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太和县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突出表现为:公共利益概念模糊,征地范围界定过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范围较窄;征地程序不规范,救济程序不完善;征地收益分配不均,安置社保工作滞后。这些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都程度不一地有所存在。为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框架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途径应包括:严格界定公共利益,限缩征地范围;以市场价格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拓展补偿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救济程序;完善征地收益分配机制,健全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实践中问题重重。集体土地征收中补偿内容和征收程序是最重要的两部分。借鉴日本《土地收用法》中正当补偿和合理程序两方面的经验,我国集体土地的征收在征收补偿方面应制定完全补偿的补偿原则,扩大补偿客体,完善各项目的补偿标准。在征收程序方面应增加事业公共利益认定程序,设立专门的土地征收机构,透明征地信息、保障公众参与权。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现行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相关立法应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限制政府征地权滥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严格土地农转非审批。  相似文献   

4.
矛盾日趋激烈的集体土地征收纠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集体土地征收冲突的日益激烈,则进一步反映出集体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的不健全.要减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矛盾和纠纷,就要构建完善的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征收合法性的客观标准宜借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设立相对统一、合理的补偿标准,建立一整套多层次、快捷、高效的权利救济模式.同时还要构建集体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扩大土地征收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保障土地征收利害关系人的诉权,使司法审查介入征地过程;明确集体土地征收纠纷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避免因主体不适格而不能及时获得救济的情况;加强对土地征收行政案件审理问题研究,明确审理范围,确定司法审查的限度;提高行政诉讼协调机制的效率,通过充分协调化解征地纠纷.  相似文献   

5.
现有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过于向征地政府倾斜,使得在征地的公益属性认定、征地补偿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兼顾到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导致征收权的行使与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土地征收与补偿纠纷频发。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健全农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在征地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搭建起利益沟通、协商的平台,建立被征地农民利益影响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的约束机制,是完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将集体土地强制征为国有,并依照法定程序对被征地集体或个人作出一定补偿的行为。我国现有的土地征收程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有关土地征收的法律和法规不够完善,政府对土地征收缺乏管理,在对被征地农民作出补偿的机制上也缺乏合理统一的标准,造成农民在被征地过程中利益得不到保障,诱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从而引起了司法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其中暴露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是防止滥用征收权和保护土地权利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征地公共利益的界定尚处于真空状态,导致一系列尖锐问题。同时,土地征收中又缺乏合理公正的公共利益界定程序机制以规范政府行为,导致土地权利人的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为保护土地权利人、规范土地征收秩序和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体系,应该在土地征收立法中弥补现行公共利益界定的法律空白、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制定正当程序,通过模式创新和程序设置来规范界定程序。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地征收规模膨胀,因征地性质模糊、"公共利益"范围泛化、补偿机制落后、被征地农民话语权缺失又缺乏权利救济机制等,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有激化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探索非公益性用地制度;确认土地发展权,坚持完全补偿原则;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保障征地过程中的农民话语权;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机制,长久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制定《土地征收法》,切实为征地提供从征收到救济的全套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收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个牵涉公权力与私权利如何平衡的重要社会问题,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应从界定公共利益、建立公平的征收补偿机制、健全和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被征地农民妥善的安置方式等方面予以发展和完善。实践中,正当的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前提。因此,从实体法和程序法多层面对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要件进行界定,明确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践行公共利益在土地征收中的法律化,对于保证土地征收制度的正当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由国家将集体土地强制性征归国有并按法定程序给予被征地集体或个人一定补偿的行为。对于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意见,对农村集体土地属"农民集体"的理解也存在诸多分歧,使土地征收在现实中产生许多矛盾,进而影响到征地补偿的标准、范围和分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主体缺位、国家主导、强制性、公益性、程序性和有偿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的概念尽管历史久远,在现行法律文本中反复出现,在学界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众说纷纭的公共利益面前,提炼出公共利益的基本要素,揭示其与政府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准确把握公共利益的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最小限制与最大促进、法律程序正当、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兼顾、价值衡量原则;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的范围和内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组织的设想;完善补偿安置机制和公权力在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法律界定方面的行使和完善方面提出了"公共利益"在征地制度中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3.
“公共利益”是当代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常见的概念,我国宪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分别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解释;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完整而权威的界定,甚至在国际公法学界也找不到精准的诠释,造成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滥用。通过综述各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找出其中共性的结论,为描述我国宪法条文中的“公共利益”含义,以及限制其随意使用提供借鉴和佐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公共设施的增多,土地征收已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土地征收矛盾日益增多。文章认为,正确处理土地征收矛盾的关键是要把握住公共利益和补偿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权益的保护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益冲突是学校变革过程中各种冲突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以及不同主体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产生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权威及权力结构分配的不平等,以及"集体行动逻辑"所导致的"囚徒困境"。基于此,要化解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冲突,一是要实现良性的利益冲突管理;二是要关注学校变革的公共利益,实现利益共享。后者需从建立"经济人"和"道德人"相契合的人性观、实现异质合作以及激发主体的道德使命感三方面为着重点,真正实现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家行政管理的局限和传统法律制度(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缺失,已无力为环境公益提供有效保护,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比较健全的公益诉讼模式,在传统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要在实体法上创设环境权,然后在诉讼法上放宽现行民事、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原告资格,扩大民事、行政诉讼的案件范围,并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方式之一。建立公益诉讼可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促进法治发展。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建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既包括检察机关,还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公私观念以“崇公抑私”为主要内容,它长期影响历代中国人的政治思维和政治品格,以及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建设。传统尊公尚公观念有利于调和市场经济中泛滥的极端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而抑私灭私观念则会阻碍公民主体意识的发扬,难以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并压抑人们政治参与愿望。对此,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公民社会,为人民提供政治实践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集团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日益显著。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利益集团的概况及其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通过健全利益表达制度,均衡社会利益集团发展,加强机制和法制建设,理顺政府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关系等,引导我国社会利益集团的健康发展,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涵义入手,阐述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对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