的传统叙事意识和作家小说创作活动两方面分析这种结构的特质和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