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是从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始的.十年过去了,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是,作为主导产业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电视节目经营,其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产业功能还比较薄弱,产业价值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有的甚至处于"零开发"状态,这些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档案是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基础.广播电视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是党的喉舌,每言每行必须符合党的政策和党的宣传方针,为了不使偏离方向,必须经常总结经验,研究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就离不开档案资料.因此,管好用好广播电视档案对于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准确把握宣传方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广电"村村通"建设: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毅 《现代传播》2006,3(5):45-50
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自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是一个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究其原因,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本文从理论上、实践上对这项建设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新中国农村广播电视基础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未来进行展望;最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关系到陕西公共文化发展的整体进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受众信息需求有限等主客观因素一定程度制约着陕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只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陕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媒介功能,才能使公共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学术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广播电视强国进程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任务.一年一度的中国广播电视学术年会,是全国从事广播电视学术研究同志们的盛会.本次年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三五"广播电视学术研究工作,规划部署"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广播电...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16日,由"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电视与新闻学院合办的"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广播电视方面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雷跃捷代表承办方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的同志希望能为刊物写一篇"新年寄语"。借此机会,就我国广播电视学术期刊的性质、任务和办刊方向提几点意见和希望。广播电视学术期刊要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促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建设。顾名思义,"学刊"是学术性的期刊,"广播电视学刊"是研究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刊物。中国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其立足点是反映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学术交流、学术争鸣,推动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自己的广播电视理论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连接广播电台、电视台与广大用户的桥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抓紧抓好这一阶段的网络建设发展是广播电视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我国广播电视"十二五"发展规划并结合重庆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现实基础和受众需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工作,这是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应当研究而且必须明确回答的重要课题。最近,新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孙家正就全国广播电视工作指出:“宣传是中心,事业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本文就如何领会和理解孙部长的这一指示,结合我省的工作实际,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大项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于2005年启动,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课题结项报告亦基本成型.为广泛听取意见,进一步充实完善课题内容,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和广播电视研究中心邀请多所大学和媒体的专家学者,于2010年7月23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了课题论证会.  相似文献   

11.
惧用"封杀"     
近日,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在采访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时,该人员称,谁要我们支付报酬,我们就封杀谁.我想就"封杀"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迅猛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和影音的渠道越来越宽,这就给本就缺乏竞争力的地方广播电视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的靠什么生存发展?这是地方广播电视必须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全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必须从地方广播电视实际情况出发,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重点在提高节目质量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方广播电视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科技进步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研究科技进步的发展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以便及早决定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对月8日至9日,本刊编辑部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学会联合在昆明市举办了"高新技术与跨世纪广播电视的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30多位代表参力。了会议。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何栋材、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邹维分别作了题为《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广播电视》的学术报告。中国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14.
这期的“专论”栏刊出七篇文稿。我们以欣喜的心情,向读推荐吴贤纶的《广播电视的软科学研究刍议》一文。软科学研究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广播电视系统的软科学研究刚刚起步,尚未走上正轨,亟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此文对广播电视的软科学研究发表了比较系统的见解,是一篇带有开拓倍质的力作。当然,同本刊的其他文章一样,此文也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例如关于广播电视的含义问题,广播电视界就有不同意见。本刊欢迎读者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结构、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均衡发展"、"分层培养"、"整体培养"、"共同主体"等培养理念,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播音是一种"说给人听"的语言活动,播音员或主持人是以广播电视传媒代言人的身份在话筒前说话.但由于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和传播环境的限制,播音语言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了的说话不太一样,这使一些人感到播音似乎说的是另外一种"话"了,甚至把拿腔拿调,不说"平常话"当成播音的基本要求,这就背离了播音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置设备等,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硬件"建设,而人才的培养和从业队伍的发展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软件"建设。"软件"常常比"硬件"更重要,没有"硬件",可以增添"硬件",但没有"软件",事业发展就将失去后劲。因此,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工作队伍,特别是新闻工作者队伍,是提高广播电视工作成效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广播电视研究的日趋丰富,其学科建设也备受关注,广播电视学经历了从新闻学下属的一个分支,走向了独立发展的学科之路.广播电视学体现出典型的综合学科的特点,其中的层次、内容关系复杂,对学科体系分类梳理构成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在对该领域已有研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两大领域、三大模块"的架构,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既把握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又保持学科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福建广播电视回顾与展望"征文暨评选活动自2008年5月初开始,10月底结束.经评委会认真评选,共有83件作品获奖,本期《东南传播》选载了其中部分新闻传播理论实践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施行的第一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广播电视的相关规制必然受到影响。本文试图对2010年和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相关规制进行内容分析,总结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规制呈现的变化特点,探究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一、研究基础与样本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