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笑有个缺点:任性、不肯认错。明明是她错,她还要千方百计找理由替自己辩解。一天,我对笑笑说:“笑笑,老师给你提个意见,我认为你还够不上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因为勇敢的孩子是敢于承认错误的,你说对不对?”笑笑听了我的话,说了一句让我颇感惊讶的话:“徐老师,我也给你提个意见!”“哦?好啊,说给老师听听。”我满脸笑容地说。  相似文献   

2.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进行课堂改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一、创设环境,给学生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敢提,生怕提错了受批评,当众难堪。特别是胆子小的学生,要使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亲切和蔼,毫不拘束。其次要尽量想办法给学生创设敢于提问题的环境。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上台…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我这个习惯是被逼出来的,学生逼的。一天中午,我刚到学校,班长和几个学生跑来告诉我,经常不做作业的贾朋在教室里说他就不写日记。贾朋说“:老师都不写日记,凭什么要我们写?”还有几个男生也跟着起哄,说老师写日记他们就写。我一听,火冒三丈:竟敢和我叫板?凭什么让你们写日记?就凭你们是学生!还不是为了你们好!我刚想把那些学生叫来训斥一顿,又一想,他们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老师没有做的事,凭什么要求学生做?想到这儿,我对那几个学生说“:你们先回去,待会儿老师来处理。”放学时,我对学生说“:有同学给老师提…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乐于提问题,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断激励学生对任何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促使学生由唤起问题意识到乐于、敢于、善于提出问题。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应用题启蒙教学问题从三个方面谈几点做法。作好准备 1、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和算式说话,初步培养学生口头叙述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说一句话:“圈里有一个书包”,“这里有一所学校”,“学校的屋顶上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两个小朋友上学去”等等。到教2+1=3时,再逐步引导学生看插图说两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随着老师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答:“一共有3个小朋友。”进而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三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三个小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句话乍一听令人吃惊。然而,凝神三思,认真咀嚼这句话,可以品味到其丰富的含义。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一句带震撼力的口号鼓励学生大胆去“标新立异”。一、课堂允许出错在课堂中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对学生在求知探索中出现差错,教师不责备、不歧视,赞赏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能促使学生焕发更高的求知、创造热情。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中的“平角”概念后,有学生问:“是不是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7.
快乐加油站     
没有……就没有……老师要求学生用“没有……就没有……”这个句式造句。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这样写道:“小东说我拿了他的铅笔,我说没有就没有!”腿与蛋农场里,一头猪与一只母鸡在谈慈善。猪说:“我很想有一个方法,能帮助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鸡说:“我们来合作,可以做一个火腿蛋来给他们吃。”猪摇头说:“你说得倒容易。你只是贡献一个副产品,我却要贡献一条腿!”学生吃糖一天,老师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做出这道题,我就每个人给50颗糖。”不一会,学生们一个个站起来,向老师要糖吃。老师一看答案,鼻子都气歪了,气呼呼地说:“你们全做错…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时注意协调各科老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协调各科老师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学习成绩能否提  相似文献   

9.
今天下午,老师提了个包走进教 室,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大家猜猜, 我给你们带来的是什么?” “吃的,是好吃的吧?”一个馋猫 舔了舔嘴唇说。 “真是吃的呢!”老师笑眯眯地做 了个手势,“你们猜是什么?”“是油炸 臭干吗?”“是巧克力糖?”……老师 摇摇头。 “往哪方面猜呢?老师给个提示 吧!” 老师说:“这是从千里之外带回来 的,往地方特产方面猜。”“山东红 枣。”“北京烤鸭。”……同学们争先恐 后,七嘴八舌地猜测,说得我的口水都 快流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课中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一、多问1.要敢于表现自我———“敢问”。“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阅读课中,学生提问时往往容易产生“我提的问题行吗”、“我提的问题太浅,同学们会笑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顾虑。这时,学生就要在老师的鼓励下,敢于提问,敢于自我表现,积极参与到阅读课的探究活动中去。2.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乐问”。学生要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把那些知与不知、深知与浅知之间的问题带到阅读课中,增加探求这些问题的兴趣;对老师设置的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乐于提问题,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断激励学生对任何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促使学生由唤起问题意识到乐于、敢于、善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竟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对老师说“不”,该怎么办?某中学教师:韩摇星2004年5月16日韩老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是现在许多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答问之前,必须明确这样一点:当今社会,学生…  相似文献   

13.
独创性的特征是:思维不落俗套,敢于独辟蹊径。教学中经常注意引导学生突破固有的解题模式.寻找更优解法,是培养独创性的重要手段。一次,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给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630至第20题)。我原来的解法是:  相似文献   

14.
代课的收获     
六年级的数学老师请了两周的事假,学校安排我代课。长时间不教高年级数学,对教材生疏了,第一堂课就被一道题给卡住了。但我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态,试探着问:“谁来帮老师解答这个问题?看谁最勇敢?”沉默了一段时间,终于有同学举手了,我让举手的同学一个个地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大家互相启发下,问题终于明朗了,我也松了口气,并表扬了他们敢于发表意见的主动学习精神。课后,有同学说:“杨老师的教学真民主!”殊不知我为此捏了一把汗呢!因为对学生情况不熟,所以在我眼里分不清优生、后进生,课上一视同…  相似文献   

15.
我没有给四(1)班上课前,就听他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班。但我认为,学生调皮好,调皮的学生一般都有点小聪明。下面是我在摸索“捣蛋”班级课堂管理与教学的一些体会:一、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刚开始给这个班上课时,我板起脸孔,向学生约法三章:课堂上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果然课堂很肃静。可是当我提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火了:“怎么你们都变成哑巴了?”这时,学生才说:“老师,你不是规定我们上课不许说话吗?”我心里羞愧,但还是强辩说:“是叫你们不要乱说话,不是叫你们不回答问题呀!”学生抗议:“哪有…  相似文献   

16.
校园逸趣     
快吐出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化学分子式,然后问学生:“约翰,你来说,这是什么的分子式?”“是……是……”约翰嘟噜着,“它其实就在我的嘴边……”“那还不赶快吐出来,要知道那是盐酸。”历史考试历史考试时,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这个学生都答不出来。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老师最后问他:“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老师气急败坏地喊道:“克里斯朵夫·哥伦布!”这个学生拔腿就往外走,老师惊奇地把他叫住:“喂,你为什么要走啊?”“对不起,您不是叫下一个考生吗?”拜访耶稣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一会儿瞌睡,当他醒来时,他哄骗学生说:“我做了…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设计引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开头,既能成功地导入新课,又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产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开始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先请两名学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侧和右侧,听教师喊“走”之后,两名学生同时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喊“停”。问:“这两名同学怎么了?”同学回答:“相遇了。”老师说:“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我让一名学生上来给前面三名学生分苹果,先给一个学生切二分之…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现在我们上课了……”自从女儿适应了幼儿园的新环境以来,家中就多了个小老师。这不,现在她又给我们俩上起了音乐课。我们也乐意当她这个小老师的学生。“谁会唱《两个小娃娃》?”说着她一本正经地教我们唱起来:“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这个小老师教得挺认真,而我这个做教师的“学生”学得更起劲。因为我发现在我学的过程中能指正她的发音、丰富她的想像,锻炼她的各种能力。一次,女儿吃完晚饭后又来充当“熊老师”的角色给我上起了课。她先用水彩笔画完波浪线后告诉我这是水,然后问:“哪个小朋友会说‘shuǐ’?”我高高地举…  相似文献   

19.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人们热切期盼着创新教育能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为此 ,我们向自然学科的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要鼓励儿童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没有疑问 ,就没有新见解。以书本为“经典” ,以老师的说教为“准绳” ,也就无需创新。不会提出疑点 ,说明缺乏积极思维 ;没有用心去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所遇到的事物 ,说明缺乏想象力和判断力。所以 ,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向老师提问题 ,特别是提不同见解。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 ,这就是创造意识萌发的标志。而现在更多见到的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